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沅江市泗湖山镇中心小学 李静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 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3、 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教学过程:一、 图片导入,理解诗题。1、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微课课堂!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2、 (出示鹳雀楼图片)你们知道这座楼叫什么名字吗?没错,这就是位于我国江西省永济县的“鹳雀楼”。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为什么叫鹳雀楼呢?那是因为这座楼依山傍水,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雀鸟喜欢停留在上面休息、嬉戏。鹳雀楼一共有三层,在
2、楼上可以望见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3、 其实,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唐朝时候,有一位诗人登上了鹳雀楼,并写下了一首诗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鹳雀楼就名扬四海了。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登鹳雀楼。古诗的作者是谁呢?他是唐朝诗人王之涣。(介绍作者)二、听读揣摩,初步体味1、古诗具有节奏美、音韵美。因此,朗读时我们特别要注意诗句间的停顿、语气。下面,请认真听老师朗读古诗,你也可以跟着轻声读一读。2、师范读古诗。三、品读诗句1、理解第一、二行诗。(1)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景色多么壮美!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你能在诗句中找出来吗?(PP
3、T标记:白日、山、黄河)白日就是傍晚的太阳,这一轮落日、一片青山、一条黄河(分别出示图片)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2)我们把诗人眼中的景色一起来读一读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你们看,一轮落日正挨着群山缓缓沉落。这正是白日依山尽。(4)你们听,滔滔的黄河水正奔腾着咆哮着向大海流去。(出示视频)这正是黄河入海流。2、引读一、二行诗。这样壮美的景色,怪不得诗人要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后你看到这样美的景色,你也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理解三、四行诗。(1) 所想:太阳从遥远的山边落下,天空中布满灿烂的云彩,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流去。可是,在遥远的山那
4、边,景色是不是更迷人?千里之外,大海的波浪是不是更壮观呢?你想不想看到呀?其实诗人王之涣也很想看到,要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呢?你能用诗句回答吗?(对啦,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 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就是目千里,意思是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想要看到很远的地方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3) 诗人再登上一层楼,可能会看到什么呢?是啊,他可能会看到一片森林,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也可能会看到一片草原,草原上盛开着一大片红色的花儿;还可能会看到一座村庄,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白色的炊烟。(4) 那么,要看到
5、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其实,这首诗就是想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四、总结拓展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美丽而富含哲理的古诗。让我们看着图片、伴着音乐再回想一下诗句吧!2、关于鹳雀楼的古诗还有很多,比如:(唐) 畅当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唐)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春亦自伤。其中最有名的还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最后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是因为它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诗来勉励自己或朋友。3、总结:今天,老师也想将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自己变得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我们遇到困哪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最后,让我们都对自己轻轻的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今天的微课学习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