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地有大美,生命奏华章-一个消逝的山村秦腔美育阅读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分析一个消逝的山村秦腔为选择性必修下第二单元的课文,该单元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课程标准中对该任务群的规定要“研习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大体上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概貌,培养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习惯,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追寻着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颇有诗意。阅读时要随着作品的描写发挥联想,读出景物描写中蕴含的哲思之美,理解文中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思考,学习如何
2、在描写中融入想象与思考,让文章富有内涵。贾平凹以秦腔为描写对象,笔触广阔深远。秦腔写出了三秦大地的山川风貌和风俗人情,写出了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性格,写出了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欣赏时要关注作品丰富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秦腔所激发的喜怒哀乐场面表现出来,并且与秦腔艺术的韵味融为一体的。二、美育阅读依托教材分析1.对教材地位的介绍本活动依托教材在单元选择性必修下第二单元的课文,该单元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课程标准中对该任务群的规定要“研习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大体上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概貌,培养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习惯,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
3、一步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中的“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从本单元课文中寻找炼字炼句的范例,深入分析鉴赏”,学习这两课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推敲词句的习惯,讲究表达技巧,提升写作素养。2.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散文教学要充分发掘审美散文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发现美和鉴赏美。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追寻了一个消逝山村的余韵,写出了自然风物蕴含的哲思之美。贾平凹的秦腔展现了三秦大地的风俗人情,具有厚重的文化之美。3.对教材作用的分析学习这两篇散文,引导学生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可以使学生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注意在生活情境中学
4、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三、活动背景分析:从学生实际学情来看,经过高一及高二上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散文的能力,培养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在总结散文的主旨方面存在揣摩不透和表达不准确的问题,尤其是冯志的一个消逝的山村通过对自然风物特点的理解,运用想象和联想发现哲思之美,对学生来说存在比较大的难度,故在活动实践课中进一步强调学生养成圈画重点信息及时梳理文本内容的习惯,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这类散文的美,在与秦腔的比较中感受别样的散文风格,欣赏它们别样的芬芳。四、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的不同风格之美。2、从自然中品读生命的哲思。3、体悟厚重的历史文化意
5、蕴。五、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2.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3.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活动难点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六、活动策略诵读、讨论点拨、合作探究七、活动过程:1.活动对象,高中二年级某班全体学生40人,分为5组,每组八人。活动时间:课下或自习,待定 活动地点:教室或学校会议室,待定活动方式:小组合作,同学汇报等活动第一阶段:预备阶段-活动调查 一、情境任务: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 “乡村美育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6、画家吴冠中说: “美盲的危害,比文盲更可怕。 ”当下,以美育引领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乡,你我皆有责任。为此,学校开展了“美育有我 乡村美育在行动 ”的系列研学活动,请你研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与秦腔这两篇散文,体悟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从风物美、风俗美、哲思美等方面为家乡的美育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任务一:组织研学调查,搜集乡村美育建设的问题,为家乡美育建设建言献策。“美育有我乡村美育在行动”的研学活动正在开展,你所在的活动小组对家乡的“乡村美育现状”展开了研学调查,请小组汇总发现的问题并整理解决的策略,完成任务单一家乡美育建设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表。家乡美育建设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表存在问题解决策略问题一
7、:美育意识淡薄 问题二:美育资源开发不完善 问题三:美育建设缺乏独特性要求:小组合作,通过研学调查,引导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走近乡村,真实地发现家乡美育建设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调研精神。发现问题后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合作探究,进行“头脑风暴”,寻找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一)广泛开展校内、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建立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 (1)全体学生参与的:每间周一次的剪纸、开全美育课、每周午间的器乐练习、合唱练习和舞蹈训练,每天一小时的快乐大课间活动。这些普及性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2)自主选择参加的:学校还开设了一
8、系列的艺术活动兴趣小组供学生自主选择。主要有绘画、中英文课本剧社、民乐、剪纸、书法、棋类等一系列活动项目,让学生走出班级、按需选择、个性化发展。(二) 适时开展美育教育活动,推动美育教育的深入发展。广泛开展大型群众性美育活动,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大型的文艺汇演、一次歌咏比赛、一次书法大赛、一次田径运动会、跳短绳、踢毽子、拔河、跳长绳比赛,举办艺术节,定期开展活动,以多种形式吸引全校师生参与艺术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学生艺术成果展示搭建了平台。(三)将美育与学校课外活动相融合,开展各种学校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学精神、学习生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课外活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有利
9、于培养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品质和能力的培养活动第二阶段:进行文本研读,探寻乡村美育建设的它径,完善建言和策略的科学性。活动 1:美在发现阅读课文,鉴赏名篇的风情之美。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美在发现。然而我们却往往“身在美中不知美”。其实,一花一草、寻常事物,如果我们能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仔细审视,便会发现美之所在。读完这两篇散文,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家对“美”的敏感捕捉。请结合文本思考作家在寻常生活中捕捉到了哪些美。1. 发现自然风物之美。作家冯至说:“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
10、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作家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发现了哪些自然风物之美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文中自然风物生发的联想以及承载的情思,完成任务单二。自然风物特点联想内涵小溪清冽、养人曾养育昔日的人们人类生息相同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野狗的嗥叫麂子的嘶声小组展示:自然风物语句特点小溪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清冽、养人鼠麴草 谦虚里没有卑躬一个小生命谦虚、纯洁、坚强彩菌点缀过童话滋养过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点缀、滋养有加利树带着生长起来。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一个圣者速长、最高野狗的嗥叫所有精神方面所体验的自己一点也不能做主一定也是一种威胁威胁、吓人麂
11、子的嘶声两角之间看见了幻境逃不开人的诡计难逃人的诡计2.发现风俗人情之美。贾平凹是一位善于发现美、巧妙表现美的散文大家。在秦腔一文中,作者生动描写了很多富有生活之美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场面进行鉴赏,完成任务单三。选择:名场面鉴赏:场面之美排戏盼戏看戏活动第三阶段:美在思考细读课文,探究名家的审美路径。展示:1.哲思之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山水草木之中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思,给人朴素深远的美感,宛如一首沉思的诗。自然风物对于作者来说,不仅是审美的愉悦体验,更是汲取生命思考的源泉。作者的思考与联想想象密不可分,请你圈画文中有关联想想象的语句,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普通的自然风物与人生历史等哲思相
12、联系的呢?小组合作探究,尝试总结合理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1.哲思之美 。自然风物联想产生联想小溪曾养育昔日的人们人类生息相同鼠麴草少女、村庄渺小亦是伟大彩菌滋养过山里的人渺小亦是伟大有加利树崇高严峻的圣者灵魂的栖息生命的渺小野狗的嗥叫飓风、雪潮 对于疾苦的畏惧麂子的嘶声幻境对死亡的敬畏小组合作谈论,填表,然后,利用表格,展示一组展示: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二组展示:这使我知道,一个小
13、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三组展示: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若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2.和谐之美。在广袤的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着具有独特风俗的“关中十大怪”,其中的第十怪“唱戏吼起来”特别出名,正所谓“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请研读贾平凹的秦腔,探究“唱戏吼起来”这一“怪”现象的成因,理解民俗文化的和谐之美。(1)品读文本,圈划梳理秦人、秦地、
14、秦腔关键语句,概括各自的特点,完成任务单四。小组合作探究秦人、秦地、秦腔三者之间的关联,画出三者的关系图,展示交流秦人秦地秦腔民性敦厚豪爽质朴大苦大乐广漠旷远黄土飞扬历史厚重激越雄壮揪心裂肠大吼大叫点拨: 给予人无限的精神食粮和生存的力量(2)听秦腔戏曲片段与昆曲牡丹亭片段,在戏曲强烈的对比中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体会独具特色的风俗之美。主持人:听了秦腔,通过梳理秦人、秦地、秦腔三者之间的关联,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理解秦人“唱戏吼起来”的原因。秦腔与昆曲的听戏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戏曲背后的文化意蕴,感受别样的风俗文化之美,进一步意识到“美在和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展示一种美。秦腔
15、之美美在它与秦地、秦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对物与人之间关联的追索与思考,是这两篇文章的灵魂之美,天地有大美,生命奏华章,愿同学们从自然风物及风俗人情中汲取营养,为我们的家乡美育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活动第四阶段 美在应用悟读生活,学用民族文化的审美之道。1. 修改完善家乡美育建设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表。通过研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这两篇散文,体悟其蕴含的美学思想,我们意识到“美需要发现”,要学会在寻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敏感捕捉美。同时,“美更需要思考”,美不仅在于发现外表,更需要深入发掘美的内涵与意义。这些对家乡的美育建设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请小组梳理总结,修改完善任务单一。家乡美育建设现状调查及策
16、略研究表存在问题解决策略问题一:美育意识淡薄 问题二:美育资源开发不完善 问题三:美育建设缺乏独特性美在发现:自然风物之美 风俗人情之美美在思考:哲思之美-美育资源深入挖掘 和谐之美-打造独特的地域文化之美美在行动:参与、代言、推介点拨:简洁清晰。第五阶段:落实知行合一,写出乡村美育建设的新法,达成建言策略的应用价值。活动 1:每人完成一篇“我为学校美育建言献策”的建言书,并将文章上传到学校网站“美育有我乡村美育在行动”系列活动专栏。要求:1、以书面文稿的形式达成情境总任务。2、发现乡村美育存在的问题,尝试寻找解决策略;3、遇到困难时借助文本探究,发现美育建设的新路径,提升美育策略的科学性;4
17、、最后通过总结提升,修改完善解决策略,为家乡美育建设建言献策。5.写作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合作探究,自觉分析和反思。点拨:山水自然是天然的美学课堂,它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与审美,陶冶性灵与情操。美育践行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乡村振兴离不开绿水青山、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美育更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与一颗能够读懂美的心。旨在帮助学生体验情境式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读书,行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浸润,家乡独特的风俗之美更需要我们去守护与传承。鼓励学生制作微视频推介家乡的戏曲,旨在引导学生借鉴秦腔从风俗文化的大视角探索家乡戏曲之美,在推介的过程中体会“美在和谐”的理念,积极
18、参与家乡美育建设,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美文展示:美术教育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是教育的本质”,美育是立教之本。叶圣陶认为,“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是增强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制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文化修养。马
19、克思认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二是发掘教育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学生,培养学生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在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生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审美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学生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其次,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辨别是审美的关键,理解是审美的核心,评价是审美的升华。再其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应在帮助学生树立审美理想、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发挥个性
20、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创造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的内在美,从而造就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 最后、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 要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为此,我校在本学期中组织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经典美文朗诵比赛”,组织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利用学校广播、墙报、手抄报等形式宣传艺术知识,推广艺术成果。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兴趣小组,组织舞蹈队、书法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等等。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校园、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艺术
21、、创造艺术、培养艺术天赋。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美育方面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改进美育应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一股清泉,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把美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并使之相互渗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评价与反馈:天地有大美,生命奏华章-一个消逝的山村秦腔美育阅读一、活动设计重难点突出,目标达成度高,对学生的学情把握准确,学习任务的的设计紧紧围绕情境任务展开,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通过对美在发现和美在思考的情境任务的设计,完成了体会散文的不同风格的目标。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中品味丰富的自然风物及其蕴含的意
22、义,理解作者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思考完成了对难点的突破。通过鉴赏秦腔精彩的场面描写,引导学生在诵读品悟中落实鉴赏语段的能力,提高文学审美素养。学习作者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品味散文的语言魅力,在交流讨论中感受秦人对秦腔的热爱痴迷之情,领悟风俗人情之美,通过情境任务的巧妙设计,完成了对重点的突破。任务设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活动时间充分,形式多样,以鉴赏细节、创作意图,加深学生对散文的写作艺术、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把握。二、注重立德树人的科学导向,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研学调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调研精神。小组合作初步完成了家乡美育建设现状调查表,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借
23、鉴名家名篇探究突破路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会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应用美。设置美在发现这个小活动是要引导学生掌握通过圈画重点信息聚焦课文的技巧,通过运用联想的思维,深入理解散文的哲思。在后面的学习测评中及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联想,活学活用,体现学测评的一致性。三、活动设计中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文本解读深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设计应该以以实践为主,让学生体验,亲身参入,融入到活动中去,学生对散文的创作意图理解流于表面,那么就教师把脚手架搭建好。本次活动设计以“美在发现,美在思考,美在行动”,为活动主轴环节,尊重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过渡比较自然,因而无论
24、是自读、合作探究、还是小组交流发言,可以说在活动实践中学生基本上都切身参与进来,积极鉴赏细读文本、积极交流发言,甚至有学生谈到了有理有据的个性化解读见解。活动设计形式上少了花架子,更多注重对文本深度挖掘和精细阅读,加深了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九、反思这两篇散文的活动设计立足散文的文本体式,创设整体情境,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带有“语文味”的实践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了美的教育,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阅读及思维习惯,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当然活动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学生评价单一,语言不丰富、不精当。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要充分做好学生评价的预设和研究,并且多观摩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开设,积累实践活动课的经验,学习教学智慧,使语文实践活动课更灵动、更从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