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晚课时目标.会认“漪”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扣读诗题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一首诗通过小孩子学种瓜来体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一首诗通过孩子因冰块做成的银钲摔碎而失落沮丧来表现孩子的聪明、天真。2.谈话引出作者。这节课我们要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雷震带给我们的。3.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村晚)4.读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了解诗人。5.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板块二 理解诗意,拓
2、展想象(一) 理解一二两句在这两句诗里,提到了很多景物,请你圈一圈。(1)诗中“陂”意思是? 古人作诗,在一首诗中,同一个字往往不会再用第二次。但第一句七个字中,有一个字,却出现了两次?你能说说透过“满”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吗?:两个“满”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草生机勃勃的景象和池水满塘的美景。(2)第二句,“山衔落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衔”写出了太阳落山时,两山像一张嘴一样,把太阳叼住了。)说明落日和远山挨得很近,(3)寒漪(清凉的水面波纹。)“浸”是什么意思?结合桂花雨,全村都浸在桂花香里了。意思一样吗?(弥漫和倒映)那我把“浸”换成“映”行不行?(“浸”字让人感觉池水
3、里真的也有山和夕阳,而不是影子)(4)读读一二两句,谁能连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二)理解三四两句:(1)“牧童”指什么人?“归去”是去哪?“横牛背”黄牛上的牧童还有哪些姿态?预设:躺,撑,骑、趴(出示李可染的多幅牧童骑牛图)(指导朗读)读着读着,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你还能从这句话中哪个细节感受到牧童的无忧无虑?(2)“信口”“无腔”不是为了说牧童吹笛水平不高,而是为了强调牧童的悠闲自在。(3)读读三四句,连起来说一说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
4、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三) 体会儿童形象1.这首诗描绘了优美闲适的乡村,悠闲自在的牧童。诗人写这样一首诗是不是也想返老还童,做一个放牛的牧童?诗人究竟想表达什么呢?向往恬静、闲适、自在的乡村生活。3.是的,诗人雷震比较含蓄,他通过写恬静的乡村美景、悠闲自在的牧童表达了这样的向往。板块三 对比阅读,感悟表达1.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请比较一下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3.教师小结:这三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候儿童生活的情景,充满童趣的童年往事,还都刻画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只是描写的儿童的表现不同,以及儿童活动的环境不同。三位诗人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的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掌握由面到点的写法。4.完成课后小练笔。(1)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