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阅读教学中推想思维训练的思考横县横州镇龙池小学 苏尧梅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效果”。推想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所读文章进行推测、猜想,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推想思维的训练呢?经过课题组老师的实践研究,我们对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推想思维训练做了初步探索:一、质疑课题,猜想内容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预知文章的内容及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在揭示课题时,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质疑课
2、题的方式进行推想训练:你猜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透过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作者为什么以它作为题目?这样学生就读书有了目的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题目提出质疑,理解课文:“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穷人一课可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猜想:文章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跑进家里来的松鼠一课让学生看了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松鼠怎么会跑进家里来呢?这只松鼠会给作者一家人带来什么呢?是欢乐还是烦恼?松鼠和作者一家人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我想
3、,通过这个题目,学生的小脑瓜里肯定对这只调皮可爱的小松鼠有很多疑问和猜想。因此,阅读教学中老师经常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猜想的训练,学生大脑里就会形成一种阅读期待,并在阅读中对自己的推想进行验证、比较,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又能培养学生推想的逻辑思维能力。二、重点词句,推想感悟 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一些疑难词语或含义深刻的句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词句,老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此词句所在的语言环境,捕捉上下文词句提供的信息,然后进行推测和猜想,帮助理解词句。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中,抓住了文中三次出现的“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善意的谎言,让学生推想这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4、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在文中找出这句话所在的语言环境,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感,孩子们通过猜想理解了:青年嘱咐“我”把马草卖给他,表明了他的良苦用心。“别饿坏了那匹马”第一次在文中出现,表面上是说青年不让马饿着,实际上是让我不再费力地寻找买主,而且可以在他的书摊上心安理得地读书,多么善良的心灵,多么美好的“谎言”;而“别饿坏了那匹马”第二次在文中出现,暗示妹妹碧云不要拒绝这种无用的马草。青年既帮助了“我”,又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别饿坏了那匹马”第三次在文中出现,是“我”对青年说的话,表现了“我”对马的关心,因为“我”靠卖给青年马草来读书,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学
5、生就是在这样的猜想中,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看到了一个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在不断的猜想中,学生更懂得了爱其实很简单,一句问候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双伸出的援手,都能让人感到温暖。阅读教学中的猜想训练,就是让学生在边读边想中形成猜测、验证、感悟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读书效率。三、想象补白,逻辑推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高年段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文本中有些地方是作者意犹未尽的。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能让学生对文本中形成的“空白”“跳跃”之处大胆展开想象,进行适当的填补,就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好办法。如教学自己
6、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中,学生从“走过每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德国奇丽的景色,体会到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老师先让学生在这句话中圈出描写德国景色奇丽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接着,老师是这样训练学生的想象逻辑思维的:当学生谈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时,老师就请大家想像一下,此时,你的脑海中会想到怎样的画面?学生会回答:我的脑海中会想到,他们的窗前会是一片绿色,花朵娇艳而绚丽,开得十分茂盛,许多花儿一团团、一簇簇地拥挤在一起,非常美丽,花儿的许多颜色交替在一起,有
7、红色有紫色有白色等,十分漂亮!当学生谈及“花的海洋、任何、家家户户”等词语时,老师就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朗读边想象: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在老师创设多种情境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到德国人们每天都徜徉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叫声,望着窗外那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于是,让学生大胆想象,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1)假如我刚刚写完作业,正背着书包放学回家,走在这被繁花簇拥着的街头,我会 。(2)假如我和同学们发生了矛盾,异常烦闷的时候,看到这怒放的鲜花,我会 。因此,学生在对课文进行反复品读感悟后进行适当填补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语言表
8、达的训练、文章逻辑、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深入认识的过程,这也是语文能力提升到一个高度的过程。四、故事续写,推想结果 在高年段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情节性较强,让读者读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受,这正是让学生展开适当的推想的好时机。如穷人我们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渔夫和桑娜班孩子抱回家后,他们的日子过得怎样呢?那两个孩子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凡卡一课中凡卡对爷爷充满了热切的期望,盼望爷爷早点接他离开这里。可是这一切,爷爷会知道吗?爷爷会把凡卡接回家吗?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作者契科夫的高明之处。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他的生活会改变吗?他的命运将是怎样的?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把故事续写下来。课堂上,学生就是这样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自我推想中把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一个高度。 总之,把推想思维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阅读推想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感悟,而且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