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操教学片断 一语 杨永丽利用韵语渗透“字理”识记字形。 当课文以及生字字义理解之后,接下来就要检查生字识记情况。由于黑板上的词语学生早就读下来,这个时候教师要逐个擦掉多余的,只剩下生字让学生识记。黑板上只剩下七个生字“孤零零”地站在“原地”。这个时候,随意指认生字。如果记不住,就引导生字的位置,去想一想,“顺一顺”就记住了。 当黑板上的生字随便打乱顺序巩固后,又让学生进行“猜字游戏”这个环节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他们特别愿意参与。为了更好地加深记忆,我也和学生进行猜字游戏手里拿着生字宝宝(字卡),让学生猜是哪个字。这个环节也有意思。学生有时候一下子猜对,有时却把黑板所有的生字读出来才猜对。
2、其实两次游戏的过程,就是一次识记生字的过程。浓厚的参与兴趣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这些生字。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后,把黑板上的字擦掉(擦的过程又读了一遍),重新归成:只要认识即可的和必需会写的两组。用词卡分组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重点谈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 这回,可不是上面韵语记忆中,“混个脸熟”的整体记忆与巩固,而是要说个一二三来。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识字。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可以体现“主题识字”的一点味道。 比如课题“早操”的识记课前我这样出示题目中的“早”:写一个日(稍扁些,但不能写宽不然就读成“曰”了),学生马上读了出来。然后在“日”下面再出示一个“长横”这是地平线。读
3、“旦”(有学生一下子说出)天刚刚亮,太阳紧贴着地面,还对大地依依不舍呢。这个“旦”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过几天我们就要过元旦,所以表示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那么“旦”加上一个“竖”,就是指太阳离开地面啦。突然间我看到孩子的眼睛亮了起来,原来字里面有故事啊!真好玩。 为了进一步理解“早”,我提问:早上的时候,我们都做些什么呀?学生说穿衣服,刷牙,吃饭,上学,做早操。于是“操”顺手而写。要一边写一边强调做操要用手,所以左边是个提手旁。右边的部分表示读音,这个字也叫形声字。虽然这个字是二类字,但教师随嘴说说,也是只有益处没有坏处的。而且,“操”这个字,采用的也是“形声字”记忆法,也是基于汉字规律的识字
4、。 下面,重点谈谈摆在黑板上的,要求会写的“早、叶、飞、光”。我们一起看看师生是怎么完成以下学习的。 学生记“早”时说,上面是个“日”,下面是“十”。教师要赶紧给该同学总结:用的是结构记忆的方法。当然老师也可以提示用刚才老师解“早”的方法也行“会意”识字。 学生记“叶”也是用结构记忆。这时也可以用会意识字法点播给学生。古人造这个字时,“口”表示一片叶子,“十”表示树枝说到这里,学生们笑了。这笑说明学生也会意了。于是“叶”就变成了有生命的“叶子”。 有个学生记 “飞”,“横折斜钩”(这个名称没有说好,老师帮助的结果)好比小鸟的头和身体,里面的“点撇”就是小鸟的两个翅膀。这个时候要马上表扬她的办法
5、就是古人的象形字的造字法!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就是拉近了千百年来故人与今人的感情与思想。孩子们还不懂得这些,但是,作语文教师的我们,会感受到,今人的血液里已经有古人的文化基因竟然小小的儿童有着和古人相同的理解。如果就这样渗透文化的情感与精华,我想,几年以后,这些孩子对汉字的认识就绝对不会停留在只是认识字,认识汉字就是为了写作文这样一个浅层次上了! 有个学生记“光”,也是用结构记忆,我呢也用会意识字法告诉学生下面的“儿”表示人,上面的部分表示火把,黑夜里人举着火把就有了光亮,这个字就是这么来的。有个学生马上在我的基础上,又用了故事联想的方法:“一”个“小”“儿”子,拿着一个火把。这名同学的进一步引发,不就是后人的一种超越吗。原来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可以想象的故事! 当然,教师采用的主题识字的点播,不是故意生拉上去的,而是在学生识记自觉地渗透。最后,让学生组词,延伸对字义的理解,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又一次加深记忆。而且,加上前面的“温度”,我想,刚才的组词就升华了前面谈到的两点,而是渗透一种更大的价值中国的汉字,因一个字就可以组那么多词语,表达那么多不同的意思,而不像英语,一个单词就是新的组合,而且每一个单词永远也不会让你因形产生这样生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