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个前提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我认为关键是要以学生为本,在阅读中让学生唱主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像爱上网一样爱上阅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自读变“给予”为“汲取” “自读”,即学生按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阅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学生自读再见了,亲人可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初步了解有关背景材料。3、初步随文解决有关基础知识
2、。4、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及精彩之处。 二、导读变“教授”为“点拔” 导读是在学生自学、自悟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指点升华。首先让学生把在自读时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引导学生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去解决疑难问题。这一过程我们可根据各种不同问题分门别类地解决:对简单问题可采用同桌、邻桌交流的办法,而对于有难度、有深度、有典型性的问题可进行提炼升华,然后引导学生带着“少而精”的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以求意会。导读时,还要用动情的语言去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学生与教师,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品读变“束缚”为“创新” 品读
3、是在学生自读和教师导读基础上对课文的进一步感悟。品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反复朗读,整体感受,领悟主旨,体会情感,畅所欲言的过程。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有学生从小金花“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这个重点句体会到:这是爱与恨、悲痛与复仇怒火交织在一起复杂情感的体现,也是小金花刚强的表现。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题目是“再见了,亲人”,而不是“亲人,再见了”呢?就有学生回答:“我认为这主要是为了强调再见了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突出了中心。” 四、扩读变“明事”为“悟理” “阅读必宜博,不多阅读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所以学完课文后,我们要及时辐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从明事走向悟理。如学完再见了,亲人后,我对学生提出两个要求:1、练写小金花母女的故事老王怎么会被捕?关押的环境如何?妈妈用怎样巧妙的办法迷惑敌人,引开敌人?小金花等待妈妈的心情如何?2、课外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进一步体会志愿军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国际主义精神,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要完成作业,学生就要查找资料,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由上网玩,变成上网学习。 当然,阅读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我们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阅读教学具有层次性,使每个学生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慢慢地学生的阅读素养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