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反思:云房子陈洁课后,我认真地总结了自己这堂课的得与失,具体如下:一: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处理得还不够灵活。课堂中,学生不时有个性、独到的发言,如在教师问及这么多不同的云房子,你能用一个成语说一说吗?很多学生说“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我觉得都很不错,但有一个学生说“千变万化”,我当时的反应是这个词更注重在一朵朵云的变化,用在云房子上似乎有些不妥,于是,我向她解释了一下,可能这样有点不恰当,有点打击学生的个性认识。另外,在教学最后的两个生字时,“洗”的记忆上,很多学生用学过的字来记忆,但有个学生用神仙的“仙”来记忆,说假设右边的“先”是神仙的“仙”,就是神仙在喝水,我当时的反应是在记忆字形上
2、一定要准确,帮助学生在第一印象上就要准确,于是,我否定了他的假设,但是,可能这样会给人太绝对的感觉。在这个方面,我今后还要更加注意,培养自己的教育敏感度。二:在教学设计方面还要更加多的预设到学生的反应,在设计的环节上,要更灵活,过度上要讲究语言的简练、呼应,帮助学生训练思维的连贯性。如在说话练习上“你是小鸟,你会造些什么样的云房子呢?”让学生大胆说出来,很多学生都说得很好,让我深深的感觉小孩子想象力的丰富。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发散学生的思维。三:在整堂课的时间摆布上,要更紧凑,注意不要拖时间。这节课我超时了几分钟,主要是在前面没有注意过程之间的衔接,设计
3、更紧凑一点,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生字教学中。 这堂课是我与其他老师共同备课的,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深刻地感受到这种形式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的重要性。使我在教学中能投入足够的感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注重学生的语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加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积累平时的教育点滴,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课后反思:桂花雨陈 洁第11课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几遍下来,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不过,虽然文章四溢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
4、细花”一样的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课文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一番思乡情,童年乐。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课堂上的三点小小的体会:一、指导学生读出喜爱: 课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我就是抓住了“最”字进行做文章,问学生作者最喜欢桂花的什么?学生开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其实作者除了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外,还喜欢桂花的“谦虚”,“不爱张扬”。开始学生回答不出,我就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一遍下来,学生举手了,找到了课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与繁花争艳”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很有感情。二、指导学生读出
5、快乐: 课文的第三小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的乡情。虽说这节是重点段落,因为有了上次姚老师上课的经验,所以和学生同摇同乐,觉得很是开心,特别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子,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喊,一起读。三、指导学生读出真情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这两段的学习,我学着姚老师的样子,一开始就拎出来,在精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朗读,在学完
6、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两段话提出来,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快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今天这两节课最大的收获。不过还是有遗憾的,就是课文学完后,我也和姚老师一样,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也写写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后我在想,学生现在才四年级,他们能写得出来吗?如果要他们写,我又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呢?如果也照作者这样用散文的格式写,肯定是不行的,我想还是用一般的记事方式教他们写吧,毕竟他们才刚刚升入四年级。鼎湖山听泉听后感陈 洁鼎湖山听泉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流畅的文字再现了鼎湖山引人入胜的泉声,抒发了作者对泉声的喜爱之
7、情。教学时,高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自主品味文中之景,感受文章之情,形成语言积累,产生情感共鸣。我从下面两方面谈谈我的感受。一、恰当运用媒体激发学生情趣1、音乐导入,引领入境。一开始,高老师利用媒体播放出“淙淙”的流水声,老师问:听后心情怎样?学生回答:开心!轻松!舒服!老师接着学生的语言说:那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声进入鼎湖山吧。(随着作者干什么?听泉去。)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调动了起来,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2、音乐导读,引领到位。学到第二节“安详、厚重的钟声”时,老师播放出钟声的音乐,学生一听,马上就理解了,查读时,学生读得非常到位。多媒体的作用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3、媒体欣
8、赏,激发想象。学到第四节第七句时,先播放了一段多媒体,音乐高低起伏,时急时缓,时清时浊像清脆的铃铛,像像飞机起飞画面随着时时变换。高老师在此先让学生倾听音乐,然后学习语言文字,较好地利用了多媒体这个工具,使整堂课也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二、注重培养学生感受体悟能力1、以问题引领学生感受文本:如老师问:泉声可以听还可以?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泉声可以用心聆听、辩识、品味2、把握汉语言的特点,先整体感悟,再细细读读品味。3、比读体会:如学习四种泉声时就采用了这种学法。4、以老师的点拨感受体会。如学生读了泉声清脆的句子,但没有读出意思,于是老师以自己的理解无中生有点拨: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听到了清脆的声
9、音。于是,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话写出了泉声清脆的特点。5、想象情景感受体会:如上述第一方面第点。语文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生活的体验。“境由心造”,鼎湖山听泉所描绘的泉声之美是自然之美,而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则是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之美。高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听音乐、看画面、赏读美文,体验了课文语言文字之美,感受了文章的意境之美。不足之处:积累优于运用,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品析。教者全课注重了对学生阅读;理解、积累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课后的造句、说话训练没有在课堂上体现。本人认为: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阅读理解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这是一篇文笔极其优美的文章,教者如
10、果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悟、体味,学生对作者如何抓住鼎湖山上的优美泉声用恰当形象的文字表达出来的方法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欣赏能力、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教学设计:桂花雨陈 洁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桂花雨)。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桂花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桂花?二、精读感悟。1、桂花这么美,这么迷人。因此,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请大家打开书本,速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别的原因也使我对桂花产生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桂花的用途,摇花乐)A 桂花的用途。桂花还可以做什么呢?B 摇花乐:那么,我为什么要摇桂花,我摇桂花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
11、文2-4自然段,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把你读懂了的句子画出来。(生读课文,并用笔画)你知道了什么?谁来给大家说说。(一)摇桂花之前,作者的心情非常急切1、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心情的急切?课件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2、他说得心情急切吗? 我们来看这句话,它的结尾用的是什么标点?疑问句用感叹号,是不是作者用错了?(用感叹号表示作者当时心情的急切。)那应该是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谁来试着问一问?生有感情地朗读3、感到急切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急切之情。4、那母亲是怎样回答的?请大家轻声读一读母亲的话,揣摩一下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烦、耐心)。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男生读我的话,
12、女生读母亲的话。(男女生分角色读)(二)摇花时的快乐1、哪些句子表达了“我”摇花时心情的快乐?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2、请你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听出快乐了吗?哪个词语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真的很快乐?(使劲)3、那我们一起使劲来摇一摇这桂花树,好吗?如果大家加上摇的动作,那一定更能体会这种快乐的心情了。你们说呢?4、同学们,使劲摇桂花后,将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景象呢?(生自由发挥想象说。)5、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出示:动画 桂花纷纷飘落)6、同学们,这桂花多吗?密吗?轻吗?像什么?(雨)跟什么季节的什么雨给你的感觉差不多?(春天的毛毛细雨
13、)你有过给这种毛毛细雨淋过的感觉吗?是怎样的?喜欢这种感觉吗?7、读好这部分还要注意什么呢?(喊起来)我们一起来喊一喊,好吗?(生齐喊)8、同学们,课文中用了父亲的一首诗来概括我的摇花之乐。(课件出示:诗) 谁来给大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三、长大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常说这句话“外地的”(课件出示)同学们,母亲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如果“我”说,外地的环境很美,那母亲会怎么说?如果“我”说,外地的东西很好吃,那母亲会怎么说?如果“我”说外地的生活很快乐呢,那母亲会怎么说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有着怎样的情感?四、拓展训练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也一定有许多不能忘怀的有趣的事吧?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吧?五、作业我想同学们还有很多难忘的事想说,我们不如像作者那样也把它们写下来,那一定很有意思。赶快行动吧!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