1、青少年排球训练:攻守求平衡个人技术发展发球发球技术已经进入以力量为主的大力发球和以速度、性能为主的飘球技术时代。发球的速度攻击性是发球攻击性中最主要的因素,性能攻击性排在第二位,落点攻击性和变化攻击性排在其后。从排球运动理论上说,发球是比赛得分的三大手段之一,是排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进攻手段之一。发球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影响着比赛双方比分的差异,发球得分和发球失误失分是直接性的表现,发球破攻、破战术攻及发球效果一般则间接影响。着比赛。对世界排球发球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与把握是提高排球发球水平的前提条件,回顾与审视排球发球的历史趋势是排球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2、接发球针对当前发球技术的特征,接
2、发球队员需要在同一场比赛中适应接跳发球和飘球,从而形成了减力或加力接发球技术;出现了专门对付平飘球的垫球技术! 这对同一名接发球队员来讲,其难度加大,需要在瞬间及时判断不同性能的发球,并作出不同的接发球动作,来保证接发球的成功率和到位率! 使接发球技术不断丰富和趋向精细化。3、二传二传技术在经过严格、巧妙的组织一系列快速多变战术后,他必须突出运用高点、出手快的传球技术,不仅拥有组织前排各种进攻的传球技术,而且还要有组织前、后排结合进攻的二传技术! 不断追求横向与纵向结合的多点交叉的立体进攻! 同时,二传队员还要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 这是新时代对新型二传队员提出的挑战!4、拦网拦网技术在经过了“
3、盖帽”、“屋檐”和“直臂式”拦网之后,现今在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 但从拦网战术方面,已发展到密集、分散、重叠、换位以及空中移位和二次跳起拦网等! 目前世界各队都会把握拦网这项既简单又复杂,既直接又省力的得分技术作为训练的重点! 它将随着后排进攻的不断发展变化,出现具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拦网技术!包括起跳时机更加精确,拦网区域更加严密和不同形式的集体拦网!5、防守后排防守是组织反攻的基础! 比赛中重视和加强全面防守技战术的运用,才能适应当前进攻战术的发展! 纵观世界各种大赛,诸强队在后排防守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具体表现为,防守时注意力高度集中、重心低、信心足、反应快、判断准和效果好! 能运用各种高难
4、防守动作和手法顽强防守!近年来男排比赛更加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熟练掌握各种防守技术的手法和技巧,把个人防守能力和灵活的防守布局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打法和轮次,灵活地将“心跟进”与“边跟进”防守阵形结合运用,使队员养成自觉判断防守的能力,以提高防守意识! 特别是加强对后排进攻的防守将是接下来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战术发展1、攻守平衡已成为现实排球技战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排球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是互为因果的。在这里必须重视两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一是除发球和扣探头球外,排球的一切进攻都是从接球和防守开始,没有良好的接球和防守作基础,一切进攻无从实现;二是每球得分制要求运动员的攻
5、防技术更加全面,准确和有效,进攻与防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规则的修改不能改变排球比赛的这一基本规律。纵观世界排球技战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进攻与防守对抗始终贯穿于排球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例如:扣球技术的产生导致了拦网的出现;勾手飘球技术的发明,刺激了垫球技术的发展;网前跑动换位、交叉重叠掩护等快攻战术的运用,与此相对抗出现了重叠、换位等拦网战术;拦网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进攻与防守战术的相互对抗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是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进攻技战术的提高带动了防守技战术的进步,而防守技战术的加强,又反过来促进进攻技战术的发展,形成了排球技战术发展螺旋式递进的
6、特征。2、技、战术向全面、高度、快速、多变方向发展排球运动带有规律性问题是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能攻能守,进攻上既能强攻又能快攻,既能前排攻又能后排攻,前后排融为一体。根据运动员不同特长,有效地组合不同的战术,使战术组合更具个性化,发挥整体优势。随着运动员身高和弹跳力的不断增长,后排扣球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成为当今高水平排球比赛的主要进攻手段。高快结合,前后排结合,进攻向着立体、全面型方向发展。运动员凭借身高、弹跳力强,爆发力好、力量大和挥臂速度快等优势,跳发球技术被大量运用,以达到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目的。发球技术正向着发球高点、大力、快速方向发展。四号位平拉开结合二、三号位的跑动进攻战术,降
7、低后攻的弧度,增加反攻的进攻点等等都是为了争取时间,夺得空间,加快进攻的速度,突破对方拦网。速度在不断加快,采用的手法是降低弧度,增快传出球的速度等。世界男排各队的集体配合战术更加丰富,战术有新的发展,四号位平拉开,三号位远网快球,远网短平快被普遍采用。重视集体配合和快攻战术,技术全面、攻守兼备、快速灵活,自身失误少。一攻水平高,防守能力强的队代表着当今世界排球的最高水平。过去日本女排的勾飘和垫球,中国女排的背飞,波兰男排的后攻,日本男排的短平快球,美国男排的两人接发球,确实在夺冠中发挥了作用,但依靠的是整体攻防的技术实力。实践证明:技术不全面,就不能保证战术的组织与变化;排球运动的全面内涵是
8、在全攻全守基础上突出自己特长,各单项技术的运用从较单调打法向多样化、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当今排坛世界各强队在注重高度和速度的同时,每名运动员的技术是否全面,全队的串连技术是否合理、娴熟等等成为一支球队成熟与否的标志。攻守不平衡,就无法夺取比赛的主动权;没有高度,必然削弱网上扣拦抗争的实力;个人没有特长,队也必然没有特点;没有集体配合,也就谈不上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特长;不必要的失误,就会不攻自破;没有拼搏精神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就缺少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等。排球战术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经历了“点线面体”的演变过程,对战术的运用趋向合理,简练和实效。国际排球运动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发展速度,提高
9、力量,增加变化,全面发展,有所特长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具体表现在力量、速度、高度和技巧紧密结合,攻守技术全面,战术风格独特,队有特点,人有特长,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高,在技术、战术、身体、心理层次全面发展,是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全面、高度、快速、多变将在更高层次上不断深化和发展。二、青少年排球训练发展趋势本届全运会三大球都新增了青少年组级别的比赛,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国家在三大球上的实力以及后备力量的培养。的确由于这样的决策,有效了促进各省市对青少年队伍的重视程度,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为提高我国排球水平,打好扎实的基础。青少年排球训练应该紧跟世界排球发展的趋势,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在
10、总结优势的同时,及时分析过去的不足,从而寻找有效地,符合现代排球规律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青少年排球的训练不光只停留在把队员带入门而已,而是要更多的为队员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可以说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基础工程。青少年排球训练具体分为以下2个阶段选材和定位优秀运动员的成就都与青少年时的科学选材有密切的关系,选择具有天赋的青少年,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对于取得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具有特殊的意义。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对运动员进行全面具体的观察和培养,特别是把青少年的遗传因素、骨龄、身体形态以及心理因素作为选材的主要指标。在选材的过程中还要避免进入盲目定位的误区。青少年排球训
11、练更注重是打好基础,现代排球需要的是更全面,如果从一开始就给队员制定了训练的方向,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只会让队员的发展更局限性。往往会出现很多优秀的苗子被埋没了。培养优秀的排球运动员是一个系统工程,选材、训练、竞赛以及管理缺一不可,而科学选材是这一工程的基础,直接影响着训练和竞赛水平。选材不只是一次或若干次静态的测试,而是一个纵向的、连续的、长期的过程。建立科学的排球运动选材模型,是排球项目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训练方法和手段青少年排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主要还是围绕全面发展队员的各项能力为基点。努力提高队员“传,垫,扣,发,拦和移动”六项基础技术水平。 训练方法多样化,能够不断调动运
12、动员学习的积极性。排球技术、战术的训练,要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和训练的规律去正确地合理地安排训练方法,其关键在于训练方法的多样化。首先只有训练方法多样化才是符合比赛实战要求,使运动员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进行练习,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和技能。其次,能够不断地调动运动员学习的积极性,使运动员在练习中保持精神饱满、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如果训练方法单一,经常固定不变,就会使运动员感到枯燥无味,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学,因此训练就没有积极性。但是安排训练方法必须符合运动员的实际和实战要求,不能为训练方法的“多样化”而多样化,变成华而不实,脱离实际,则毫无训练效果。3、提高训练质量如何提高排球训练质量,使运动
13、员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能够较快较好地学到更多的技术、技能和战术,这是我们教练员在排球训练中经常考虑的问题。(1)发挥教练的主导作用,严密组织,严格要求在排球训练中运动员如果出现乱哄哄、乱踢、乱发、乱扣、乱掷等情况是无法进行正常训练的,更谈不上提高训练质量。首先,抓好训练作风和组织纪律,这是上好每一次训练课的保证。训练开始,首先向运动员提出纪律和训练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加强思想教育。其次,严要严的合理,言则必行。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安排,而教练的要求和安排,也必须符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要敢于严格要求,也要善于严格要求,要从实际出发,绝不能超越实际,过高地要求运动员。第三,训练要有
14、“质”和“量”的要求。训练中不但要在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方面严格要求,同时也要在技术动作的“质”和“量”方面严格要求,两种要求不能偏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质量。(2) 正确处理好“精讲”和“多练”的关系,坚持“多练”的原则在排球训练中,为了让运动员在反复的练习中体会技术动作、改进动作,提高“手感”能力,教练必须坚持“多练”的思想,“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精”和“多练”的关系。具体做法是:第一,要合理掌握讲解的形式。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全队集合、小组集合、个别讲解的形式,还有全队停止训练不集合的讲解和一面训练一面讲解等形式。例如安排新技术的训练,新的训练方法和总结要经过一
15、定时间的练习后普遍存在问题时,一般采用全队集合讲解的形式;某个练习小组出现的思想作风和技术问题,应采取个别讲解的形式。第二,要合理地掌握好讲解的内容和时间。讲解时首先内容上不要贪多求全,必须抓住最关键、最基本、最本质的去讲,语言简练、生动。在学习新技术时必须讲清技术名称、作用、动作要领、重点和难点及所进行的训练方法和要求,使运动员听完之后有一个明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在训练中,教练该讲的还是得讲,“精讲”不等于“少讲”,“少讲”了使教练传授知识不完整,破坏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影响了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第三,必须贯彻“多练”的原则思想。排球训练,教练员要牢固树立使运动员“多练”的思想,只有“多练
16、”才能掌握技术,离开了“练”一切都是空谈。排球技术动作较细,熟练地掌握任何一种技术关键在于“手感”能力,即对球的控制能力。只有“多练”才能有手感能力,球性才能熟练和加强,“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排球训练正在向多学科综合运用和更加科学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排球训练与改革将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排球运动实践的发展,排球技战术的创新、科学地控制排球运动训练过程和制定科学定量的评价标准。排球运动员生理、生化特点、心理训练、排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及其训练,体能训练、比赛的营养与恢复,计算机在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总的来说,中国排球的新时代要的是勇气,要的是改变,要的是创新。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开始,从每一位排球工作者开始,把握时机,开创属于中国排球的未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