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一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1、 地球上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在300万年前。2、 19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的。3、 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2、原始人群时期(1)元谋人(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黄河流域)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头部还保留着猿的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和砍削木棒,几十个人群居在一起,共同分享食物,使用天然火,有了简单的语言。(3)山顶
2、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黄河流域)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懂得人工取火。3、 远古人类使用火有什么意义? 答:他们用火来抵御寒冷,吓跑野兽。吃上熟食,使人类扩大了食物种类,易于消化和吸收营养,有利于人类体质尤其是脑髓的发展。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1、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时间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穿着河姆渡人6000多年前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牛磨制石器骨器干栏式房屋(防潮)烧制黑陶会纺织半坡人5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牛马羊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屋(防寒)烧制彩陶会
3、纺布缝衣,绘画、雕塑、符号、装饰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粟和蔬菜(半坡)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3、什么是氏族?氏族有什么特点? 答:在原始社会,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氏族的特点有: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4、 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2、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
4、人文初祖,黄帝主要贡献:造车、船、房屋、染衣裳,教人挖井。蚩尤是传说中东方九黎族的首领。3、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经过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称之为禅让制。(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第四课 夏传子,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传子家天下”标志着世袭制(禹传位给儿子启)取代了禅让制;夏朝出现了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步入奴隶社会(是社会的进步);夏朝设置了官吏、军队和监狱,制定刑法,建立起了一套国家机构。2、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打
5、败夏桀),定都亳。3、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标志着商朝从中衰到中兴的转折点,商朝由此走向强盛。(商朝 = 殷商 = 殷朝)4、人类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原始社会进入到残酷的奴隶社会,这是社会的进步吗?答: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比起原始社会,生产力有了更大的发展,原始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生活质量差。而奴隶社会的奴隶在受到剥削和压迫的同时,也使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奴隶的生活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辛勤劳动促使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4,、注意课本中的人物图像。 第六课 西周的分封1、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公元
6、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阳城禹桀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汤纣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公元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东周公元前770年洛邑周平王天子诸侯卿大夫奴隶、平民士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意义:巩固统治、发展经济) 内容: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旧贵族后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4、 嫡长子继承制:天子、诸侯、卿大夫中,只有正妻所生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第七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1、甲骨文: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录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政
7、治经济状况。是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能识读的近2000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青铜时代:夏、商、周;青铜铸造业的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晚商至西周时期逐渐走向鼎盛。商、周时的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3、我国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注意书中的图),它是商王权利的象征。4、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铭文。5、识图:课本31页司母戊鼎图、课本32页四羊方尊图、课本34页甲骨文字。第八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五霸:齐桓公(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重用人才:管仲;口号:尊王攘夷),晋
8、文公(标志:城濮之战,作战策略: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2、诸侯争霸的影响:(1)消极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2)积极影响: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注意地图方位)4、战国著名战役:马陵之战(魏齐)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齐秦)纸上谈兵第九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一、经济上: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铁器始于春秋,铁器时代:战国时期)二、政治上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战国) 2.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
9、开展变法。3.原因:(1)、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强大);(2)、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4.目的:富国强兵5.变法内容:(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一条);(2)奖励耕战(触犯旧贵族利益最严重的一条) (3)推行县制。6. 变法作用:1、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2、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7.变法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新兴的广大地主阶级支持变法;(3)变法措施得当,内容恰当,进行比较彻底;(4)得到秦国君的支持。三、如果你是商鞅的拥护者,在他临刑前,你想对他说什么?答:改
10、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将取得胜利,你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不向旧势力低头,为坚持变法而献身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第十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化科学技术秦国李冰(太守)父子在成都西北修建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杰出的工匠:鲁班(战国时期)医学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战国时期)文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屈原创作了“楚辞”,他的代表作是离骚(战国时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音乐舜时的韶乐;西周已有音乐教育制度;战国钟鼓之乐盛行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战国时期)舞蹈广西花山岩画绘画最早的帛画:御龙图、妇女凤鸟图(战国时期)(注意书本图片
11、)2、都江堰修建的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第十一课 百家争鸣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春秋鲁国人),思想核心:“仁”,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孔子的文化教育贡献:整理诗经,编订春秋,主张因材施教,创办私学。其弟子将其言行编著进论语3、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注意书本中的人物图)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内容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 (站在统治者角度)荀子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人能胜天道家庄子鄙夷贵权,痛恨社会不公,人不能胜天,应乐于安命(站在被统治者角度)墨家墨子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选举贤能,倡节约反浪费(站在被统治者角度)
12、法家韩非历史是发展的,主张改革,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站在统治者角度)兵家孙膑著孙膑兵法,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胜多”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儒:说服教育;道:顺其自然;法:严格的规定和有效的惩罚4、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谈谈诸子百家所主张的思想内容的相同处和对立之处。答:相同处:儒家和法家的思想都是站在统治者角度的;道家和墨家的思想都是站在统治者角度的;儒家和墨家都反对战争。对立处:儒家认为“人能胜天”,而道家认为“人不能胜天”;儒家思想核心是“仁”,而法家提倡“以法治国”;道家对治国持消
13、极态度,而墨家对治国持积极态度。 第十三课 六王毕 四海一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措施影响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车轨,修建驰道;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统一,但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军事逐匈奴,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4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