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杯子变热了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导现象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试验。 2、培养学生猜测、动手能力;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热传导的特点,知道热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会区分物体传热的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1、各小组准备:铜丝架,圆形铁片,长方形铁片,酒精灯,火柴,凡士林,烧杯,试管夹,小棒(玻璃棒、塑料棒、木棒、铜棒、铁棒、铝棒),实验报告。 2、教师准备:杯子,多媒体课件。 (上课前,检查实验桌上准备的材料,检查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初步认识凡士林的特性。)一、创设情境导入:师
2、:同学们当你们家里来客人的时侯,通常你的父母都会请客人喝什么?(饮料、可乐。矿泉水。泡茶水)想知道老师喜欢给小客人喝什么?(想)喝饮料,今天老师特意沏了一杯饮料想请同学们品尝一下,谁想上来?好,你来!好喝吗?(好喝)烫不烫?(不烫,是凉的)噢!可能是时间长了,饮料凉了。不要紧,我们再做一杯热饮料喝喝。请再品尝一下,(学生不敢端杯子)为什么不端杯子?(烫手)你怎么知道烫手?(我猜的)用手摸摸,看看你猜对不对?(真的烫手)我的手没有接触热水,为什么能感觉到到热呢? 生:因为有热水,水很热。 生:杯子能传热。 生:热沿着杯子传到手上。 生:水很热,它通过杯壁传到手上。奥,我这还有一个没倒饮料的杯子,
3、你摸摸?烫不烫?(不热)师:对这两个杯子的变化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生:热怎样传递的?传递时具有什么特点?看来同学的问题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由“杯子变热了”这种熟悉的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来研究热在物体中是怎么传递的。 (教师板书:杯子变热了) 二、实验探究:(实验一) 要研究这两个问题,你准备选用哪些材料设计什么方案来研究?老师这里有几样材料大家来认识一下,这是凡士林,它的特点是有粘性,遇热会融化,这是酒精灯,使用方法在锁骨上P46的实验提示中,清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小组讨论讨论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找到你们的最佳方案。学生汇报:可能1、 用火柴杆沾上凡士林,然后粘在铜棒上,最后用酒精灯加热,
4、看看那一根火柴先掉下来。2、 直接将凡士林涂在铝片上,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看凡士林是怎样熔化的。3、 水遇热会蒸发,只要在铝片上洒上一些水,看看哪里的水先蒸发掉。实验时要注意什么?1、 注意安全,2、要填写实验记录。说得真好,现在参照你们的实验方案,开始试做实验现在请各小组整理好实验器材。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做法,说一说你们的发现。我们小组给铝片的边缘加热,过一会儿,发现加热的一端先熔化,中间的后熔化,我们小组给铝片的中心加热,过一会儿,发现中间的先化,周围的后化。我们用的是火柴棒和铜棒架。我们发现火柴棒一根一根落下来了。 师:哪一根先掉下来?生:离酒精灯近的先掉。 师:为什么这根先掉? 生:
5、这个地方热的快。 师:大家的做法不一样,看到的现象也不同。这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用酒精灯加热的地方,温度如何?生齐答:温度高。 师:离酒精灯远的地方,温度相对来说怎样?生:温度低。 师:这说明什么?(学生思考)生:热沿着物体传递。 生: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师:也就是说,热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 教师板书:热沿着物体传递,温度高 温度低。 老师也做了这样的实验,请大家一起看看。(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根据这个研究的结果,我们就知道杯子为什么会变热了。科学上把这种固体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传导。请大家看书P46,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实验二: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
6、是不是所有的物体传热的能力相同呢?你怎样认为?现在你的面前有玻璃棒、塑料棒、木棒、铝棒、铜棒,猜一猜,你认为哪些传热比较快?有什么方法能验证吗?用凡士林粘上火柴杆,再用酒精灯给它们加热,看看哪一根火柴杆先掉下来,行吗?不行,木棒和塑料棒会烧坏的。那怎么办呢?可以用一个杯子,倒上热水,把小棒都放进去,看看哪根小棒先热。 实验时要注意什么?1、 安全。2、材料要同时放进去结果才会准确。3、填写实验记录。学生实验我们发现不铜棒、铝棒很快就热了。我们发现塑料棒、木棒、玻璃棒到现在也不热。大家都一致认为铜棒、铝棒容易传热,它们都属于哪一类物体?金属类。我们把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塑料棒、木棒、玻
7、璃棒呢?非金属类。我们把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那么,液体又是怎样传热的?气体是不是也能和固体一样传热?老师这里有个实验大家看看。请大家看书上47页资料卡中的内容。三、拓展: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同学发现杯子变热时,会比较烫手,在生活中使用就不太方便。怎样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呢? 生:换塑料杯。 生:用木料作杯子。 生:用塑料给它做一个把儿。生:用毛线织一件“外套”。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非常了不起!在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科学就会为我们所用。 师:说一说,这个物体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请你评价为什么这样设计:生:锅用铁做的,因为炒菜时需要传热快。生:锅把儿是用木头做的,是用来
8、防止烫手的。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是用热的良导体做的?哪些物体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做的? 生:水壶是用铝做的。把儿用塑料做的。生:做饭的锅子是用不锈钢做的,把儿用塑料做的。 生:还有漏勺。生:还有筷子是竹子的,勺子是瓷的,碗是瓷的。四、总结巩固: 师:仔细想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认识了固体传热的方式。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传热快,许多地方传热慢,课下作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六、教后反思:本节课的情景导入环节中,我开门见山的导入,自然的切入问题,让学生直观的摸一摸,感受一下,然后导入新课,这个环节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全体学生带着浓
9、厚的爱好积极参与到下面的活动中。实验环节前,在猜测的前提下,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可这并不是我们科学学习的结论。所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验证说明问题,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试验并亲手去做实验证实热传导的性质和特点。从实验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实验过程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都是学生完成的,教师只起到了指导的作用。拓展环节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所需研究的科学问题,即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能够通过学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锅把是利用热的不良导体又回到生活中去,
10、即科学服务于生活。突出了科学生活化,生活科学化的教学理念。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最终要应用在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节课中,注重了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然后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使实验方案多样化、合理化,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突出了动手之中的动脑活动;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注重了动手之后的动脑活动。实验材料的选择,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法的逐步完善,都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像设计实验探究物体传热本领的大小时,学生对实验方法的完善就是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碰撞的结果。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达到了获得新知识的目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