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运用了探究发现、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一、复习引入1:在算式“34=12”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自然数按照是否2的倍数可分成几类?复习坚持精练的原则,和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从知识上起到迁移、铺垫的作用,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二、首先让学生独自找自己座号的因数,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唤起学生亲切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根据因数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提高了学习的能力,然后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分类方法,深入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让全
2、班50个同学判断自己的座号是否是质数,座号是质数的同学举起座号卡片到讲台前集合。座号是合数的同学举起座号卡片到讲台前集合。谁没有上讲台?我设计了这个全体学生参与的游戏既检查了全体学生能否根据概念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质数还是合数,又能调动起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再次提问,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最后任意出各种数让学生进行辨析,巩固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最后出示例1中的1100,让学生找100以内的质数。在找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如何来操作,才不会遗漏。明确根据前面学过的2、3、5的倍数的特征,先划掉这些数。我补充说明,除了划掉2、3、5的倍数,还要记得划掉7的倍数才行,这是我追问:后面的8、9的倍数还要划掉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白8的倍数就是2的倍数,9的倍数就是3的倍数。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学得灵活。但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练习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反馈的速度过快,对于那些中下等的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些都是还有待调整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