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韦州女子小学:马红霞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
2、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不变进行解方程的,新教材如果能把天平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但是,这种方法学生用运气来容易糊涂。所以我在教学时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式解方程,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为新课奠定了基础。在突破重难点时,我设计游戏解方程的过程,当学生根据例 1图意列出方程X+3=9时,我把皮球换成方格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算式?X是什么数,这个数怎么算?我们可以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求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也可以用等式的性质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这
3、个演算过程如何书写呢? 让学生先同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师边示范边强调:首先在方程的第二行起写一个“解”字,利用加法之间的关系,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出方程的解。为了美观注意每步等号要对齐。 师板书如下: X + 3 =9 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解: x=9-3 x=6 我因势利导地使学生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及书写格式。课堂练习时间也不充裕,致使扩展思维题学生没时间去思考,没有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一节课虽然结束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进入教材又要走出教材教师要钻研教材,要吃透教材,准确、全面的弄清教材的精神实质,确定重点难点。但不仅这些,
4、教师还要走出教材,纵观教材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横看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体系的位置,对本堂课所教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有个清晰的认识。教师进入教材是基础,走出教材是目的。惟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对当前知识进行整合与延伸。 二、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生成性内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往往会激发出来新的生成性内容,有的内容是学生遗忘的旧知,这时,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激活旧知;有的内容又是超越了本堂课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延伸。生成性的内容它源于教材,又超越于教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教学要前瞻后顾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管你任教哪一年级,你都应对数学教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5、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把本册教材的知识掌握扎实,还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与当前知识联系起来,对当前知识又要有拓展延伸的可能。 四、精心的安排练习题 解方程这部分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方程的解法上,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方程,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本部分教学很是枯燥无味,于是我加入了闯关的情节,精心的安排练习题。当讲授完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方程后,马上进行了“填空练习”,这四个练习题的安排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第一个方程中的数是整数,与例题相符合,较容易。第二个方程中的数变成小数,难度有所提高。第三和第四个方程,又有所变化,但解方程的方法是没有变的。从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练习看,学生对解方程掌握的还不错。 但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最后留的时间过少,检验的格式没有完整的交给孩子们。可内心矛盾:检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必须要重视其格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