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10.55MB ,
资源ID:5853667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8536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生物-复习建议-苏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高中生物-复习建议-苏教版必修2.doc

1、生物遗传与进化复习策略(苏教版必修2)一、 紧扣课程标准,增强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二、 注重知识衔接,增强知识应用的创造性三、 构建知识体系,增强知识应用的预见性四、 把握知识关键,增强知识巩固的有效性五、精编典型例题,增强知识巩固的高效性适应新课标理念下所指导的高考复习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考试过程中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既答题能力。而要加强高考能力的培养,就离不开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紧扣课程标准、准确把握高考要点;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全面积累。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虽然当今高考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侧重于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的测试,但高考命题思

2、想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只考能力不考知识。知识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高考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与考试内容知识标准紧扣的。为了强化这方面工作,特将2007年高考必修2课程内容标准明确如下:(6个“板块”;24条内容标准)一、紧扣课程标准,增强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课程内容标准(板块)课程内容标准(细则)课程内容标准(分部)课程内容标准(与原人教版主要区别及解读)一、遗传的细胞基础1、阐明细胞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1、 相关概念有所减少,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2、 增添了减数分裂显微图,更有助于知识理解。3、 增

3、添了课题研究栏目:“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既提高了实验技能,又增加了知识的直观性。在该课题研究中,其研究的关键在两点,一是取材,要取刚刚现蕾的花药,因为开花后的花药已经完成减数分裂,就无法观察了。二是取材后要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固定。这样有可能观察到多个时期。4、 删掉了生殖的类型;5、 删掉了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课本中的有性生殖可用于知识拓展,不必在此下功夫)。6、 从“阐明”、“模拟”、“举例说明”等要求可看出,新课程的高考内容标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概述能力等要求更高。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二、遗传的分子

4、基础4、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第四章,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1、 增添了回牟历史“解开DNA结构之谜”栏目,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探索的经历中,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及其科学学习的热情。2、 增添了积极思维“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栏目和“遗传密码是怎样破译的?”栏目。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及其识图能力。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学生对“DNA半保留复制”和“遗传密码子”等抽象难点知识的理解。3、 增添了边学边做“PTC苯硫脲味盲和基因的关系”栏目,从而降低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考点知识理解难度。5、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第四章,第二节:DNA结构和DNA复制6、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

5、关系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四章,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7、概述DNA分子的复制第四章,第二节:DNA结构和DNA复制8、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三、遗传的基本规律9、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 减少了原来繁多的概念,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2、 将“伴性遗传和性别决定”内容放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之间的遗传关系。3、 强化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可抓住拓展视野“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海拔高度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6、等实例,来辅助这一考点的理解和掌握。)4、 先讲遗传规律,后讲遗传物质基础,更加符合生物科学发展规律。10、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四章,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2、概述伴性遗传第三章,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四、生物的变异13、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第四章,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三章,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 在染色体数目变异知识中新增了“一倍性变异”和“多倍性变异”的概念,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有促进作用。2、 关于生物变异等内容都

7、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和“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等,既体现了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复习中值得关注。3、 将“重组DNA技术”知识融入到了“基因重组”一节内容之中,使学生容易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因为一方面:重组DNA技术的实质就是基因重组;另一方面:为学生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知识素材。14、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第四章,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5、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第三章,第三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16、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第三章,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三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四章,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8、第一章,第一节:身过的生物科学17、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四章,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五、人类遗传病19、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第四章,第五节:关注人类遗传病1、 将“人类遗传病”知识放在“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中,可增强学生对遗传病与传染病区分,促进学生对遗传病预防措施的理解和宣传。2、 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内容中联系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人类基因组的后续研究与开发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等。20、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第四章,第五节:关注人类遗传病21、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第四章,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六、

9、生物的进化2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五章,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1、 关于生物进化的考查内容,比原人教版要求更全面,新增加“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高考内容,应组织好复习,促进学生真正理解生物进化实质和新物种形成的原理。2、在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内容中新增了“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以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为例,使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学会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和交流。 23、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

10、形成第五章,第二节: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2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第五章,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第五章,第二节: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二、注重知识衔接,增强知识应用的创造性现今的高考注重对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检测,这对于新课标教育思想全面落实起着导向作用。现举一例题加以说明: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并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

11、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 的结果。(2)“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 。(3)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4)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 。(5)来自细菌的抗虫基因能连接到棉花细胞中的DNA分子上,原因是 。(6)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成功的表达,使棉花产生新性状。这种变异的原理属于 。这种成功的表达也说明 。从进化角度看,说明 。解析:(1)农药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使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经过逐

12、代积累,使害虫的抗药性得以增强。(2)基因是生物性状的内在控制因素,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可通过中心法则来体现DNA(基因)转录 翻译 RNA 蛋白质(3)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4)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说明基因发生了变化,此现象来源于基因突变。答案:(1)农药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 转录 翻译(2)DNA(基因) RNA 蛋白质 (3)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4)基因突变 (5)遗传物质化学组成相同,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基因重组 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

13、码 生物有共同原始祖先评价:该题涉及到:基因表达、遗传的分子基础、减数分裂、变异类型、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环境保护等,为了提高这种综合性强的试题得分率,有效增强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知识综合应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复习中应注重把握好章节知识内在联系与衔接。下面将必修2各章节知识内在联系分析如下: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生物科学和我们是全书的序言,也是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也使第五章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内容更加完善、充实。要以粮食问题为例,通过复习促使学生知道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解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了解身边不仅有许多生物科学知识,了解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离不开生物学知识,

14、了解学习生物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责任感,激发学习生物知识热情。同时通过了解科学家在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上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生物起源和发展的兴趣,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并理解科学研究是科学家不断思考、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知道科学家为什么能够揭示生物学的奥秘,因为他们能够进行科学思维,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就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学会科学思维方法,要以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为例,使学生学会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和交流。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才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因而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繁衍及其物种稳定的基本保证。本

15、章既是必修1的第五章第一节“细胞增殖”知识的延伸,也是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 本章内容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重点。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既可以为掌握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打下基础,又可以为掌握后面“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等知识打下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复习巩固前面的“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在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遗传基本规律去解决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复习中要注重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比较、判断、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科学探

16、究的正确设计思路;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严谨求实的态度”。本章内容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内容。考查试题形式较多,如:选择、综合分析、实验等。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不断发展,高考中考查基因重组新来源内容的题目有增加的趋势。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本章知识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着内在结构上的连续性。重要考点涉及: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DNA分子结构特点、DNA的复制、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重组DNA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病等。本章内容是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遗传与染色体等的知识外延;基因突变和基因是学习生物进化知识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理解现代生物进

17、化理论的本质等。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多种,其中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它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生物繁衍过程中物种形成的原理,指出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反映出生物与环境发展变化的对立统一。复习本章知识要以生物变异知识和细胞结构知识作基础,通过本章内容的复习,不仅要达到使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要通过了解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的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到“科学研究是科学家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生命科学

18、的研究离不开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和交流五个科学思维过程”。三、构建知识体系,增强知识应用的预见性在紧张的复习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教育优势,帮助学生将相关的、零散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合理的知识梯度,建构优化的知识体系,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复习效率,增强学生知识应用中的预见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潜能。这也应该成为提高有效教学质量的主旋律。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例如:(一)网络式:(举例)1、生物科学和我们:积极关注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学会像科学家一样的科学思维方式,认真学好生物学知识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以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实例

19、)和进化理论的发展为例使学生感悟到并建构正确的科学思维过程3、基因的相关知识图:(二)表格式:(举例)1、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不同点相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复制一次染色体复制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精母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级体(n)一个初级母细胞(2n)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同源染色体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n)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一个次级卵细胞(n)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共形成三个极

20、体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是否变态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无变态分裂结果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n)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发生场所睾丸卵巢主要生殖器官分裂末期细胞膜中部凹陷细胞膜端部凹陷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分裂染色体数目2NN,减半N2NN不减半DNA含量4C2C,减半2CC,减半染色体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点母细胞体细胞(受精卵)性原细胞开始时期从受精卵卵裂开始性成熟

21、才开始细胞分裂次数1次2次复制与分裂次数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染色体数变化n4n2n2nn2nn染色单体数变化04n004n2n0DNA数的变化n4n2nn4n2nn分裂过程前期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中央,有同源染色体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有交叉和互换现象;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旁;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第一次分裂:四分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但

22、无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行为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不出现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出现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 互换及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子细胞数目2个雄为4个精子,雌为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子细胞类型体细胞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子细胞间遗传物质几乎相同(质基因不均等分配)不一定相同(基因重组)发生部位各组织器官均进行动物:精巢、卵巢植物:花药、胚囊相同点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锤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意义使生

23、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4、复制、转录、翻译的区分度一览表:复制转 录翻 译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初级性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中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A、T、C、G)4种核糖核苷酸(A、U、C、G)20种氨基酸模板DNA的两条链DNA中的一条链mRNA条件特定的酶和ATP、适宜的温度、PH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链螺旋化DNA解旋,以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

24、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tRNA一端的碱基与mRNA上密码子配对,另一端携带相应氨基酸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碱基配对方式A-T,G-C,T-A,C-GA-U,T-A,G-C,C-GA-U,G-C,U-A,C-G信息传递DNA DNADNA mRNARNA 蛋白质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转录,单链转录一个mRNA上可连续结合多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产物两个双链DNA分子 三种核糖核酸蛋白质(多肽)和水意义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信息由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5、孟德尔两个基本定律的比较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对象一对相对性状两

25、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等位基因一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与染色体关系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位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细胞学基础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减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遗传实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的一定的独立性。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遗传表现F1配子类型及比例2种,1122或2n,数量相等F1配子组合数4种42或4nF1测交结果2种

26、,1122,(11)2或2n, (11)nF2基因型3种32或3nF2表现型2种,3122,(31)2或2n, (31)n联系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个定律同时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其中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三)图形对比式:(举例)辨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形:(不考虑单倍体的情况下)(四)检索式:(举例)在复习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知识中,为了使学生对于遗传家系谱能够快速、准确的辨别,消除学生怕做复杂多变遗传题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复习质量。可指导学生编制“遗传系谱分析快速检索表”。如:1所有男患者之子均

27、患病伴Y性染色体遗传1 非上述特点2 系谱中有一对夫妇无病而子代患者(隔代遗传)隐性遗传3、男患者较多或所有女患者之父患病(交叉遗传)伴X隐性遗传3 父为表现型正常的显性纯合子,母正常,儿子患病-伴X隐性遗传3 父母正常,女儿患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 系谱中所有患者双亲或双亲之一是患者(连续遗传)显性遗传4 父亲患病女儿均患病或所有男患者之母是患者伴X显性遗传4 男女患者均较多,并且与性别无关联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五)知识链:(举例)1、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收集材料确定课题实验假设预期结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与结果验证假设、获得结论(如果与假设不符,还可再作假设)2、遗传物质的关系:3在生物

28、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最有可能是: 厌氧异养光能自养需氧异养(原始生命结构简单,不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和酶系统,它利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有机物,因此,原始生命属于异养型,原始大气没有氧气,所以是厌氧型的。自从地球上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后才有了氧气,因此需氧异养型在光能自养型之后出现)。4、孟德尔遗传试验成功的原因(1) 适宜的试验材料(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使人工杂交试验的结果即可靠又易分析;不同品种豌豆的相对性状之间差别明显,易于区分)。(2) 科学的试验方法(先一对一对地进行相对性状之间的杂交试验,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之间的杂

29、交,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于找到规律)。(3) 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试验结果(使较大的试验群体得出的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的数据结果呈现出规律性的比值)。(4) 实验程序严谨科学(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总结规律)5、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1)从进化的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中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不同的选择方向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最后形成不同物种。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基因库,因此形成了遗传的多样性。(2)从分子水平分析直接原因: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根本原因:DNA分子的多样性6、测交: 方法:让F1与隐性纯合类型相交作用

30、:测定F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测定F1基因型测定F1在形成配子时基因的行为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带隐性基因的配子,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现,因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能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从而可知F1的基因型。(六)概念辨析式:(举例)1、现代达尔文主义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达尔文主义基本观点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过度繁殖加剧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

31、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侧重于研究个体进化从分子水平阐明了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联系现代达尔文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种群为研究单位。2、物种和种群:比较 种群 物种概念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统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范围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判断标准种群必须具备“二同”,即同一地点、

32、同种生物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联系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个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可以存在地理隔离,但无生殖隔离。3、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比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结果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意义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的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过程中4、自交与自由交配:(以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自交后代之间的交配为例)比较自交自由交配交配范围同种基因型之间的交

33、配同种基因型之间的交配以及不同种基因型之间的交配交配组合以豌豆花的颜色为例:AAAAAaAa aaaa以豌豆花的颜色为例: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后代各种基因频率不变A:a=50%:50%A:a=50%:50%5、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指分布于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沙漠、高山、河流等地理上的隔离,使彼此之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生殖隔离:只要彼此不能杂交或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就是生殖隔离。一般先有地理隔离,再有生殖隔离,这是形成新物种的常见方式。但有时没有地理隔离,也能形成新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6、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要搞清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不是一回事,只要基因

34、频率改变,就表明生物在进化,而物种形成必须达到生殖隔离的界限。7、基因库与基因频率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PA=A/(A+a);Pa=a/(A+a)。四、把握知识关键,增强知识巩固的有效性(举例说明)1、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木村资生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拉马克是进化理论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拉马克在当时与那些认为上帝创造万物的人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他认为物种不是不变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在自然界里,环境的影响使生物发生变异,并且从一个类型演变成为另一个类型的理论是正确的;但他对生物进化的

35、原因,解释为生物的器官是用进废退的,用这种观点来解释生物为什么进化,被证明是不正确的。拉马克受到时代的限制,没有科学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日本学者木村资生首先提出。其基本内容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认为DNA分子产生的突变大部分是中性的,当这些随机漂变的中性突变积少成多,就会使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间出现性状差异,经自然选择而导致生物进化,侧重于分子水平的微观进化规律。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侧重于生物个体表现型的宏观进化规律,但都强调经自然选择而导致生物进化。因而,二者相互补充,更好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现象及本质。总的来看:木村资生是中

36、性突变进化理论与用进废退、自然选择等进化理论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研究生物进化的角度差异,拉马克主要从器官水平分析,达尔文主要从生物个体水平分析,而木村资生等科学家是以分子水平进行分析。 2、生物进化的历程:最初的生命经过漫长的历程,才逐渐进化成为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原始生命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没有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进化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重大事件对进化有重要意义:(1) 真核生物出现后才有了有性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使生物变异的频率加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为生物性别分化和有性生殖打下基础(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

37、实质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所以说,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生物体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这就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推动生物向多细胞化发展(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所有原核生物都没有进化到组织、器官的结构形式,都还停留在单个细胞或细胞集群的等级上。只有真核细胞才能使多细胞化成为可能,进而导致动植物的分化,使生物的体型向高级方向发展)。(2)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的登陆改变了陆地环境,陆地环境比水生环境变化剧烈得多,多变的环境为生物进化创造了条件,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3)现代被子植物、哺乳动物的繁盛,促进了陆地生态系统

38、多样性的形成。(4)人类的出现越来越多地影响生物的进化和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概括为: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有水生到陆生,有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分界学说的形成也是一个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变化的过程,最初林奈将生物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1969年美国魏泰克提出的五界系统。魏泰克提出将生物界进一步划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五界说在生物发展史方面,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原核细胞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和真核多细胞阶段;在各界生物相互关系

39、方面,反映了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界也正因为具有这三大进化方向,才有生态系统复杂的联系,才有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可能。3、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的独立性:等位基因虽然共存于杂合体的细胞内,但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既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持独立。 等位基因的分离性:正是由于等位基因在杂合体内独立存在,才使得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等位基因: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下图中的、 、 、 。等位基因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形成两种

40、不同类型配子,自交后代将出现性状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杂合子(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可总结如下: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一个精原细胞2种(YR和yr或Yr和YR)一个雄性个体4种(YR和Yr和yR和yr)一个卵原细胞1种(YR或Yr或yR或yr)一个雌性个体4种(YR和Yr和 yR和yr特别注意:自由组合定律不是发生在受精过程中。4、 伴性遗传与遗传两大基本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此它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

41、:在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型和统计比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2)伴性遗传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及两对以上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处理。例: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

42、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概率( )A、1/4 B、3/4 C、1/8 D、3/8考点:基因重组及其应用 答案: D 导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综合应用和计算能力。涉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目可初步推测卷发慢性肾炎女人的基因型为A XBX,直发慢性肾炎男人的基因型为aaXBY。由于他们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aaXbY),则可确定双亲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其子女中卷发者为Aa,比例为1/2;无慢性肾炎为XbY,占1/4,慢性肾炎患者为1-1/4=3/4,所以卷发慢性肾炎孩子出现的概率为1/23/4=

43、3/8。五、精编典型例题,增强知识巩固的高效性(一)注重教材新增知识巩固的高效性例1、以下是探究遗传密码的经典实验之一:在4个试管各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链,实验示意图如下:1、实验中,要除去DNA和mRNA原因是: 。 RNA多聚核苷酸链的作用是: 。2、细胞提取液中参与该实验过程的主要物质有: ,最主要的细胞结构是: 。3、试管3中有产物生成,其产物可能是: ,这说明 。4、探究遗传密码的经典实验还有很多,经过艰辛的实验, 年科学家终于破译了决定20种氨基酸的全部遗传密码共 种。5、为使实验结果更具有可信度,针对试管3,

44、设置的对照组的实验设计是: 。答案:1、细胞中原有的DNA和mRNA能作为合成蛋白质的间接或直接的模板 翻译蛋白质的模板2、酶、ATP、tRNA(不完全不给分) 核糖体3、只含苯丙氨酸的多肽 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4、1966 21 5、不加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链,其它都相同例2乙烯是一种与水果、蔬菜和花卉成熟和后熟有关的植物激素。普通番茄在常温下仅能贮藏2周左右。转基因耐贮藏番茄由于封闭了乙烯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基因,因此没有或很少有乙烯合成,从而能在常温下贮藏23个月。这样,就有利于番茄的运输和加工。转基因耐贮藏番茄是世界上进入市场的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