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并默写本诗。2.通过注释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的诗句意思。3.结合相关诗句,体会这首描写春天的诗歌的意境。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师:一年之计在于春。生活在严冬中的人们对春天总是有着强烈的企盼。是谁最先发现了春的踪迹?李白说是柳树,于是李白这样写道:“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苏东坡说是鸭子,他则这样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毛泽东说是飞雪,他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其实都是诗人们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描写到的春天到来的迹象。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歌,看一看诗人韩愈是怎样发现春天的特点的。(板书课题)
2、3.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的诗奇崛雄伟,力求清新精辟,想象奇特,风格自成一派。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呈(chn)”和“酥(s)”字的读音。2.教师范读。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呈:恭敬地送上。天街:京城街道。绝胜:远远胜过。烟柳:形容绿柳成荫,望去如同烟雾笼罩的样子。皇都:指京城长安。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
3、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理解诗的第一、二句。(1)学生借助预习,理解“天街”“润如酥”。(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的第一、二句所描写的景象。(3)教师归纳小结这两句诗的大意。(初春的小雨落在京城的街道上,犹如酥油一样滋润细腻,绿茸茸的细草,远看有青青的颜色,走近却看不出草的颜色了。)(4)“草色遥看近却无”
4、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2.理解本诗的三、四句。(1)理解“绝胜”的意思。(绝胜:远远胜过。)(2)师生共同交流第三、四句诗的大意。(正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早春时候,远远胜过京城杨柳成荫的暮春景色。)(3)“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3.引导学生朗读全诗。(1)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看图听教师朗诵。(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话简述全诗大意。(3)抽学生单个朗读,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相应作指导。(4)让全班学生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4.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5、情。(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雨、小草。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这首诗将早春草色与什么作对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好在哪里?(这首诗将早春草色与满城“烟柳”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3)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出了早春的美丽景象,呈现给我们无尽的美感。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一些关于“春”的写景的诗词名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如酥 草色遥看无最是春好处 绝胜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写景诗,赞美了当时京城长安的早春微雨时的优美景色。指导学生学此诗的关键在于领悟“早春”二字。而早春景象,是由诗的前两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来体现的,应将此作为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