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期物理导学案 编制:徐亚君 时间:2015年11月 26 日 班 姓名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课时 总第26课时【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物距、像距变化,像的大小变化的规律。过程和方法1、 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难点】1、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教学方法】
2、:自学引导、实验探究【教学用具】:光具座、蜡烛、凸透镜(焦距f=10cm)、光屏、火柴、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一、课题引入1、 回顾:上节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但三者所成的像却有些不同。2、 问题:根据上节知识,我们不禁猜想: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本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7页-98页,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明白探究实验的目的、器材、步骤(导学案实验探究3)。2、填写以下内容: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 、 、火柴。
3、物距: 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 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为了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要调整在同一直线上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三、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猜想与假设:当凸透镜距蜡焰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蜡焰正立、放大的虚像;适当增加凸透镜与蜡焰的距离,在墙上看到蜡焰倒立、放大的像,继续增加凸透镜与蜡焰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蜡焰倒立、缩小的像。猜想凸透镜成像情况(虚实、大小、正倒)可能跟 有关。2、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在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倒立或正立、像的大小、像的虚、实,物距u、像距v)?3、进行实验探究-像与物距的关系(记录实验现
4、象、数据及分析)、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2fu,即:20cmu时,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虚实、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2f,即:u=20cm时,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10cmu20cm时,重复的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移动蜡烛,使物距uf,即u10cm时,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清晰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实像?、移动蜡烛,使物距u=f,即u=10cm时,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焦距f=10cm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虚实大小正倒2fuu=2ffu2fufu=f
5、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出实验结论:(1)当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当 时,不能成像。4、实验拓展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用不透明的物体挡着透镜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在光屏上还能承接到像吗?像有什么变化?5、规律精炼: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 ;二倍焦点物像 ;实像总是异侧 ;虚像总是同侧 ;物近像远像变 ;物远像近像变 ;像儿跟着物体 。四、当堂检测1、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
6、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2、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要使光屏处在像的位置,在蜡烛和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光屏就向移动,直到屏上的像为止。(2)在完成(1)的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3、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4、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头所成的像是 、 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前的距离应大于 cm。五、课堂小结:(学生归纳完成)【课后作业】:课本P99第1题 第2题 选做第3题【课后反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史蒂夫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