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沙口镇中心学校 尹家亮教学目标: 1、诵读、美读,领会湖山空灵之意。 2、游湖、看雪,揣摩文章写景之笔。 3、说人、话情,见识人物闲雅之趣。 教学重点:诵读、美读,疏通文意,体验西湖夜雪的空灵境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切地走入奇景中,感知人物的精神品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 一、创设情境: 由西湖湖心岛的乾隆题字碑风月无边设疑导入,请学生欣赏杭州西湖风光四季代表景观图片-春:苏堤春晓 夏:曲院风荷 秋:平湖秋月 冬:断桥残雪 学生吟诵关于西湖的诗
2、句。 师配乐朗诵: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 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教师补充介绍其著作。 多媒体摘要显示湖心亭介绍: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3、。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三、 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 1、听: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把握字音及停顿,师提醒学生注意录音中的错误读音。 2、读:学生给生难字注音并自由朗读课文。 3、译:学生齐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句,并就疑难文句向他组质疑。 4、比:结合给定译文比较自己的差距,学习文言文翻译之法。 四、细读品悟 探究课文 1.一读课文 自主学习(叙事) 教师示范提问,引导学生从文中获取有效信息,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用原文作答。 教师示范: “看雪”的时间是_ 。地点是_ 。 2.二读课文 质疑问难(说景) 搜寻文中写描写雪景的文字加以品析。 “雾凇沆砀,天
4、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体会全景和特写景物各自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关注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点拨并举例讲解: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3.三读课文 合作探究(说情)湖心亭巧遇是叙事但重在抒情。你能体会到张岱怎样的感情变化? 1.读“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
5、此。”惊喜到伤感,喜极而悲。 师点拨:作者之所以选择更定后独往观雪,是因为不愿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也因为此时雪景更妙。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2.品味舟子的话,解读“痴”的内涵: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点拨:所谓“痴”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 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五、教师寄语:小结并引导学生关注古人寄情山水托物言志的情趣。 六、延伸练习 请学生欣赏几组图片谈谈图中景物的特点并赋予自己独特的情感。 教师点评。 六、布置作业 背诵文中书写西湖夜雪的文字。 附:板书设计 湖 心 亭 看 雪 张岱 写景 西湖夜雪 看雪 雅情雅致 叙事 亭中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