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王一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教学方法 讨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诗歌导入 人力车夫文 /雪山白莲两个轮子,承载着全家的嘱托,车夫的背,压得微驼。风里来,雨里去,一次次颠簸之后,熟记了城里的每一个坎坷。夏天的汗滴,已凝结成严冬的寒霜,染得两
2、鬓,一片斑白。轮子始终在缓慢的旋转,终点又成了起点,怎么也量不尽眼前的路。但车夫喜欢这样,有路就意味着有了生活的希望!生活有时也很简单:一口干涩的馒头,一瓶浑浊的冷茶,一抔干燥的黄土,就能给自己的灵魂,带来永久的宁静。2作者链接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丈夫就是围城的作者钱钟书。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3背景链接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
3、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二、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走近老王1、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B、“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C、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明确:穷苦卑微、凄凉艰难苦2、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明确: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好
4、人善3、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B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明确:善(二)品味老王思考:1、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2、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学生畅谈。(三)怀念老王1、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2、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明确: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理解: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
5、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这加深了她的愧怍。(四)感悟老王明确: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诗歌:献给老王 哦,老王茕茕孑立的身影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哦,老王你倒下的是病体挺起的是脊梁身子纵然伛偻眼神纵然迷惘三、问题探讨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小组讨论。明确: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赠 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存善良仁
6、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四、布置作业:感悟“爱心”仿句: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 , 。 爱心是 , 。五、结束语杨绛先生身边的老王已经去世多年,但我们身边无数个“老王”都还艰难地活着,让我们把关注的眼光悄悄投射在这些普通的人们身上,把滚烫的热情无私倾注在这些善良的人们心间,让我们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彼此温暖身心,让世界多些真挚和温情!板书设计1.靠破三轮活命2.一生孤苦无依3.眼睛有病,独眼 苦 1.坐老王车,照顾生意4.住所偏,房屋破 2.再客气也给报酬5.取消载客,生计更难 爱 3.老
7、王送物,坚持给钱 老王作者善 4.关心老王生活1.送冰大,车费减半 5.女儿送鱼肝油治老王病2.送夫看病,不肯收钱 善3.临死前送油送蛋教学反思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艺翻译家杨绛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笔下的老王是一个命苦心善的不幸者,在荒唐动荡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精神世界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善良诚实,忠厚老实,知恩图报。那么,对杨绛的这篇文字浅显,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闪动着人性人道光芒的散文,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人与人平等的观念?如何避免把课上得枯燥乏味,这是课前思考的问题。在反复阅读文本之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教学难点确定为: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教学过程设计为三大板块:(一)说老王。 (二)说作者。三)说自己。整个课堂教学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较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1、把握文本特色,重视情感体验。2、立足语言品味,穿插写作指导。3、面向全体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老王一文教学设计罗 晓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