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围绕“六城联创”的战略部署和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五型机关”建设为载体,抓重点、攻难点、求亮点,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全市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文化体系日臻完善。xx市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xx区省级文化先进区创建工作受省文化厅通报表扬。通过提升公共文化内涵、夯实基础设施等手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标全省排名第五位,比去年前移两位;全年共建成公共文化设施126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780平方米,实现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人均文
2、化事业费达到53.21元;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46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为0.88册。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全年完成政府投资10361万元,建成市文化艺术大楼并开始内部装修,积极推进市博物馆历史厅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办县前头、水心菱藕社区、东瓯智库、瓯海景山、市行政中心等5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xx区图书馆投入使用,建成xx区图书馆、文化馆和xx县文化馆、博物馆,xx区、xx区博物馆进入陈列布展阶段,xx市、xx县文化中心进入二次装修,xx县、xx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完成xx县图书馆招投标;建成乡镇文化中心15个、县级图书馆乡镇分馆2
3、0个、新建(整合、改建)社区文化中心306个。 2.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按照市政府下发的2014温州基层文化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开展送戏、送图书、送展览、送电影等活动,全年送戏下乡2015场,送书下乡14.5万册(次),送讲座展览348场,送电影下乡51370场,县域间文化走亲次数达84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巡回演出50场。打造“没有围墙的剧场,永不落幕的舞台”,建设百姓大舞台126个,举办广场活动近3000场,直接参演人数达25万人次,观众达120万人次。进一步抓好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提升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数字网络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有线电视用户达228.63万户
4、,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9.95%;扎实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成2512个行政村的应急广播建设,完成率达51%,超额完成省定指标。增加对农节目的播出时长,推进广电低保工程,全面落实低保户免费安装收看数字电视政策,免收视费低保户数7.17万户,免费户率为95.6%。 二、积极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繁荣文化精品创作,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第三届中国越剧节成功举办。秉承“戏曲故里,文化浙江;越剧盛会,人民节日”的办节宗旨,坚持文化惠民和市场化运作的办节原则,改变了以往赠票拉观众看戏的状
5、况,吸引了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海内外戏迷前来观摩,整个越剧节的上座率达90%以上。在整个17天的节会里,来自全国24个越剧专业院团共24台剧目参加比赛、展演。同时,开展20台民间职业剧团展演展示、31场广场戏曲展演展示以及6场票友、戏迷争霸赛等群众性戏剧活动,共吸引观众100万人次。此次越剧节,以节俭的方式为市民带来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越剧盛会,极大地烘托了温州戏曲文化的氛围,提高了温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xx市文广新局被组委会评为越剧节优秀组织奖单位。 2.第二届市民文化节蓬勃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以“贯穿全年,全城联动”为原
6、则,深入开展2014“基层文化提升年”活动。活动从3月份开始至11月份结束,历时9个月。分时段开展视觉季、音乐季、舞蹈季、戏曲季4个系列的主题活动,将多样的演绎形式与群众性文化活动交相辉映,向市民呈现一个精彩的文化年。活动期间,成功举办xx市首届话剧节,首届市民小品表演、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首届市民音乐团队展演,以及xx市器乐大赛、城市梦想秀、微舞台星秀场、第十一届城市社区舞蹈大赛等系列活动。共举办展演、赛事86场,展览33场,直接参与的演职人员近2万人次,共吸引市民30余万人次参与,让市民在自觉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展示了艺术风采、较大的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3.文艺精品创作成绩斐然。一
7、是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一年来创作、演出戏剧、声乐、舞蹈、小戏小品等文艺作品265个,新创排了瓯剧橘子红了、西园记、杨门女将、蝴蝶杯,越剧胭脂、双狮图和昆剧牡丹亭;歌舞断桥残雪、爷爷教我唱鼓词;话剧海霞青春梦、谢灵运等。二是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展览活动:越剧大唐骊歌应邀在国家大剧院献演两场,开创了温州艺术院团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演出的先河,开展瓯剧橘子红了巡演进浙大等高校、“青春瓯韵”折子戏专场进省政协礼堂等系列活动,市流行乐团创排了“光阴的故事”流行音乐会并进行系列巡回演唱。组织瓯剧艺术研究院院、越剧演艺中心、流行乐团赴丽水、台州、金华、舟山等地进行文化交流;与香港饶宗颐艺术馆、云南红河州、甘肃天水
8、博物馆,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合作,共同举办书画、刺绣等展览,扩大温州文化的影响力。三是参加各项赛事成绩斐然:市越剧演艺中心大唐骊歌和乐清越剧传承中心章纶、xx县小百花越剧团双狮图分获得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参演剧目奖,黄燕舞、李美凤、苏素云三人获优秀表演奖,邵梦兰获青年演员优秀表演奖。施小琴编剧的现代新农村题材小戏刘二嫂打呼噜入选2014省“群星奖”,蔡晓秋凭借瓯剧橘子红了成功摘得省戏曲表演“金桂奖”、蔡南正凭借瓯剧音乐瓯之韵获个人优秀演奏奖,池方华凭借十送红军、阳光三叠获得省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优秀指导师”。此外,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徐策跑城和小品组合分获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
9、优秀节目奖、浙江好腔调奖荣誉称号,永嘉昆剧团金印记、歌舞家风、粗茶淡饭等3个作品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xx区等等3个戏剧小品获省戏剧小品大赛创作金奖。一年来,全市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99项。 三、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扎实推进。根据全市“六城联创”的工作部署,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努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创建工作。 1.扎实推进名城申报工作。一是做好申报的基础性工作:深入挖掘提炼温州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价值,完成申报形象片、报告及系列丛书的拍摄、制作和编纂工作。多批次邀请住建部、国家文物局以及省住建厅、省文物局领导来温现场指导,成功举办“温州古城保护高峰论坛”以及谢灵
10、运、刘基等温州历史文化名人主题展览,出版岭南风、名园韵可园博物馆藏书画精品、高公博黄杨木雕艺术展等书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谢灵运、永嘉大师、刘基等历史文化名人的宣传活动,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庆,加大文物宣传工作力度。利用博物馆馆藏资源,举办“高公博黄杨木雕艺术展”、“百砚千姿杭州古越会馆藏古砚精粹展”等展览20个,展出展品达2600余件,参观群众达94.9万人次。市本级举办“张宪荣东瓯山水文化书法展”、“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写生作品温州展”等各类书画作品展近40个,展出作品达3000余幅,参观群众达5万余人次,营造名城创建的良好氛围。三是做好街区整治工作。认真做好
11、古城保护政策制定,制定xx市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屋改善实施办法、xx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xx市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布局规划、xx市历史文化街区业态布局及旅游专项规划、xx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5个,按照“三纵、四横、多点”的要求,完成温州xx区第一批历史建筑的调查、公布,完成数字历史街区建设并启动第二批历史建筑的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指导、配合温州名城集团做好城西街、沧河巷、仓桥街的保护整治工作。 2.推进各类文物工程及专题博物馆建设。一是建设各类文物工程。完成飞鹏巷陈宅、沧河巷金宅、东瓯王庙月光池及照壁、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旧址等修缮工程。完成文天祥祠、浩然楼、澄鲜阁及谯楼的
12、维护保养和陈列布展工程,并在金宅建设郑振铎纪念馆。启动田塘头红十三军革命遗址、登云桥的维修工程。完成夏鼐纪念馆、东瓯国历史陈列馆等7个专题馆的技防工程。二是建设各类专题博物馆:全市建成民间专题博物馆17个,完成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二期工程、数学名人馆、谢灵运纪念馆的整改提升;完成民办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申请材料的审查和现场勘察,下发免费开放补助80.76万元。 3.开展文物普查等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立机构、制定方案、落实普查经费。目前,我市可移动文物普查申报藏品为42898件,录入信息平台23850件,全市藏品录入报送进度为55.6%,居全省第一位。做好城市考古工作,完成谯楼古
13、城址考古勘探及资料整理工作,参与广化桥路南延伸段、名城广场工地考古勘探以及城市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做好洞头九亩丘煮盐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整理出版考古发掘报告。认真开展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完成新公布国保、省保单位标志碑及说明碑的制作安装并重新划定寺前桥、江心屿东西塔、浩然楼等10处新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4.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一是申报工作亮点不断:全力以赴完成国家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泽雅屏纸制作、首饰龙制作技艺等5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位列全省第二。积极推进首批省传统戏剧之乡的申报工作,温州、泰顺、苍南、平阳、永嘉应界坑分别凭借南戏、木偶戏、单档布袋戏、和剧和
14、乱弹戏5个剧种成功上榜,约占总数的22%。开展非遗“守望行动123”工程,确定市级传承基地95个,名录320项,代表性传承人238名。二是传承活动精彩纷呈:作为全省面积最大、藏品最多、规格最高的xx市非遗馆被命名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创作基地”、“xx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年接待国家文化部、科技局及广东、江苏等数十批文化考察团,接待普通团队120余个。采取“点单式”的形式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涵盖我市中小学40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中国文化报予以整版报道。选送乐清黄杨木雕等12个非遗项目参展第九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选送瓯绣等10个项目亮相台湾2014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选送细
15、纹刻纸等65个项目入展省非遗传统手工艺主题创作精品大展;同时组织“百人百工百技”展演、传统医药项目名医坐诊活动、提线木偶专题展演、温州好腔调专场汇演等活动。 5.认真实施美丽浙南水乡建设文化提升工程。一是做好市本级水乡建设文化提升工程:完成“治水文化长廊”选址方案、碑文撰写、浮雕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古城记忆”工程的方案设计,着手温瑞塘河百里文化长廊建设和城市公园文化提升项目,结合我市历史文化、水系特征、民俗风情等特色,先后组织文化专家对温瑞塘河沿岸和市区十大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和讨论并委托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二是做好对各县(市、区)水乡文化提升工程的督导工作:积极督查各县(市
16、、区)及功能区文化项目的进展情况,协同市政协调研xx区、xx市、xx县的文化提升工作。通过听取汇报以及实地督查等方式对全市文化项目进行指导,起到了良好的推进和协调作用。各县(市、区)46个项目完成率达到100。 四、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通过推进机制创新,整合文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 1.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以园区建设、重点企业扶持为抓手,结合产业规划布局,推动扶持政策向园区倾斜、优质资源向园区引导、重点文化企业向园区集聚,命名浙江创意园等6个市级文化产园区和温州正栩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35
17、家重点企业,基本形成文化产业本土特色定位、差异化发展格局。全年全市新增文化产业投资24.37亿元,在建5000万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园区)43个。牢固树立“项目化”理念,以项目建设成效推动产业化发展。指导文投集团投资建设东瓯文创园非遗广场并顺利开园,引进32个门类、36个商家入驻园区,使之成为我市工艺美术品、非遗产品集中展销中心。 2.努力搭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组织艾叶文化等36家企业参展第十届义乌文交会,达成采购意向金额2000余万元,现场成交额达800余万元;组织澳珀等5家企业参展深圳文博会,总成交额达223.7万元,其中,宝诚贸易等3家企业的产品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1金3银1铜的
18、佳绩。组织东瓯文创园X8226;非遗广场参加2014年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与传统艺术展,会同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2014温州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联合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研修班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话交流会,为文化企业代表提供政策解读、知识拓展等服务,与温职院、温州文创学院展开合作,开展“区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两大课题研究,为今后文化产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大力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促成中国传媒大学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温州文化创意学院,招收首批学生30余人,重点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创意设计人才。扶持微电影等
19、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成立市微电影协会,打造微电影产学研平台、线上线下展播平台、外景拍摄平台、行业协会平台,成功举办市首届微电影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打造微电影产业节庆高地。 4.着力推进文化消费市场拓展。刺激群众文化消费,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的方式,由财政为市民文化消费提供15%的资金补助,培养公众文化消费意愿。一年来,市民在市本级定点影院、剧院、书店等场所用市民卡支付文化消费超过130万元,财政资金补贴50余万元。全市全年新增影院10个,新增银幕56块。全市共放映电影36.89万场、观影人数达601万人次,票房收入超2.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17.27%、15.5%。
20、温州大剧院、东南剧院共组织演出239场次,其中自营演出118场,公益演出97场,观众人数达18万人次。 五、稳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文化市场监管逐步完善。积极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文化行政部门的作用;优化文化市场审批服务,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 1.努力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先后组织“净网2014”、“清源2014”、“秋风2014”和迎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评估验收的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作出了贡献。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着手编制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
21、规范手册。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其中查处“翠微居小说网”涉黄案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评为2014年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办案单位并通报表扬。一年来,全市共出动检查18762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9880家次,立案521起,收缴各类非法物品12万多件,罚没款329万多元,受理举报87起,有效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 2.全面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的监测监管。建立功能完备的广播电视传输固定监测和移动监测设备系统,对全市9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播出节目进行技术监管;参加省广播电视政府奖、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等奖项的评选,获得一等奖24件、二等奖52件、三等奖80件。全年刊发视听监测与评议38期。开展印刷企业“五项制度
22、”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检查印刷企业865家,立案56家;同时组织全市五项制度交叉检查,共抽查印刷企业90家,通过摸底调研、典型试点和专项检查有力地推动印刷业五项制度的落实,使五项制度成为我市印刷企业的共识。完善公开报刊审读制度,全年编发审读动态11期。抓好市图书批发市场的出版物审读,严把出版物进出口关卡,共审查图书、期刊127772册、4794种,查扣盗版图书、期刊746册、31种,达到无一本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从我市图书批发市场流入和流出的效果。 3.精心梳理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全年完成审批事项753件,最大限度地优化流程,取消备案类现场勘察,缩减论证、勘察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审批提速率达7
23、5%。完成“权力清单”梳理,市本级保留87项,县(市、区)属地管理65项,下放各县(市、区)44项,审核转报12项。完成“责任清单”梳理,确定部门职责13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14项,公共服务事项5项。 六、有效创新机制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部门实际,确定改革重点,因地制宜,积极推进。 1.探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积极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部门与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在温州大剧院管理处进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市图书馆
24、进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制订下发进一步推进xx市图书馆理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首开国内向社会公开招募理事的做法,明确理事会、监事会职能,梳理其与主管局之间事权委托关系;将干部人事、财务预决算、工作管理等12项具体管理权利交由理事会操作。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xx市图书馆的试点方案在10个试点单位中名列第一位。 2.深化文化单位管理机制改革。制定下发关于直属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建立以岗位管理、全员聘用、绩效考核三项制度为核心,以干部管理、绩效工资管理、岗位聘用、日常工作管理等机制为配套的综合管理体系。选取市文化馆、书画院、艺
25、术研究所、瓯剧艺术研究院、越剧演艺中心5家单位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试点,总结试点经验后将在全系统文化事业单位全面铺开。 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与文化活动组织,积极推进民办文化发展,制订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市选择21个乡镇及社区文化中心开展试点工作。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制订xx市文广新局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暂行办法,为文化下乡及各类节庆活动演出采取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供依据和机制保障,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采购惠民文化演出活动达86场。推行文化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办法,制订xx市文化专项资金竞争性
26、分配实施方案(试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七、继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专业人才素质逐步提高。文化专业人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加强人才培养,文化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1.实施文艺人才培养的“星辰计划”。制定下发关于开展xx市文艺人才“星辰计划”2014年度培养活动的通知,邀请著名画家谢振瓯、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晁浩健来温授课,成功举办“星月同辉”晁浩健师生携手“星辰计划”优秀学员演唱会。戏曲、音乐、摄影学者何占勇、张询澎、吴品禾等先后来温为“星辰计划”学员辅导培训。一年来,“星辰计划美丽之路”共组织名师讲坛6期,举办艺术各门类大中型培训15场
27、,培训学员330人次。同时注重培养对象回报社会,开展进校园、进社区培训活动8期。 2.组织干部队伍培训的“春风行动”。结合国家公共文化专家巡讲等活动,以集中学习、考察观摩、互动交流等形式对文化干部、乡镇文化员及社会文艺骨干进行培训,邀请文化部领导及国内知名教授来温授课。加强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社会文艺团队深入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全年完成公共文化管理、图书管理、戏剧小品表演人才等春风行动培训班4期,培训基层文化人才和文艺骨干400人次,各县(市、区)培训农村社区文化骨干9800人次。 3.加强专业院团演员、演奏员的考核培训。提高专业院团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形成良好竞艺氛围,开展戏曲专业技能考
28、核等活动,考核全市专业院团演员和演奏员172名,并按成绩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等四档作为考核结果,为专业院团职称评定和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打下基础。 八、继续加强机关建设,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以深化责任型、服务型、效率型、学习型和廉洁型“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服务水平,提升机关整体形象。 1.着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学习先进、查找不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采取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收到意见建议函共140
29、份、208条,局领导班子成员查摆问题81个,着力聚焦“四风”,找准突出问题。同时,召开高质量专题民主生活会,采取自我批评不遮掩,互相批评点要害的方式,达到“红脸出汗”的目的。 2.加强组织建设,开展“五星支部”和“红色细胞”工程。在局机关新成立三个支部,组织党务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培训班。同时,制定“五星争创”和“红色细胞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局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指导监督党建工作落实,同时与局属14个支部签定党建责任书,将争创“五星支部”和“红色细胞”工程纳入我局年底党建考核。组织人员参加市直机关第三届综合运动会,组织文化干部参加全市干部职工歌咏比赛,市
30、文化馆刘婕荣获第一名。同时,积极举办本系统趣味运动会、未婚青年联谊会。抓好党建、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工作,开展太极拳培训、微党课、观影活动、保护母亲河活动等各项活动。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分解党风廉政责任,促进“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以“阳光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作风建设“1+8”文件精神,按照自查和上级检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要求,深化全市文广新系统作风建设,促进工作提速提效。全面深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推进“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建设,通过举办廉政漫画展、专题讲座、做强廉政参考品牌等多项活动,丰富廉政文化教育内容,提高领导干部
31、反腐拒变能力。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成市本级事业单位及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一年来,我局公务接待费为8.06万、公务用车费为10.65万,分别同比下降52.97%、45.35%。 20xx年工作思路 一年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对照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基层文化设施管理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有待深化;三是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待提升;四是文化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
32、决。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谋划“十三五”文化发展的重要之年。2015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抓好文艺工作、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市场秩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努力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为加快我市“赶超发展、再创辉煌”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
33、上的精神为指引,大力抓好文艺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中国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五水共治”为主题,努力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繁荣文艺事业。 1.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火热的生活,汲取创作营养。根据年度创作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创作人员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把创作室搬到基层,体验生活,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实施全市文化馆干部服务基层“网格化”工程,把专业干部分配到片区,定点指导,推动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创建一批创作采风基地,打造融入生活的创作室。 2.精心组织好三大活动
34、。办好第五届温州艺术节,通过戏剧节、音乐舞蹈节、合唱节、话剧节、微电影节、曲艺小品大赛等活动,使艺术节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文艺创作的展示舞台。办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组织开展以“五水共治”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建设浙南美丽水乡的社会氛围。 3.切实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制订艺术创作三年规划,确定重大题材和重点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确定年度创作任务,全年创作各类文艺作品400个。积极筹备、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等各项国家、省级文艺节会和比赛,争取好成绩。精心打造、包装艺术精品,争取国家艺术基金、省精品创作扶持资金、“五个一”工程奖等。 4.实施地方戏剧振兴
35、行动,打造“戏曲故里”的城市金名片。切实做好瓯剧生态保护区规划,做好传统戏剧之乡的扶持工作,做好对和剧、高腔、乱弹、木偶等濒危剧种的保护。加强对戏剧专业院团的支持力度,促进专业院团的规范化建设,扶持民间职业剧团的发展。 5.更加重视美术工作。设立美术创作“黄公望奖”、书法“墨池奖”,举办温州首届美术、书法展览。谋划创作反映温州历史文化的重大美术工程,使温州美术、书法发展的成果能够大范围、深层次地惠及老百姓,提升温州美术、书法的影响力。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专家学者队伍,建立温州美术书法艺术委员会。 6.加强对文艺人才的培训、管理。通过实施打造“文化名家”工程,培育若干名文化名家。继续组织实施“星辰
36、计划”,办好“星辰计划名师讲坛”、“星光灿烂”展示、“美丽之路”回报社会等活动,进一步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培养基层文化人才的“春风行动”,加强乡镇文化员、农村社区文化骨干的培训。在戏剧专业院团演员、演奏员业务考核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文化馆专业干部的业务考核。 二、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为目标,努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民生,是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此要按照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强省,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区、文化遗产保护模范区、文化产业发展先行区、优秀文化人才集聚区、文化体制机制创XX县区的要求,全力
37、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1.推进基层公共文化“五有”建设。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以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重点,推动乡镇、社区文化中心“有设施、有队伍、有专人、有经费、有活动”的标准化建设,建设基层文化“五有”阵地230个,明确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覆盖范围;明确政府保障底线,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根据我市具体人口分布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基本保证各地区之间、各社区之间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相均衡。将制定的方案与实施效果结合起来,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制定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指标,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评价常态化、动态化。 2.推进基层文
38、化设施建设。完善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瓯海博物馆、苍南文博馆并对外开放,建成乐清、永嘉、文成文化中心并投入使用,推进平阳文化中心、泰顺图书馆建设工程。建成农村数字电影固定放映点100个。按照15分钟都市文化圈要求,打造休闲文化。重点抓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文化驿站”10个;继续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建成24小时图书馆10个。 3.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全面完成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广电低保工程,确保低保户免费收看有线电视;督导各广电台、广电有线网络公司完成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数字化整转工作,逐步停止模拟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完善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创建星级农家书屋。加大公共文
39、化产品供给力度,深入农村、企业、街道社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在全社会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社会氛围,全年组织送戏2000场次、送书10万册、送展览讲座100场、送电影51288场。继续打造“文化走亲”“文化会客厅”“艺路同行”等文化活动品牌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三、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动力,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按照xx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温州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全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扎实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1.会同市规划局做好名城申报工作。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出台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做好名城申报形象片和申报报告
40、制作,编撰、出版申报系列丛书。开展第二批历史建筑调查、登记并予以公布,保质保量完成文物工程建设。 2.做好专题博物馆建设。完成温州博物馆历史厅改造,完成郑振铎纪念馆等2个专题博物馆建设,加强对县级博物馆陈列布展、馆藏藏品管理指导工作。进一步发挥专题馆的社会效益,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吸引观众,提高专题馆的利用率,积极扶持建设规范化的民办博物馆及民办非遗馆。 3.实施历史文化名人宣传工程。继续开展温州历史文化名人宣传系列工程,举办纪念郑振铎逝世57周年活动;深入挖掘刘基文化、温州数学家群体、永嘉学派等名人文化元素,拍摄历史文化名人形象宣传片,组织历史文化名人研讨会,打造传统优秀文化展示平台。 4.做好
41、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紧紧围绕文化遗产中心工作,以名城申报为契机,精心组织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要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集中展示文化遗产的魅力;扎实开展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大基本建设工程中文物保护和考古发现的宣传。全面完成系统内可移动文物认定录入,积极宣传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及典型经验。 5.强化文物安全工作。文物安全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命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增强全民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在全市从事文物管理工作的干部中开展安全教育和文物安全业务培训,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以赴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完成各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两化
42、”、“四有”工作。严把工程建设中文物安全关,强化文物安全法律实施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盗、破坏文物的犯罪行为,严厉查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文物失窃或损毁行为。 6.扎实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继续实施“守望行动”。夯实基础,积极做好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和省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60项市级非遗项目的申报、评审和公布工作。加大生产性保护力度,重点扶持瓯剧、瓯塑、瓯绣、瓯瓷、瓯菜等五大“瓯”字系列和黄杨木雕、石雕的非遗项目,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产业化的进一步融合。继续做好非遗宣传、弘扬工作,拓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文化礼堂的“三进”活动;积极做好非遗项目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扩大
43、温州地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7.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实施各级各类博物馆、展示馆的数字化工程,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演示水平,增强文博的体验、互动功能。 四、以推进机制创新为手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通过推进机制创新,夯实原有基础、整合文化资源,加强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高我市文化竞争力。 1.夯实原有文化产业基础。做好顶层设计及产业规划布局,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命名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加大对县域文化产业的指导,依托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谋划各县(市、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突出主导性的文化产业门类,加强文化
44、产业统计工作,走差异化、错位发展之路,抢占产业发展的桥头堡。扶持新兴文化产业,继续推进微电影产业的发展。 2.突出文化产业项目化运作。以“中非合作交流年”为契机,抓好中非文化合作交流项目;利用温商资源,引进1-2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着力培育重点文化企业,引导民营资本投向文化产业领域,加大全市文化产业投资力度,每个县(市、区)促成1个文化产业项目落地,确保1个新建或改建的文化产业园区投入使用,完成文化产业投资30亿元。举办专题文创展会,组织参加义乌文交会、省域招商会等文化产业活动。 3.加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45、加强与金融的融合,以构建新型文化产业融资体系和文化产业民间资本投融资平台为主线,通过规范创新民间金融投资文化产业行为,实现投融资信息、渠道畅通化,金融产品多元化,合作模式规范化,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最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继续推动温州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升东瓯文创园非遗广场内涵,完善其经营管理理念,精准自身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学院的优势,分层次、分类别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五、以加强舆论导向监管为抓手,积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舆论宣传渠道、文化市场种类和内容日益多样
46、化,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舆论导向和文化市场监管,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1.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认真贯彻第二十八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开展“清源”“固边”“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非法少儿出版物、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等各类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查处经营淫秽色情音像制品、盗版教辅教材等各类侵权盗版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通过试点先行,健全网吧管理长效机制,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演出、娱乐等市场的监管力度,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经营活动,创造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2.加强新闻出版管理。加强审读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报刊审读管
47、理,编写审读动态,提高办报办刊质量,进一步完善舆论审读监督体系。做好新闻单位采编人员岗位考试及换证工作,规范报刊经营秩序。加强传播网络信息网站的著作权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培育扶持印刷示范龙头企业建设,推进以“五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建设示范性企业100家、规范化企业300家,树立我市印刷企业标杆。完善实体书店扶持补助政策,助推图书发行零售业健康发展。 3.加强广播电视播出秩序监管。以“创新创优”为抓手,督导广电台坚持新闻立台,积极推进节目创新创优。进一步开展广电评议工作,加强节目质量监管;抓好安全播出日常监管,完善安全播出管理机制,落实安全播出属地管理责任。 六、以增强文化发展活
48、力为目的,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方式,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以规范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手段,逐步解决“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等问题,履行好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全面推行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从而形成“职称评聘分离、干部能上庸下、薪酬绩效挂钩、管理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新机制。 2.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重点做好温州图书馆改革试点工作,理顺理事会人事、财务、管理等权利,建立理事会日常运作机制,对理事会行事的有效性建立评价与监管约束机制。强化图书馆公益属性,逐步构建以公益目标导向明晰、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健全为内容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确立全国领先地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