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 科教兴国一、感受科技创新教学设计本课选自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19课科教兴国第一框。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中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内容,感受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成果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了解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理解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从而在内心深处自觉树立爱科学、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感。涉及的领域为科技前沿的一些知识,学生只需一般了解即可,关键在于通过学习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即在于“感受”。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初中生受年龄及知识的限制,对于现代
2、科技的发展及其成就了解不多。但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一方面急于想了解科技发展的一切知识,另一方面受上述因素的制约,对于现代科技名词术语及深奥的科学原理又难以弄懂。这种好奇和认识中的烦恼、困惑,是本课教学内容展开的基础和动力。问题设计1神舟九号飞船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先进的科学技术? 2你知道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有哪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有哪些新的科技成就?3从古至今的科技成果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发展有何意义?4以生活的某一方面为例,你能预测未来社会科技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新奇体验? 5你能客观分析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状况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6要改变当前我国科技落后的现状,你认为
3、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又应该作怎样的努力?7生活中你有哪些奇思妙想? 8你能在不打破瓶子的前提下将落入瓶子的瓶塞取出来吗?请动手试一试。 教学构想:科技创新早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学生也有所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今科技成就并不是难事,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我国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从而明确自己须承担的责任,从小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因此,本课拟定8条探究活动问题,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课堂上则围绕这8个问题,辅以部分竞赛活动、视频观看、材料分析及实践活动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学习,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指引,水到渠成地
4、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2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3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培养辨证的思维能力。4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技创新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科技给我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树立科学精神,提高自
5、身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设计8个问题,让学生课前自主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音像等资料进行学习;自由组合小组进行探讨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导入新课:【找科技】1神舟九号相关图片展示2回答问题:神舟九号飞船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科技产品在怎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神舟九号”的资料、信息进行汇报介绍。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科技与生活密切相关。讲授新课:一、众说纷纭【话科技】1中国古代科技知
6、识大比拼(抢答竞赛)请说出我国的四大发明。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什么?由谁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是谁 ?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什么桥 ?由谁设计?2现代科技成果数来宝和他有关的信息:粮食、当代“神农氏” 袁隆平他所从事的事业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嫦娥奔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 刘洋这项技术的研究使人们健康、长寿、美丽的渴望不再只是梦想 基因研究3聚焦世博会【悟科技】播放世博会主题馆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切实感受科技正优化人们的生活。4感悟科技,展望未来以生活的某一方面为例,你能预测未来社会科技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新奇体验?观看视频:
7、科技让未来生活更美好。引导学生体验未来社会科学技术的新奇。二、认清形势明差距: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ipad现正以499美元的价位在全球疯狂销售,其零部件成本不足100美元,中国代工公司仅获得10美元利润。400美元的利润,中国代工公司为什么仅获得10美元的利润?从中说明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三、科技创新强国力6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要改变当前我国科技落后的现状,你认为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展示国家对科技进步与发展的重视。7生活实践小尝试【学科技】生活中你有哪些奇思妙想?怎样在不打破瓶子的前提下,将掉进瓶子里的瓶塞取出?学生尝试、视频点拨、交流体会学生进行智力抢答,展
8、示课前对我国古代科技成果知识的搜集与知识积累。学生根据先后出现的图片、信息关键词等,进行人物或科技名称的猜测抢答,展示搜集、了解的现代科技成就。学生观看有关视频,交流观后感。学生交流自己对未来社会科技发展的预测。学生观看视频,交流观后感。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阅读法律条文,得出结论:“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交流实践心得。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 “科技改变了过去”。帮助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了解我国目前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改变着现在”。聚焦
9、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切实感受科技正优化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社会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观看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科技还将改变未来”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通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科技成果的同时,明确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认清科技发展刻不容缓的形势,进而明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我们要不怕失败,敢于创新,从小培养科学精神。启发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大胆创新、大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巩固复习:结合板书,回顾学习内容 古 伟大的科技成就现 状 今决 定 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对 策 个人:从小培养科学精神学生结合板书,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对整课内容进行回顾,形成系统认识。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查找资料,以“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制作小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