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石桥镇中心校 黄礼源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着力解决好当前课堂上“偏慢废差”的现象,我们以“导学案”这个载体为突破口,通过在课堂上学、导、练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和优化,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努力落实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理念: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活力高效课堂”这一主题,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立了适应农村学校现状、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13”课堂评价式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模式进一步深化完善,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一、“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
2、模式产生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好课程、开足课时,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13”课堂评价式教学模式下三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所要求的课时已远远不足,造成“时间紧,任务重”的一种局面,因此学校进一步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分析,同时还发现学生通过这种“赶大集”式的展示,缺少有序性;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太随意,缺少规范性;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缺少聚焦性;存在一些作秀的东西,缺少实效性;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练得少,缺少高效性。我们组织了课堂检测小组随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抽测,有的课堂中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让检测领导和授课教师大吃一惊,课堂效率低下。具体体现
3、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讲得太多。 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还存在,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表现在被动的听,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得不好。 (二)学生练得太少。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训练关注不够,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学生练得太少。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当堂巩固重视不够,一方面说明部分教师把知识的巩固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后完成。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薄弱。 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课改意识不强,教学方法
4、、手段比较陈旧,在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时间分配、关键问题把握、教学难点突破、学生组织与调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为了进一步打造课堂质量,规范办学行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结合我校实际,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学导练 ”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二、“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哲学基础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
5、、最深刻的个体行为。“学导练 ”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体验,重合作交流,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育心理学基础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的学习和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理论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而二十世纪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Dewey)的“做中学”以及维果斯基(.C.BnroTckN)的“最近发展区”又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促进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实在
6、的简单、被动的反映,而是主体在真实的环境中积极的输入输出信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教师的策略以及思维模式,他们要用现有的知识去过滤和同化来自学习环境中的新信息,整和或重建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在迁移应用中得以优化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3、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增强体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活动。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
7、相互促进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同时以郭思乐的“生本教育”为基础,将教育走向生本,让教育激扬生命。三、“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确立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确立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导学案的编制,突出“一个坚持”,着力“四个关注”,达到“一个目的”,凸显“一个核心”。突
8、出“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着力“四个关注”,就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关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性;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以学定教,以测促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凸显“一个核心”,就是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核心。 实践:新模式与课堂教学的成功链接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挤干水分抓效率,就是通过有效的施教,培养学生自学及独立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学互帮互助优良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9、“学”指学生依据导学案自学质疑、知识回顾、查找问题、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五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明确检测,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里的重点是:在课堂上,不是在课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围绕本课的目标和任务。“导”指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精彩展示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引导、点拨讲授、探寻规律、知识生成、愉悦体验,活动时间不超过20分钟。把握的重点:在先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就相关的问题(不会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学生互相探究。“练”指练习达标、巩固强化、检测反馈、拓展延伸,从而达到当堂清,时间控制不低于10分钟。重点是:针对
10、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新课标设计练习题;大面积演练,学生展示,学生评价;重点关注后进生掌握情况。所谓“当堂清”,是指课堂上要达到的效果是当堂解决问题,当堂达标,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这里的误区是:把“学”看成是预习;把“导”仅仅看成是教师的讲解;把“练”看成是学生当堂测试。对于“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机械地理解和实践。“学导练”绝不是课堂教学照搬的三大独立板块,它可以是一
11、堂课的三个板块,也可以是学习某个问题的三个环节,而这三个板块环节相辅相成;“学导练”是课堂结构和时间的基本框架,决不是时间的定量(“学”20分钟,“导”15分钟,“练”10分钟),在时间上的要求既不能过于量化也不能不量化。二、“学导练”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在“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中,时间充分由学生支配,教师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利用,才不会流于形式。于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砍掉作业,变课后作业为课前预习;搬走讲台,变静态课堂为动态学堂;增设黑板,变教师主宰课堂为学生主宰学堂;重设备课,变薄本备课为活页学案;精编导学案,变口述启发诱导为纸质探究平台;改变课桌摆放,变
12、秧田式横向排列为品字形纵向排列;改革课堂评价,变评教师授课精彩度为评学生参与度与教师点引度。目标锁定后进生和全体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在上课时有发言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具来说,“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1)揭示教学目标揭示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另外,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
13、方法辅导、育人渗透、坐姿书写、心理疏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2)自学前的指导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3)生带问题自学“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
14、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导”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学”这一阶段,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导”做准备。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
15、到了本节课的目标。(4)师指导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导”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更高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教师在“导”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指导的内容。指导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要明确指导的方式。要广泛推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
16、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三是要明确指导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5)当堂练习,促使达标 “练”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
17、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练习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题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适应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以更好地实现“当堂清”教学目标。以上只是“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的交叉的、循环的、整体的时间安排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习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为有益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