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2.84MB ,
资源ID:579196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791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微波传感器的非接触式人体体征监测系统设计.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基于微波传感器的非接触式人体体征监测系统设计.pdf

1、Open Journal of Circuits and Systems 电路与系统电路与系统,2023,12(2),20-2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ojcs https:/doi.org/10.12677/ojcs.2023.122003 文章引用文章引用:李雨泽,房才辛,时翔.基于微波传感器的非接触式人体体征监测系统设计J.电路与系统,2023,12(2):20-27.DOI:10.12677/ojcs.2023.122003 基于微波传感器的非接触式人体体征基于微波传感器的非接

2、触式人体体征 监测系统设计监测系统设计 李雨泽,房才辛,时李雨泽,房才辛,时 翔翔*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收稿日期:2023年5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14日 摘摘 要要 本文本文基于微波探测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人体的心跳和呼吸两个主要生命体征与微波雷达传感器信号之基于微波探测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人体的心跳和呼吸两个主要生命体征与微波雷达传感器信号之间的科学联系,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传感器的人体体征监测系统,能够对人体进行非接触式人体生命体间的科学联系,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传感器的人体体征监测系统,能够对人体进行非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测量,

3、对于诸如无法接触式监测的严重烧伤病人征测量,对于诸如无法接触式监测的严重烧伤病人、地震灾害时瓦砾下掩埋的生还者等,提供连续、实地震灾害时瓦砾下掩埋的生还者等,提供连续、实时的高效监测。时的高效监测。关键词关键词 微波传感器,雷达信号,人体生命体征,非接触式微波传感器,雷达信号,人体生命体征,非接触式 Design of a Non-Contact Human Sig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icrowave Sensors Yuze Li,Caixin Fang,Xiang Shi*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

4、ion Engineering,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Jiangsu Received:May 10th,2023;accepted:Jun.8th,2023;published:Jun.14th,2023 Abstract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microwave detection,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ain vital signs of human heartbeat and

5、 respiration and the signal of microwave radar sensors is established,and a human sig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icrowave sensor is de-*通讯作者。李雨泽 等 DOI:10.12677/ojcs.2023.122003 21 电路与系统 signed,which can measure the human vital signs in a non-contact way,and provide continuous and real-time efficie

6、nt monitoring for severe burn patients who cannot be monitored by contact,sur-vivors buried under rubble during earthquake disasters,etc.Keywords Microwave Sensors,Radar Signal,Human Vital Signs,Non-Contact Type Copyright 2023 by author(s)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

7、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CC BY 4.0).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1.引言引言 微波雷达传感器在物体距离、大小的检测中可以提供厘米甚至毫米级别的精度,并能够捕捉微弱的振动或颤动,成为人类生命体征信号,如呼吸、心跳等的理想且先进的传感技术1 2 3 4。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微波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人体衣物或人造预制水泥板等,微波雷达传感器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连续呼吸和心跳的测量与监控,对于医生、搜救人员和患者、遇难者而言,都比较方便。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微波雷达传感器芯

8、片技术越来越成熟,国产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大多集中在智能楼宇照明、智能交通等通用领域。最近几年,24 GHz、60 GHz 以及 77 GHz 高度集成雷达芯片的相关应用越来越多,如小米米家的毫米波雷达人体存在传感器等产品,但只局限于人体的存在状态,如有无、动静的监控。更精密地应用于临床医护、灾区搜救的人体生命体征非接触式监测的微波传感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1-10。本设计旨在利用微波雷达传感器,进行非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研究。将该技术应用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无法接触式心律监控的严重烧伤病人、地震灾害时瓦砾下掩埋的生还者等的生命探测等情境中,能够可靠、持续地进行非接触式人体生命

9、体征的探测。2.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2.1.微波特性分析微波特性分析 微波受物质的影响能力,是由物质的介质损耗因数决定的。介质损耗因数大,则物质的吸收能力就强,与之相反,介质损耗因数小,那么它的吸收微波的能力也就弱。不同物质的损耗因数是不一样的,水分子属于极性分子,其介电常数比较大,介质损耗因数也大,所以对微波表现出较强的吸收能力。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的介电常数比较小,所以对微波的吸收能力与水相比就小得多。对于人体衣物或人造预制板(水泥板、瓦砾等)等,由于其非有机物的特性,使该类物质水分子含量少,其机制损耗因数较小,因而微波能够以损耗较少功率的代价,进入介质内部,或穿透介质5 6 7。本文基

10、于微波的这种穿透特性,设计一种微波雷达传感器,能够穿透人体衣物或人造预制板等,实现非接触式人体呼吸、心跳的实时监测。2.2.雷达工作原理雷达工作原理 微波雷达传感器通常工作于两种工作体制,连续波体制和脉冲体制。基于人体心跳和呼吸的微动特征,连续波体制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实现该类微动的速度和幅度的探测。由于并非是同时对多个目标监测,Open AccessOpen Access李雨泽 等 DOI:10.12677/ojcs.2023.122003 22 电路与系统 即辨别间隔不同的各个目标,所以精度更高的调频连续波技术在本文中并未采用,而仅采用非调频的连续波技术。微波测量速度的原理是当电磁波快要接近物

11、体时,反射之后的电磁波的频率就会比原先的大很多,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原理称作多普勒效应。雷达发射机发射出去的微波频率,和物体反射回来后的微波频率之间的差值,与被测物速度与雷达速度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这种频率差值又被成为多普勒频移,测量物体速度的公式如下:2rdvf=(1)式中,df为被测物体的多普勒频移;rv为物体与电磁波接近或远离时的速度;为电磁波的波长。事实上,微波雷达传感器还可以进行距离分辨,这种参数多是基于物体相距离的时间差来计算。这个时间差的定义范围大致是雷达发射机发射出去的微波被物体反射回来之后,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具体的公式如下:2Rc=(2)式中,表示微波从发射到反射回雷达的时

12、间;R 代表雷达与探测物之间的距离;c 表示微波的传播速度,在自由空间中,通常等于光速。想要提高微波雷达的角度分辨率,可以选择天线性能中天线波束角偏向较窄的一类,也就是大口径的天线或更高频率的微波。对非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的监测应用来说,只要是天线波束的范围基本覆盖人体区域,从成本和实用性上考虑,并不需要提供更高角度分辨率的雷达7。2.3.雷达信号分析雷达信号分析 对于连续波体制的多普勒雷达来说,通常假定雷达的天线波束照射范围略大于目标体积(或投影面),发射信号()s t可以用式(3)来表示8:()()cosos tAt=+(3)式中,A 为发射微波的信号幅度值;为信号角频率;为信号相位;t 为

13、时间变量。经过反射再回来的电磁波表示为()rst,可用式(4)来表示:()()0cosrrstkAtt=+(4)式中,k 为探测目标对入射微波信号的反射加权,通常与目标的大小、反射率、外形结构相关;tr为时间变量的变化。从入射信号(3)式的表达和反射信号(4)式的表达中可以看出,除在(1)式中讨论的因目标运动速度导致的频率变化外,反射信号幅度值的大小与目标的大小、外形、性质、距离等密切相关,反射信号相位值的变化,则与目标的方位等因素相关。通过对微波雷达传感器入射与反射信号的分析,通过信号处理,特别是傅里叶变换的形式,可以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建立起微波雷达信号与人体生命体征之间的科学联系。3.微

14、波雷达传感器系统设计微波雷达传感器系统设计 一个典型的微波多普勒雷达由收发前端、雷达天线、雷达中频电路组成。振荡器、混频器以及微带功分电路组成微波收发前端。1 4 个单元组成的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组成微波雷达收发天线。天线采用发射和接收天线分置,以增加隔离度,减少收发前端电路的复杂性。收发前端与雷达天线共属射频电路,进行共面设计,并单独通过高频电路板如罗杰斯板进行加工制作。收发前端与雷达天线的共李雨泽 等 DOI:10.12677/ojcs.2023.122003 23 电路与系统 面,可有效地减小微波电路的射频链路损耗,以提高功率效率。天线阵列采用泰勒算法对天线方向图进行低副瓣综合,具

15、有优于15 dB 的副瓣抑制比,使微波雷达传感器不容易受目标附近移动杂目标的干扰,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收发前端输出雷达中频(IF),IF 信号进入雷达中频电路,进行信号的采集、处理以及目标特性的识别。雷达中频电路和前端电路分开制作,并隔离集成,以使高频信号与中频信号分开,提高探测的灵敏度。3.1.收发前端设计收发前端设计 (a)(b)Figure 1.System block diagram(a)and physical diagram(b)of microwave radar sensor front end and antenna integration 图图 1.微波雷达传感器前端及天线

16、集成的系统框图(a)与实物图(b)如图 1 所示,微波收发前端主要由微波振荡器芯片、微波混频器芯片以及微带功分电路组成平面电路。+5 V 供电的微波振荡器输出 24 GHz 微波信号,通过微带功分器一分为二。一路直接进入发射天线阵列,向探测目标发射出去。不加微波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原因是因为即使是非接触式的探测,10 mW 级的微波信号输出功率也足够获得信号处理所需的目标信号信噪比。当然,当非接触式的探测距离要求更远时,可以在发射天线阵列的后端增加微波功率放大器芯片进行功率放大后,再进入发射天线发射出去。另一路作为本振信号,进入微波混频器,与接收天线阵列输入到混频器的射频信号进行直接混频,输出IF

17、 信号。输出的 IF 信号中,包含目标反射的信号幅度、相位及频率信息,能够通过雷达中频电路进行处理,进行目标特性的识别。3.2.雷达天线设计雷达天线设计 微波雷达传感器的天线采取收发分离的方式,发射天线阵列与接收天线阵列结构和特性相同,均采用 1 4 单元的天线阵元形式,如图 2(a)所示。1 4 单元的天线阵元形式能够在方位面上提供较宽的波束角度,从而在俯仰面上提供较窄的波束角度。1 4 单元的天线阵元在 24GHz 的工作频率上,基于图2(a)设计的 1 4 单元的天线阵元经电磁仿真软件 HFSS 计算后,其天线辐射方向图的仿真图形如图 2(b)所示。从图 2(b)可以看出,天线主瓣呈扁球

18、体状,方位面即图 2(a)的 xoz 平面,具有较大的主瓣,俯仰面即图 2(a)的 yoz 平面,具有较小的主瓣方向,主瓣最大增益达到 20 dB,天线旁瓣相差较大。李雨泽 等 DOI:10.12677/ojcs.2023.122003 24 电路与系统 (a)(b)Figure 2.(a)Antenna geometry and(b)antenna radiation pattern 图图 2.(a)天线几何机构与(b)天线辐射方向图 如表 1 所示,为天线波束宽度与副瓣电平值。在方位面上天线的3 dB 波束宽度为 80角,俯仰面上天线的3 dB 波束宽度为 30角。方位面上副瓣较小,忽略不

19、计,俯仰面上的第一副瓣电平为15 dB。Table 1.Antenna beam width(3 dB)and side lobe level 表表 1.天线波束宽度(3 dB)与副瓣电平 波束宽度(3 dB)方位面 80 度()俯仰面 30 度()副瓣电平 方位面 dB 俯仰面 15 dB 3.3.雷达中频电路设计雷达中频电路设计 雷达中频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与前端电路、雷达天线分开,以减少射频与低频电路之间的串扰。电路主要分为下述电路模块。带状滤波组电路。雷达中频输出信号的输出实际来自人体呼吸、心跳等不同目标的回波信号,即雷达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率不同,因而采用带状滤波器组实现对不同频率回波信号

20、的分离、滤除噪声及杂波信号。在本设计中,先期采用多级 LC 滤波组实现,后期采用梳状滤波器集成电路 SAA4961 实现。低频放大器采用宽带运算放大器芯片 AD841,进行低增益、低噪声系数的预先放大后,再采用 OP07低频放大器(双运放)芯片 2 片,以实现 4 级放大,获得总电压增益超过 10000 倍的放大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电路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 TMS320F206,进行模拟信号的数字采样及傅里叶变换,并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提取信号的频谱特征信号。4.系统测试与分析系统测试与分析 完成上述微波雷达前端、天线、雷达中频电路的全系统集成后,进行下述实验测试。首先进行微波对人体掩盖物

21、的穿透能力的测试研究,掩盖物样本包括人体衣物、纸箱纸板、帆布书包、水泥预制板、微波吸波材料、金属板。李雨泽 等 DOI:10.12677/ojcs.2023.122003 25 电路与系统 最后进行静止人体的非接触式微波探测,根据所测信号,进行人体呼吸、心跳的实际值与雷达信号之间的关联研究。4.1.穿透性测试穿透性测试 如图 3 所示,微波信号源向外发射微波,微波功率计通过功率探头接收微波。二者之间,分别放置人体衣物、纸箱纸板、帆布书包、水泥预制板、微波吸波材料、金属板,根据微波功率计接收的信号功率,进行各类掩盖层微波穿透性的研究。Figure 3.Microwave radar sensor

22、s detect human vital signs under the cover 图图 3.微波雷达传感器探测掩盖物下的人体生命体征 Table 2.Attenuation of microwave by various masking layers 表表 2.各种掩盖层对微波的衰减 实验对象 无 单件布衣 纸箱纸板 帆布书包 水泥板 吸波材料 铁片 接收功率(dBm)28.20 28.20 28.20 28.70 29.60 40.37 44.22 衰减(dB)0 0 0 0.5 1.4 12.17 16.02 实测数据如表 2 所示,从数据里面可以看出,单件布衣、书包与纸板这样的实验材

23、料的数据相对于没有掩盖物时,是几乎没有变化的,这就表示这类物质对微波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而水泥预制板则有了 1.4 dB 的损耗,但对于微波雷达传感器探测灵敏度来说,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吸波材料显示的数据是40.37 dBm,与无材料时的数据相比,有了 12.17 dB 明显的衰减,吸波材料明显对微波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最后的铁片实验,则基本完全将微波全反射回去了。根据以上的测试数据,从微波的穿透性上,可以为基于微波传感器的人体体征监测系统,对人体进行非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测量,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测依据。4.2.人体生命体征的测试人体生命体征的测试 人体生命体征的测试主要是通过微波雷达传感器进行

24、人体心跳和呼吸的测试,根据测试所产生的时域波形图以及频域波形图,与人体心跳和呼吸的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进行雷达信号与人体心跳和呼吸真实值之间的比较。人体心跳和呼吸的实测数据通过实验者自行测试脉搏和协助人员对呼吸数目进行观测计数得到。图 4 所示为人体心跳的时域和频率波形图,在心跳时域波形图中,较明显地看出高频率、大幅度信李雨泽 等 DOI:10.12677/ojcs.2023.122003 26 电路与系统 号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性经测试与人体实测心跳(脉搏)频率一致。但频域信号显示出较多的频谱线,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才能确定频谱与心跳之间的科学关联。图 5 所示为人体呼吸的时域和频率波形图,在

25、呼吸的时域波形图中,同样可以较明显地看出高频率、大幅度信号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性经测试与人体实测呼吸(协助人员计数)频率一致。其频域信号出现单根较明显的谱线,经计算,其谱线基本与人体呼吸时胸腔运动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率增量一致。从上述系统测试的结果来看,运用微波雷达传感器探测的方法,在一些无法通过直接接触人体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的特殊情况下,例如无法接触式心律监控的严重烧伤病人、地震灾害时瓦砾下掩埋的生还者等的生命探测等,能够有效并准确地进行非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的探测,实施人员搜救或患者全天候的监控。Figure 4.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signal wa

26、veform of human heartbeat 图图 4.人体心跳的时域与频域信号波形 Figure 5.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signal waveform of human respiration 图图 5.人体呼吸的时域与频域信号波形 从上述的系统测试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运用微波雷达探测的方法,能够穿透人体衣物、人造水泥预制板等非含水性物质,进行人体衣物掩盖下或瓦砾掩盖下的人体探测;2)运用微波雷达传感器进行非接触式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无论是时域信号,还是频域信号,都富含人体呼吸、心跳的起伏幅度、微动频率等信息,在进一步提高雷

27、达探测精度和进行充分的样本测试与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开发出应用于医疗监护、灾区搜救等重要领域的非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监测的微波雷达传感器产品。李雨泽 等 DOI:10.12677/ojcs.2023.122003 27 电路与系统 5.结束语结束语 本文运用微波雷达传感器,对人体的生命体征进行探测,在人体的心跳和呼吸两个方面,建立这两个人体生命主要体征与微波雷达信号之间的科学联系。通过人体衣物、瓦砾、墙壁等掩盖物的微波衰减模拟测试,以及人体心跳和呼吸的微波雷达传感器实际测试,得出的结论表明,通过微波雷达传感器进行人体生命体征的非接触式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切实可行。本文的研究为严重表皮烧伤的人体、瓦砾

28、掩埋下的人体等无法直接接触人体的真实情况下的非接触探测提供了良好、可行的测试方法和技术的支持。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11055042Y);常州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xjk2022-3);常州工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项目编号:30120300100-22-kfk01,30120300100-jxtd0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马萌恩.毫米波雷达非接触生命体征检测技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20.2 景会成,白英杰,曾凯,赵欣,白世平.基于 77 GHz 毫米波雷达感知的生命体征检测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

29、22,45(22):55-63.3 张桂源.毫米波雷达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探测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4 周佳丰,刘永泽.基于 VMD 的 FMCW 毫米波雷达胸壁微动检测J.现代电子技术,2022,45(21):43-49.5 琚泽东,黄晓红.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动态目标生命体征检测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22,45(16):27-33.6 水玉柱.毫米波雷达多人体目标生命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22.7 郭婧.基于 FMCW 雷达的呼吸及心跳检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2.8 周佳丰.胸壁微动毫米波雷达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9 陈云飞.FMCW 毫米波体征检测雷达研究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2.10 薛毅松.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2.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