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那树教学设计执教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2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人们常常说地球是绿色星球,地球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树倒在人们的刀斧电锯之下,今天,我们拜读一下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的一篇散文那树,一起去感受一下那树的命运。二、走近作者王鼎钧,台湾散文家。他的创作内容很广,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影评、小说批评等等。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小说单身汉的体温、透视。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生字词语。2、划分段落层次,
3、深切关注那树的命运,思考:那树的一生有怎样的经历?用简明的一段话讲述那树的故事。明确:这篇散文描写了一棵从久远的年代以来就一直默默的庇护着人类的大树,在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却惨遭砍伐的故事。3、过渡:是啊,那树有许多特点,也有不少美好的品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这是一棵 的大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 友情提示: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有古老的历史的大树:它站立在泥泞的马路边,周围有几处老式平房,一片破旧
4、、荒凉的景象。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树: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自身象生铁铸就。对人类大有功德的大树: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炎热的夏天,送来阴凉和清静;蒙胧的夜晚,送给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荫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总之,大树是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 有爱心的大树: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让作者心痛的大树:作者对大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大树倒地,让作者的
5、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4、过渡:我们听了那树的故事,了解了它的付出,能引起我们怎样的感情呢?(赞叹)请大家用赞叹的语气把题目读出来(可以加上语气词,如“那树啊!” )找出文中“赞美”那树的句子,用类似的感情读出来。5、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棵大树的?以交通专家为代表的人类,如计程车司机、伐木工人等。以老太太为代表的普通人,诸如清道妇。还有蚂蚁。千万别忘记还有作者。四、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过渡语:看来大家都很认真的阅读了课文,深刻的理解了那树的形象,那树是大自然的强者,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然而,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其他所有生物都要为人类让步,于是在高楼林立,车流汹涌的现代都市里,那树
6、成为交通的障碍,交通专家向它发出了死亡通知书。下面请同学们品读课文,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1、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2、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那树是难逃浩劫了,下面请同学们用破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并朗读;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主研究,教师点拨)五、合作探究、理解主题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树的一生,想一想这棵可爱可敬的老树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命运呢?仅仅是因为那一场交通事故吗?(学生讨论)问:作者通过那树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问:那么老树就只有死路一条吗
7、?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来处置这棵老树?示例:1、会在老树周围种上花草,修一个转盘,让老树继续为人类送来清凉。2、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老树移栽到森林里,让它回归自然。六、课堂小结 人们一向歌颂大自然的赐予是无私的奉献,从来没想到过这是人类无意识地掩盖了对自然的掠夺。人们在城市中赶走了最古老也是最后一簇绿阴,那依靠绿色才得以繁衍人们离灾难还远吗?一条没有树的路是寂寞的,走在一条没有树的路上的人是沧桑的。对着只剩年轮的树,我们这些赶路者恐怕得随时问一问,谁更不幸一点?树是物质的,也是空间的;树是情绪的,更是文化的。感谢王鼎钧先生的那树,让我们产生了常日里难得出现的思考,涌起了久违的情愫。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全体代表为地球静默了两分钟。让我们全体起立,为身边的绿色默哀吧!板书设计:-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