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新集镇刘庄小学 章臣坤设计理念: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领悟带从小事中也能有发明创造,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的发明这件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还让学生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3、发动学生采取朗读、默读、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法师读课文,领会大意。4、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谁善于把别
2、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学情分析:本文的故事形象生动,趣味横生,知识丰富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体会通过故事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习惯。课前,教室布置了预习任务,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第5段)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3、。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教学学法:本课识字量较大,教学时知道学生自学生字。人那个学生多读,从课文中体会并明确作者所写的三个部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在战场上的应用及由此引发的道理。”学会理清作者的叙述头绪。重点,难点:1、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2、理解坦克的发明所体现出来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1 准备生字词卡片和关于自此的多媒体课件。2 收集矛、盾、坦克以及战争场景的相关图像资料,3 准备课文朗读带。4 让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教学过程: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
4、出示坦克图,问:你们认识这些吗?认读:“坦”。知道坦克的用途吗?有谁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认读生字“集 矛 盾”,理解集合的意思,了解矛和盾的特点)2、矛和盾是古代的兵器,怎么会成为威力无比的现代武器坦克呢?(板书?)3、简介“自相矛盾”故事所嘲笑的那个自夸的原因。启发学生思考:矛和盾的集合不是矛盾的吗?发明家怎么就能依据矛和盾发明了坦克呢?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它们。2、认读生字、词语3、提示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4、指名学生说说课文大意,教师小结
5、。5、让学生听朗读带,在看课文。三、学习生字词1、生字卡片和多媒体展示课后的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2、正音,让学生齐读。3、课件出示文中带拼音的字词,学生赛读,而建展示形近字等,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4、知道笔顺和难写字的笔画,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四、再读课文,继续学习1、让学生共同简要复述上面所了解的文章大意。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结合课件题的问题注意理清作者叙述顺序。3、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指出课文的叙述顺序,使学生从整体上有条理的把握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五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第六自然段是第三部分。1、让学
6、生默读第一部分,了解内容。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每段教师讲述自然段内容。3、带领学生回顾这一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说说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结合在一起的,谈谈自己的体会。4、启发引导说说矛和盾是怎么样结合在一起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让学生读,再指名学生朗读,2、指名学生说说坦克为什么能吓退敌军,从而进一步体会矛和盾优点集合所带来的好处。3、让学生结合所学,谈谈自己对坦克集合矛和盾。七、画面回顾,总结全文1、播放画面内容,让学生复述上面所学内容。2、组织学生学习最后一段,联系全文理解其意思。3、范读最后一段,学生齐读。4、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联系小泡泡中的问题,学习变换一种表达方式来说最后一段的道理。八、布置作业板书:25、矛和盾的集合坦克:巨大威力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发明家集合矛、盾的优点 铁屋子+炮口+轮子+履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