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 --2015 学年度(上) 箭盘山小学 “和韵成长 和煦课堂” 电子集体备课表 课题及所在单元 第六单元 《梅兰芳》 年级 二年级 学科(版本) 苏教版 学时 2课时 研究专题 点亮语言 照亮课堂 融境解词 感情积累 主备人 韦玉新 其他组员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难点:会用“终于
2、说话,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学情分析 事件的跨度对学生理解课文会有一定的障碍,加强史实的补充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集体备课意见 (每位组员姓名、意见及建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
3、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
4、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5、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 细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 细读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 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 细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6、 (2) 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 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 再读第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2) 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 指导朗读。 (4)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 齐读课文 2、
7、 看板书逐段背诵。 3、 口头扩词 覃老师:在中国戏曲文化的背景下引出课题意义深远,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国粹。 陆海萍:"真读书",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5分钟虽然不长,但对于40分钟的课堂来说,它占了八分之一,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一上课,易老师给孩子5分钟读一篇并不长的课文,充分让学生整体感知,难能可贵,这使真读书成为可能。 苏锦: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是个快捷有效的训练方式。 罗老师:注意识记方法的交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教学扎实。
8、 柯磊:通过问题引发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引领学生更投入课文的学习。 温治冰:学生的"练"离不开老师的"训",老师的"训"为学生的"练"服务。比如这个环节的读书训练,做到"目标明、层次清、指导有力、要求严格"。 姓名 课后反思 温治冰 "指导有力",包括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老师示范(对比性朗读),提示重点难点词句的理解和逻辑引读、以读代讲等等,都是指导,是依学生的学情,顺学而导;"要求严格",既然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通过练习,就应该达到这个要求,达不到,再指导再练习
9、不能走过场, 柯磊 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要求,使学生能够真读书。在学习生字字音环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当"小老师"教同伴;老师则有针对性(重点、难点)地点拨、指导、强化。 陆海萍 结合上下文。如“勤学苦练”一词,虽是出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但是在第二自然段里写出了梅兰芳如何勤学苦练的,所以请学生找出梅兰芳练习眼神的句子,充分理解他是如何常常练习的,自然,“勤学苦练”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了。并且渗透了一个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上下文。 罗萍 让学生进行学习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一部分时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还不能充分地把眼睛会说话了,
10、准确地表演出来,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时机进一步深入地体会文本。这时可引导学生说看,大家经过努力怎么眼睛还不会说话了,可见眼睛会说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因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梅兰芳在练眼神时用了很大的功夫。 苏锦 对于一些动词可以让学生做动作进行模仿。如“紧盯”和“注视”这一对近义词,还有“眼睛会说话”我请学生配合老师做相应的动作,较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覃老师 由于时间关系,第二、三自然段读得不够。应通过朗读深化学生的理解,所以应该加强读的训练。尤其是全文学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梅兰芳的理解,和对其优秀品质的感受读一遍全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整体感会更强。 备注:电子集体备课有三个阶段------1、个人备课。由组长分配,进行个人备课,如第一单元每位组员备一课,写好教学设计及做好课件,放到组内共享。2、集体备课。大家围绕教学设计在网上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课后反思。上完课后,每位组员围绕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