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像沙地芦苇一样的坚守记保洁员老王沙地曾经是萧山、绍兴一带地方的穷人向钱塘江讨活命的地方,沙地人不怕危险,潮声隆隆时,沙地人照睡不误。沙地人在潮水冲来时抢潮头鱼是挣命,沙地人受坍江威胁在沙坡上种庄稼是挣命。在沙地,人就像芦苇一样,很卑贱,但又很顽强。代代相传,沙地人的这份顽强就成了沙地精神。在政府“五水共治”活动中,许多沙地农民老当益壮,纷纷受聘担任河道保洁员,以他们的勤劳能干,担负起河道保洁的责任。 老王和东庄村直河老王是一位河道保洁员,他保洁的是东庄村直河。这条河在东庄村村内,南北走向,把整个东庄村分为东西两面,主要用途是给东庄村绝大部分土地作排水用,它的支流是一条条排水沟。这条河南小北大,
2、南浅北深,出河口是四工段横河。河道全长1.8公里,比较浅,中间有两条村级道路横贯河面,有条村道过河时没有架桥,只是用两个很大的水泥涵管过水,所以河道不少地段不能行船,因此老王是一个没有小船的河道保洁员。老王是一个很实在很能干的人。说他实在,是因为他很勤劳,他家没有不种庄稼的地,哪怕是很小的角落疙瘩;他侍弄的地整洁清爽,垄是垄,沟是沟,没有杂草;他种的庄稼,长势好,收成好。说他能干,是因为他做过二十多年的村干部,十多年的村主任,做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是一个很“弄得灵清”的干部,在村民中有很好的口碑。老王今年六十七岁了,退休后做过很多活,身体健康,做事勤快。这不,当村里招聘河道保洁员时,首先想到
3、的就是他;他呢,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两下里一沟通,老王就成了河道的保洁员。老王保洁河道的时间是八小时,上午七点到十一点,下午十三点到十八点。别人这样的时间是宽裕的,而他因为不能行船,只能在河两岸走着捞取漂浮物,所以花费的时间就多了一倍。 老王的工作和其中的艰辛东庄村直河是一条村子内部的河道,原来是村内的一条“流水沟”,在造田造地中通过萧山区农业系统拨款才整修的。十多年来,农田中农民使用农药后丢弃的各种塑料垃圾及农田流出来的农作物泥沙渐渐充满了河床。河内腐殖物质满地,河边杂草丛生,河道两边种植的两列树因道路施工,半浸在水里,半死不活的,再加上河道正在生态建设,施工中把河底多年的水底沉埋物带上水面
4、,整个的让这条河道不够整洁。河道没有清淤,再加上农田中不断流出来肥水,河水看上去绿沉沉的,很浑浊,能见度较低。河面散发着一种较为不舒服的气味,人在河边走,想是要受不少的罪。老王每天巡视在河边,呼吸着这样的空气,犹其在闷热无风的中午,肯定会感觉到恶心难受。老王行走在水泥路上,过去一尺左右是树,树半死不活的,树根不少淹没在水下,风一吹,树叶不停地飘落,飘落在水面,老王就要把它们尽量捞上来,只要想想,我们院子里落叶的时候,我们打扫的麻烦,就可知道,把落叶捞起来的麻烦。风一吹,树叶飘散,飘到树根下,散在草丛里,吹到河中心、河那边,要捞干净,谈河容易。“这样的落叶时间长吗?”我问。“长,因为树长得不好,
5、树慢慢在枯干,叶子一年四季都在掉。”老王答。树过去是杂草,杂草衔着河面。杂草遮挡着老王打捞垃圾的视线,河而宽阔的地方,老王必须跨入杂草中才能打捞上河里的漂浮物。这又是一个没有行船的不好的地方。杂草中满了腐殖物,沾在人身上黏黏的,发散着酸臭味。老王结束工作时必须要好好洗刷,不然会让他的家人受不了的。杂草中有蛇,水蛇居多,水蛇被农户的油丝网缠住,飘浮在水草丛中显得很恶心。也有本地的蝮蛇,傍晚的时候,撑在芦苇或硬一点的秸秆上,伸着丑恶的头,让人发寒。幸好一年有那么几次捕蛇人来捕捉,不然按照本地蝮蛇几乎没有天敌的特点,不知道现在有多少的蝮蛇,也不知道有多少农民会遭遇到它的毒口。今年的夏天特别热,一般自
6、由职业者,比如做木工的,做泥瓦工的,做水电工的,大都躲在家里吹空调。确实的,没有空调,大清早一出去就一身汗,吃个早点,身上就没几个地方干的;你说,这样的天气咋做工。可老王还得出去,为了尽可能地避开最烈的炎日,老王早晨六点多就出门了,捞好河面漂浮物后,老王只能到人家的屋檐歇歇。不能蹭空调,因为身上有味,他不能讨人嫌;也不能早早回家,保洁工有制度。休息得差不多了,老王就再去重要的地段巡视一下。然而回家。河边人容易晒黑,因为河边常常要遭受一个多太阳的暴晒,站的地方一个,河里折射上来的一个,在河边你更容易体会的阴阳两字,烈日当空,河的北面是阳,寒冬腊月,河的南岸是阴,热时倍增其热,寒时倍增其寒。在与老王的谈话中,我很深切地体会到这点。老王就这样每天劳作在河边,穿着长长的雨靴,呼吸着难闻的气味;烈日当空时,他在河边,寒风凛冽时,他在河边,暴雨肆虐时,他也在河边。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沙地农民的坚毅忍耐。看到老王,我不由得想起诗经小雅蓼莪叙述的“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中的父母形象。 “河道保洁,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能做好的事情,它需要全体村民共同树立卫生责任意识。只有大家都养成了这个意识,河道水质才能变好。”老王这样跟我说。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