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A新陈代谢B具有细胞结构C能生长D.能自由运动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3、20世纪,由于人类大量使用DDT,使得DDT大量进入海洋,并积累在很多生物体内,你认为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A浮游植物B小虾C鱼D企鹅4、下列哪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种子发芽B叶的光合作用C果实成熟D青蛙在春天的稻田里是绿色的5、南橘北枳,影响此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土壤B阳光C温度D水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
2、生物因素主要是( )A光B水C温度D湿度7、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8、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阳光照射,天冷了还要把花搬进室内,而且一个花盆中要栽种适量的花卉,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营养物质空气阳光温度生存空间水分ABCD9、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温度B水C光D土壤10、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鹰C鹰蛇蛙昆虫草D草蝗虫细菌、真菌1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A生产
3、者依赖于消费者,消费者依赖于分解者B消费者依赖于生产者,生产者依赖于分解者C分解者依赖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依赖于生产者D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12、据报载,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天敌过多动物病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3、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狼B羊C草D光14、保护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禁止捕鱼适时放养小鱼适时捕捞小鱼适时捕捞成鱼15、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A太阳能B足够的有机物C氧气D水分16、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4、,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A使海洋中表层无机盐增加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C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17、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林热带草原18、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A酸雨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C温室效应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19、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20、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A羊B禾本科植物C狼D鼠21、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
5、其共同特点是()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22、下列这些相互关系中,属于寄生现象的是( )A一只鸟在树上筑巢B蝙蝠给仙人掌授花粉C跳蚤依靠猫的血生活D大肠杆菌在你的肠道里提供维生素K23、哪种类型的相互作用对两个物种都有用( )A竞争B捕食C寄生D互利共生24、青霉在生长期间分泌的青霉素,能够抑制周围的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青霉和其它的微生物的关系是( )A捕食B寄生C竞争D互利共生25、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B温度C阳光D大气26、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水稻和稗草
6、B猫和老鼠C人和猪D蚂蚁和蚱蜢27、海拔4000米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的植物种群各不相同,影响他们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水C、空气D、温度28、海洋的上层为绿藻生长,较深处生长许多海带,而少有绿藻。200米以下的深海少有藻类的分布,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的温度B、含盐量C、空气C、阳光29、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青蛙的冬眠主要与下列哪一种环境因素有关()A、水分B、阳光C、温度D、土壤30、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它的根系比较发达,能吸取较深的水分,及叶片退化与针状,可减少水分的蒸发。影响仙人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 、阳光B、水分C、温度D、土壤31、森林能
7、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主要说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32、在实验过程中,应多次反复实验,其目的是()A、好看B、数据越多越好C、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D、凑数33、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A、25和0B、有光和无光C、有空气和无空气D、温度和水分34、在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A、温度B、水分C、光D、土壤35、人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A、DNAB、RNAC、染色体D、细胞核36、1999年在我国昆明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来自不同国家的珍贵稀有的植物应有尽有,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
8、处。其中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称为()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运动C、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D、生物的繁殖3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中提到的生物有()A、花和青蛙B、稻花、年和青蛙C、人和青蛙D、水稻、青蛙和人38、以前的黄土高原有苍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C、人类的乱砍乱伐使生态平衡失衡D、地壳变迁造成的39、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
9、养物质;D、水温太低。40、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41、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42、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43、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撞击事件”,自此次恐怖活动之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遇了“炭疽热”的侵扰。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A.
10、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44、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层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45、下列哪一生态系统在人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46、在炎热的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的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主要是对缺()环境的适应()A、水B、阳光C、温度D、氧气47、下列不属于生物感受外界刺激的是()、天气冷人打哆嗦、变色龙身体变色、灯娥扑火、绿草地昆虫身体呈绿色48、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候鸟迁徙B、山顶的旗形树 C、娥类夜间活动D、仙人掌叶变成刺49、蛇和田鼠的关系属于()A、捕食关系B、寄生关系C、合作关系D、竞争关系50、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主要受下列哪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光照、温度、湿度、阳光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