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典型例题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典型例题 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答案:B 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清新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C、氮气、二氧化碳都是只含一种物质,均属
2、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都含有水和其它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 B。2、往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 Fe 粉 B滤渣中一定有 Cu 粉 C滤液中一定有 Fe2+D滤液中一定有 Ag+、Cu 2+答案:C 2 解析: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往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该选
3、项说法不正确;B、滤渣中一定有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银,当铁粉不足时,铁和硝酸铜不反应,不一定含有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可能含有银离子、铜离子,也可能不含有银离子、铜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3、安庆坚持牛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A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B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答案:A 解析:A、电池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填埋,会造成土壤的污染,故选项错误;B、防治水体污染,可使水体污染减少
4、,故选项正确;C、加强大气治理,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D、提高绿化覆盖,能提高空气自净能力,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美化环境等,故选项正确。故选 A 3 4、下列图示中的“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图下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试管底部破裂 B污染试剂 C失火 D污染试剂 答案:D 解析:A、把试管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塞子,会导致试管底部破裂,“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B、滴管伸进试管中滴加液体,会污染试剂,“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C、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会引起失火,“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
5、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D、用蒸馏水冲洗滴瓶上的滴管,会导致药品被稀释,不会污染试剂,“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故选 D。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是 AOBMg2+CFeDN 答案:C 解析:A、“O”可以表示氧这种元素、1 个氧原子。A 错误;B、“Mg2+”可以表示镁离子、1 个镁离子带了 2 个单位的正电荷。B 错误;4 C、“Fe”可以表示铁这种元素、1 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C 正确;D、“N”可以表示氮这种元素、1 个氮原子。D 错误。故选 C。6、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
6、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薄细沙 B铁丝(Fe)生锈 C铁丝(Fe)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D收集到的氧气(O2)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答案:A 解析:A、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与铁丝能否燃烧无关。A 符合题意;B、铁丝生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没有可燃性,所以铁丝生锈后不能燃烧。B 不符合题意;C、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铁丝不能燃烧。C 不符合题意;D、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太少或浓度太低时,铁丝可能不燃烧。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7、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
7、贴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5 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所以标志是严禁烟火标志。故选 C。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B塞紧胶塞 C倾倒液体D过滤浊液 答案:A 解析: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8、故选:A。9、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 A此反应有单质参加 B此法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效应 C反应物全部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2:3 答案:C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CO催化剂2CO2+N2。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均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效应,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物是 NO 和 CO,均
9、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2:21:1,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10、已知某纯净物 4.6g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7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故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对于是否含有
10、氧元素,需要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质量,水中的氢元素质量,然后将碳元素质量与氢元素质量的和与该纯净物的质量 4.6g 比较,便可得出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因此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1244 100%=2.4g,氢元素的质量=5.4g 218 100%=0.6g。因为 2.4
11、g+0.6g=3.0g4.6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根据以上分析,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 B。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古人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捣碎 C葡萄发酵成酒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答案:C 解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A、清洗葡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把葡萄捣碎过程中只是葡萄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C、葡萄发酵成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12、 C 正确;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误。8 故选 C。小提示:1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 CO B充分加热,a 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 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 CO2 D可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中的 CO 答案:C 解析:A、由于 CO 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 CO 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 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
1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故错误。故选 C 13、安庆坚持牛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A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B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9 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答案:A 解析:A、电池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填埋,会造成土壤的污染,故选项错误;B、防治水体污染,可使水体污染减少,故选项正确;C、加强大气治理,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D、提高绿化覆盖,能提高空气自净能力,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美化环境等,故选项正确。故选 A 14、下列各组物质加热反应后,产生 O2最多的是()AKClO3和 MnO2的混合物 10g BKClO3和
14、KMnO4的混合物 10g C纯 KClO310g D纯 HgO10g 答案:C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情况下,氯酸钾反应仍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只是速率慢一些,故纯 KClO310g 产生的氧气质量大于 KClO3和 MnO2的混合物 10g 产生氧气的质量;氯酸钾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48122.5 100%=39.2%,氧化汞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6217 100%=7.4%,氯酸钾、氧化汞分解时,其中的氧元素完全转化成氧气,故 1
15、0g 氧化汞产生氧气的质量小于 10g 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158 100%=40.5%,其中转化成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为40.5%10 14=10.125%,纯 KClO310g 产生氧气的质量大于 KClO3和 KMnO4的混合物 10g 产生氧气的质量,产生 O2最多的是纯 KClO310g 故选 C。小提示: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 100%15、某研究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验证实验。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白磷,按图 1 装置连接好。数据采集开始后,将试管放入热水中恒温加热,引燃白磷;待火星熄灭后,从热水中取出试管,再放入冷水中冷却
16、至室温。压强传感器测定的压强变化如图 2 所示,通过初始压强(P1)与反应结束后的压强(P2),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O2%=(P1-P2)/P1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 段,说明试管放入热水中,空气受热,压强变大 Bc 点时,压强最大,白磷停止燃烧,已消耗全部的氧气 Cde 段,说明的是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入冷水中冷却的过程 DP1和 P2的压强分别为 a 和 e 所对应的压强 答案:B 解析:11 A、空气受热,压强增大,实验的开始是试管在热水中恒温加热,所以 a-b 是试管放在热水中时压强的变化情况,此选项正确;B、c 点压强最大,且 b-c 是在极短的时间上升,所以是白
17、磷到达燃点,刚开始燃烧的状态,白磷燃烧放热,所以在短时间内压强会增大,此选项错误;C、c-d 是白磷燃烧的过程,氧气被不断消耗,压强减小,实验中白磷燃烧结束后会放冷水中进行冷却,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且到达最后会趋于平稳,所以 d-e 是试管放在冷水中冷却的过程,此选项正确;D、P1、P2对应的分别是初始压强和反应结束后的压强,a 点是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所以 P1是 a 所对应的压强,e 是实验结束后最稳定的点,所以 P2是 e 所对应的压强,此选项正确。故选 B。多选题 16、下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元素原子序数为 16B此元素的符号为 S C此元素属于金属元
18、素 D此原子的质量为 32.06g 答案:CD 解析: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代表元素符号,位于中间的汉字是元素名称,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是指以一个碳-12 原子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 原子质量的 1/12 的比值,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不带单位。A、根据分析,左上角的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图中左上角数字为 16,说明此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6,故此说法正确;12 B、根据分析,右上角的字母代表元素符号,图中左上角的字母为 S,说明此元素的符号为 S,故此说法正确;C、图中元素为硫元素,硫
19、元素为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除金、汞以外,其元素名称都是“钅”字旁,故此说法不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不带单位,故此说法不正确。故选 CD。17、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两个氦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 价 D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 答案:BC 解析:A、中子不带电,有四个中子构成的微粒不显电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所以一个该微粒相当于一个氦原子的质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元素正价的数值等于
20、一个原子失去电子数,失去一个中子后显 0 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元素周期表中是按照元素的质子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C。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青少年补充锌元素可以预防佝偻病 适量摄入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pH5.6的雨水是酸雨 CO2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材料 13 小苏打可以用于焙制糕点 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形成乳浊液 合金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合金耐腐蚀 铝制品耐腐蚀,因为铝和氧气常温下不反应 AABBCCDD 答案:BC 解析:A.青少年补充钙元
21、素可以预防佝偻病,此说法错误;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适量摄入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此说法正确。此选项不全部正确;B.pH5.6 的雨水是酸雨,此说法正确;CO2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此说法正确。此选项全部正确;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可以用于焙制糕点,此说法正确;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可以乳化油污形成乳浊液,此说法正确。此选项全部正确;D.合金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合金耐腐蚀,此说法正确;铝制品耐腐蚀,因为铝和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此说法错误。此选项不全部正确。故选 BC。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
22、的木条 B 除去水中的色素 取样后加入活性炭吸附再过滤 C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 AABBCCDD 答案:BD 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木条燃烧,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氮气不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两种气体,故 A 选项错误;14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起吸附作用,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 B 选项正确;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
23、伸入集气瓶内,故 C 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遇二氧化锰后会迅速产生氧气,会有大量气泡逸出,而水遇二氧化锰不会产生气体,所以可用二氧化锰鉴别两种液体,故 D 选项正确;故选 BD。20、将一定量的 Fe 粉加入到一定量 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 Fe 2+B滤液一定为无色 C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和单质铁 答案:BCD 解析: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进行分析。A、由分析可知,生成物是硫酸亚铁和铜,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Fe 2+,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不是无色,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由于每 56 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 64 份质量的铜,所以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若铁过量,还含有单质铁,若铁不过量,则不含单质铁,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BCD。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