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花岗烈士事略》序预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序”的文体特征,理解本文的革命号召激情。
2.熟练地疏通文意,掌握“直”、“寿”、“滋”、“勖”等实词。
资料链接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碧血黄花”,象征着“三二九”广州起义死难烈士的革命精神。辛亥“三二九”革命党人,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为实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同盟会宗旨,为民族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或浴血战斗,视死如归,壮烈成仁;或蔑视清廷的鹰犬,大义凛然,慷慨陈词,从容就义。收葬烈士遗骸的同盟会会员潘达微,为葬地命名“黄花岗”。
1921年12月4日,孙中山到达桂林,要讨伐军阀徐世
2、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此时的孙中山肩上担负着讨贼兴师的重任。正值此时,邹鲁请求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事略》一书写序,所以,孙中山写的这篇序文,是序文,更是一篇借烈士的鲜血激励士气、鼓舞人心的战斗檄文。
文本研读
一、重难点实词
满清末造 踬踣者屡
死事之惨 浩气四塞
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
不可遏抑
3、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与武昌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
变乱纷乘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环顾国内 贼氛方炽
视清季有加 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4、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即痛逝者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二、翻译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
5、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死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6、
三、思考: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是如何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