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初中化学第十一章盐化肥知识点题库初中化学第十一章盐化肥知识点题库 单选题 1、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选项 甲 乙 丙 A 浓氨水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甲中盛有浓氨水,滴下后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B.当甲中的石灰水滴入到乙中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
2、酸钙和氢氧化钠,这些物质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的棉花变红,符合题意;C.当甲中的稀盐酸滴入到乙中的石灰石上,稀盐酸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花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2 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D 当甲中的浓盐酸滴入到乙中的锌粒上,锌粒与盐酸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中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 B。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 HCl 气
3、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 NaOH 溶液 B Cu(NO3)2溶液混有 NaCl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 C NaCl 溶液混有 CaCl2 加入过量 Na2CO3溶液、过滤 D CuO 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 HCl,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CO2和 HCl 气体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u(NO3)2溶液能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氢氧化铜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
4、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Cl2能与过量 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O 能与适量稀 HCl 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适量稀 HCl 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分子的不断运动 B 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易压缩 液体、固体中分子间无间隔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 D 碳酸钠、碳酸钾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
5、两种盐中都含碳酸根离子 3 氧化碳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自然界的水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比如液态水蒸发为水蒸气就是水分子不断向周围空间扩散的结果,选项 A 正确;B、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液体、固体不易压缩不是液体、固体中分子间无间隔,而是液体、固体中分子间的间隔较小,选项 B 错误;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其原因就是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 C 正确;D、因为酸中的氢离子和碳酸盐中的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碳酸钠
6、、碳酸钾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原因就是两种盐中都含碳酸根离子,选项 D 正确。故选 B。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 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 Mg2+和 Fe3+B滤液中含有 Mg2+和 Ag+C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D滤渣中可能含有 Mg 答案:C 解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镁弱,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 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铁不能与 Mg(NO3)2溶液反应,铁与 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稀
7、4 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硝酸银。A、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与硝酸镁不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镁,故滤液中一定含镁离子和亚铁离子,不含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硝酸银,滤液中一定含有 Mg2+和 Fe2+,一定不含银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与 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滤渣中一定含有 Ag,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不能与 Mg(NO3)2溶液反应,滤渣中一定不含 M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5、粗盐含有少量的 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
8、aOHNa2CO3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稀盐酸使溶液的 pH=7 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BCD 答案:A 解析:NaOH 去除 MgCl2,Na2CO3去除 CaCl2,BaCl2去除 Na2SO4。唯一需要确定的顺序是氯化钡需要在碳酸钠之后,因为如果氯化钡靠后,过量的氯化钡无法被去除。故选 A。多选题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铁粉和稀硫酸制备 Fe2(SO4)3 B用稀盐酸鉴别木炭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C用适量的 Ba(OH)2溶液除去 NaNO3溶液中的 CuSO4 D用酚酞溶液检验 CaO 中是否含有 Ca(OH)
9、2 5 答案:BC 解析: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用铁粉和稀硫酸不能制备 Fe2(SO4)3,说法错误;B、稀盐酸与木炭粉不反应、与铁粉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氯化铜溶液和水,用稀盐酸可以鉴别木炭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说法正确;C、用适量的 Ba(OH)2溶液除去 NaNO3溶液中的 CuSO4,氢氧化钡不能和硝酸钠反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使混合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过滤得到硝酸钠溶液,说法正确;D、CaO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用酚酞溶液检验 CaO 中是否含有 Ca(OH)2,说法错误
10、。故选:BC。小提示: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关于硫酸和盐酸的认识,错误的是 A组成:由氢元素与原子团组成的化合物 B用途:工业上常用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C鉴别:可以用氯化钡溶液进行鉴别 D生产:含硫酸的废水用 CaCl2 处理后可直接排放 答案:AD 解析:A、硫酸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盐酸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盐酸不含原子团,符合题意;B、硫酸和盐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不符合题意;C、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产生沉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可以用氯化钡溶液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6 D
11、、氯化钙与硫酸不反应,不能用氯化钡处理含硫酸的废水,可用氢氧化钙处理,符合题意。故选 AD。8、为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H2 HCl 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干燥 B NaOH 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NaCl 固体 Ag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 CaCO3,过滤 AABBCCDD 答案:ACD 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
12、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HCl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Na2CO3和 NaOH 溶液均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Cl 固体易溶于水,AgCl 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 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CD。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