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帮助后进生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卑感 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 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自暴自 弃。二是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后进生的言行。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
2、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所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我们,将如何转化和帮助这部分学生走出困境、走出误区的责任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来,我们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所以,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转化一个或两个学生时,我就有一种教师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在此用语言难以表述的。也就是每当这时,我的内心也会感到莫大的鞭策和欣慰。我想这也是我们做教师的共同心声。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是否妥当,仅供参考。一、在选择中坚持相对性的原则,动之以
3、情,消除戒备心理 后进生的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选择中要坚持在本班级学生基本素质的水平范围内,寻找出相对表现比较差一点的学生。由此说再好的班级也有差一点的学生。无论这个后进生定格在哪个学生的身上,作为班主任都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硬指标,即在一定的阶段里要让后进生有所转变。在这里最难的就是后进转化的“落点”问题,需要班主任下一番功夫。对于这个“落点”,班主任既要选得准,又要做得细,以此为突破点,从而影响和带动其他的后进生转化,也促进广大同学们做的更好一些。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
4、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 二、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
5、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让后进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三、做好“准后进生”的转变工作 在这个转变中,一定是在师生间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完成的。切忌老师的一厢情愿,认准了是哪位学生之后就用一种简单、幼稚的方法,来列举出学生违章违纪的行为,断定其已是符合条件的后进生了,这样对学生是否太残酷了一点,严肃地说这样容易
6、给学生造成一种难以弥补的心灵伤害。回想起我所带的班级有个学生,入学以后性情火暴、目中无人、自私自利、行为不检,吸烟、旷课、旷宿、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时时在他身上暴露出来,说说实在的就连我这个“高大威猛”的班主任他也没有放在眼里,根据其表现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准后进生”了。在此,我也已经在心理暗定了他就是我班的后进生之一。但是如何让他本人来认可自己是一名后进生?如何让他心悦诚服地配合老师?这将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对此,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我先是理顺了思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然后寻找一切机会对这位学生展开了我的“攻势”。首先是想办法“制造”一些让我们师生间有机会接触的内容,在彼此的交往中拉
7、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然后让他对我产生一种好感,从而进一步发展到信任我的地步的确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情况正因我想象的如此,他终于能够接受我这个班主任了。而这时我就趁热打铁,跟他非常中肯地讲了我的观点:“本学期要重点对你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和管理,请你给予我配合。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你改变自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此时的这个学生也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个事实,这样,这位学生由“准后进生”过渡到后进生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都特别讲究开头,俗话也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把头开好了,就等于做事成功了一半。那么对于这位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同样是这样的。 四、要把握契机,抓住“闪光点”树立学生的
8、自信心 大家都知道时势造英雄,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在做后进转化工作中,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在实践中捕捉恰当的教育机会,而且还要学会为后进转化营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后进生的潜力。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后进生往往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那就是操作动手的能力特别强,越是调皮捣蛋的学生,他的操作动手能力就越强,原因之一与其生理成长的客观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曾经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凡是代过他课的老师,都会对他异口同声地发出“唉!”感叹声。这个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差,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又不好,还违反校纪校规,那就只能是面临着被学校淘汰的事实。我及时地抓住它展开了对这位学生转化教育的目标攻势。并在同学们中表扬他,在老师面前夸奖他,在父母身边肯定他。用他的闪光点激旺他上进火花,坚定自信心。五、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