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外部保障措施的不尽完善以及农村教师个体的自身因素,农村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师所处工作环境较差,专业发展机会较少。教师的教学仅仅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很多教师无法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信息;学校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师无法演示实验教学。在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些教师产生厌教的情绪,不能专心致力于教
2、学活动中。 当前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方法落后、观念陈旧,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并严重制约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意识不强,缺乏教学反思和教育研究的能力。这就使他们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而只能安于现状,无所作为。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迫切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创建与校本教研制度相适应的教研活动内容,也就成为当前学校
3、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我们试图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内容的探讨,以寻求能真正促进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内容。三、注重实践探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学习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我校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迅速成长。 (一)加强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首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爱心,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工作中去,用真
4、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爱他们,亲近他们,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力争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我校开展了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由学校领导亲自主讲,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的教育;其次,建立年度内师德标兵的评选制度,树立榜样;再次,在教师中开展以“身边的榜样”为主题的师德演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教师牢固树立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理念。 (二)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想把握好这门艺术,需要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一靠学习、二靠实践。校本教研正是教师学习
5、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活动形式。因为校本教研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问题。学校领导清楚地认识到学校要谋生存,求发展,必须走强师之路,面对现实,要走强师之路必须做强、做实、做新校本教研。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标准作为教
6、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不拘泥与选用的教材,灵活应用当地的各种课程资源。我们教研组在每学期的开学初,都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各年段的教学要点,为新学期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亟待学习掌握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这不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这
7、样才能在迈入社会后用已知的方法去掌握未知的信息,从而使知识长久“保鲜”。而教师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学生的“材”施以不同的“教”,传授不同的“法”。许多教师想变革教学行为,但由于把握不准或理解不深,教学行为的变革往往呈现出形式化、表层化的特点,反映在教学效率依然低下,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劳动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研究,如果教师能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那么,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好新课程理念的衰减和走样的问题,而且还能不断地创新。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师傅带徒弟”
8、的培养。 教研组从最初建立就采用了“师傅带徒弟”的新老传承机制和办法去做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了师徒结队,拜师学艺活动。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教育资源,在教学科研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打造,力求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让师徒在新课改实验中共同成长。具体做法是由老教师积极向下传授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而年轻教师积极承接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措施卓有成效。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年青教师与35周岁以上的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结对子,老教师指导年青教师进行教学,并要求年轻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让教师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2)“先承接再提高”的培养 教研组对青年教师培
9、养的有效措施还有“先承接再提高”的办法。针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员给教师提供各种示范课,发动教师展开讨论,明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先要求青年教师带着问题跟随教研员全程听课和参与完成课程教学全部环节,然后青年教师提出自己的提高和改进意见,从专业扶持的高度加以构建,从而使年轻教师能够在一个较高的台阶上起步,并且能够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培养效果。 (3)“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 在校本教研中,学校是课题的主持人,专家是顾问或指导者。但这并不等于学校可以完全不需要或排斥专家或科研部门的指导。相反,学校还必须充分地借助外界的力量包括各级教研人员、专家来规范学校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科研层次和
10、办学效益。其中:“走出去”包括选派青年教师经常去外面听课、培训;“请进来”主要包括邀请外校骨干教师、名师前来讲学。这些措施不仅培养了我们的青年教师,而且使我们的课程建设吸收了很多他人的经验和做法。 (三)明确教学后记和反思的重要性。 写教学后记和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班级中发生的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教学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等等,教师善于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总结,课堂教学就得心应手,班级管理井井有条。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每课一反思,每单元一小结。通过这个环节,能够使知识在反思探索中延伸,把实践经验理论化,同时还能及时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寻医问药”,做出正确“诊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校本教学研究,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提高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整个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教学研究工作既能反映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符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能够更加有效地反映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要求,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