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元宝山区平庄矿区一小 武晓艳【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应包括情感的发展,是对整个人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对学生注重情感的培养。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如何从小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数学情感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学习困
2、难的三大因素之一,学生情感上的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抱负水平低,坚持性差,情绪波动大等等,必然使其学习行为消极化,乃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强化其惰性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学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而不断地产生学习困难。因此,教师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端正教育思想,消除低估、削弱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的偏差,从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全面确立教学目标,实施愉快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教学质量。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
3、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在这方面,一些教师实施愉快教学,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学习。例如:(1)、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新颖问题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比如,教学“能被整除的数特征”时,板书课题后教师说:“同学们任意说一个自然数老师就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于是同学们踊跃发言。老师是怎样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整除的,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2)、根据小学生形象思
4、维占优势的特点,抓好直观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拟直观、图表直观、语言直观(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3)、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强化观察、制作实验活动,让他们多种器官并用,丰富感性认识,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4)、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抓好课堂讨论和学习竞赛活动,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5)、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为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每一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多种学习经验的综合。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益于集中学生
5、学习的注意力,巩固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情感状态。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中适当开展小游戏活动,作律动操,都是成功的实践经验。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当前学生这方面素质如何呢?通过我在教学过程中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中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在困难面前畏缩,知难而退,究其原因,主要是自我效能感偏低,学习自信心不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学习信心的强弱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效能感,关键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参与过程,自我发现。数学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
6、动过程 ,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倘若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但能顺利地、有效地完成教学认知过程,增强学习自信心,而且能亲自体验学习的成败,这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影响最大。因此,教师不要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二是情感交流,自我激励。教学是师生双向活动,具有双向性。师生的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而教师要尊重、相信、理解和爱护每位学生,把每位学生看成教学活动中朋友和同行,进行平等探索、协作,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共创一种融洽、和谐、协调的教学环境,达到教学相长。教学时,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
7、谐的教学气氛,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四、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新课标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
8、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一、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法,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倡导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信学习、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第二、 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培养这种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确要这样做的意义。让学生明白
9、怎样做才算好,怎样做才能做得好;让学生明白要这样做的意义。例如,要求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必须要先认真审题。这样做不但能从整体上把握好运算顺序,寻找简便计算方法,而且还能避免因看错抄错数据、运算符号而产生错误。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第三、 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严格要求,认真检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从小抓起,长抓不放。例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个“笑脸”
10、或是一朵“小花”,示范给其他同学看。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同时牵引写得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有抄袭作业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得最漂亮!”,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要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实践证明,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把它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五、探究创新的心理情感要建立这样的心理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1、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1)、探究的问题要科学。现在一些教师对探索性问题把握程度不够,不是过于简单了,就是过于难了。探索性要求,一方面,所给出的数学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思考的余地,不点就通、不思就懂的问题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另一方面,所给出的数学问题又不能过于复杂、高深,超出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否则,学生将会由于对知识理解、问题解决过于困难而产生厌烦心理。教学应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2)、不断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他们在探索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也会产生种种情感。对此,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方法的的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助他们克服认知上的障碍,强化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要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从中受到激励,坚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