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过程设计的解说:本节教学共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1、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经验。2、操作实践探索,主动构建。3、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提升。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层次: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呈现两个长方体,让学生比较他们体积的大小。学生凭借已有生活经验随口可答。紧接着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一个,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此时,就会难以分辨,就会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带者对问题的探索欲望进入本课。2、让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学生尝试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猜一猜,给予学生猜测的机会,体现“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理念。3、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变化长方体长
2、、宽、高。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4、教师追问“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有关系,那么如何计算长方体体积呢?”让学生再次猜想,学生在后面的操作中不盲目进行。本环节设计用时分钟。第二层次:1、尝试操作,初步感知,师首先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要求4人一组,用24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来拼摆不同的长方体,并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完成表格,从而发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验证探索,抽象概括。这一次的活动,让学生任意拿一些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些长方体验证上面的结论是否正确。3、迁移应用,拓展延伸。首先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然后归纳计算方法,再交流讨论如何计算正方
3、体的体积,并与长方体计算公式加以区别。本环节的设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归纳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突破重难点。另外,在组织活动前,引导学生合理分工,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活动后指导学生汇报交流,从而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达到操作活动的预定目的,最后又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交流、讨论,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在计算体积上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自主的探索,能有效的发展学生操作的能力。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交流,碰撞思维,拓展认识,更大程度的发展空间观念。第三层次: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提升:1、设计基础练习,深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体会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我设置了闯关游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进行全课小结,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促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在今后的学生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