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进行心脏教学一、教学内容分析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 。 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这一节知识点和难点较多,如何在短时间里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充分的认识并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3、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1、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2、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重难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四、教学策略本节教学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
3、第二课时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充足的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师在课前把猪心解剖好,尽量露出四个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心房和心室壁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等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各自的功能。关于把心脏比喻成“泵”,教师可以用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行类比,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血液循环途径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表演等多种方式理解以下要点:一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二是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血液循环的意义,即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所发生的物质交换。五、教学媒体运用1、课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课件“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3、血液循环的录像和动画4、实物投影仪5、血液(动脉血、静脉血)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