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北京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期末试卷【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监生(jin)胆怯(qu)呵斥(h)皮开肉绽(zhn)B. 贮藏(zh) 瘦削(xio)憎恶(zng)鲭鲨(qng)C. 磕头(k) 涎皮(xin)炮烙(po lu)脊鳍(q)D. 吮吸(sn) 杪梢(cho) 上埘(sh) 拽掉(zhu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酿酒 袅娜 凄婉 十恶不赦B. 祈祷 栖息 杯盘狼藉 欲壑难平C. 掩映 脉脉 愀然 豁然开朗 D. 咂摸 斑驳 沧海一栗 蓊蓊郁郁3、小说作者与人物对应有误的一组是 A. 故乡鲁迅闰土
2、 祝福鲁迅我B. 竹林的故事冯文炳竹林姑娘 斗鲨海明威桑提亚哥C. 红楼梦曹雪芹龄官 荷花淀孙犁水生D. 故乡人汪曾祺金大力 聊斋志异蒲松龄宁采臣4、对作品立意、人物与语言分析不够全面的一项是A. 荷塘月色写了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宁静和忧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B.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两句“横”字写出了白茫茫的雾气弥漫江面,是平视,是近景。“接”字是上眺,是远景,写出了月光波影充溢于天地之间。“横”“
3、接”相映,描绘出秋江月色的全景,是大写意画,表现了作者心境的旷达、宁静、快乐。C. 老人与海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渔而一无所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战胜自然。D. 哈姆雷特由“快乐王子”变为“忧郁王子”,经历过一件件事和内心的挣扎后,他终于变成了“行动王子”。现在一般用“哈姆雷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5、下列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
4、的一项是 A. 逝者如斯,“斯”是这,指江水 B. 而吾与子之共适,“适”是“享有”的意思C. 掩苒摇飏,“苒”rn草茂盛,“飏”同“扬”D. 洞壁穹窿斜上,“穹窿” 名词直接作状语,表比喻,像窟窿一样阅读西洲曲,回答68题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一说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
5、知我意,吹梦到西洲。6、这首曲通过四季的变化,表达女子忆郎的深情,四季各自不同的意象是什么?春天 夏天 初秋 仲秋 深秋 7、全曲有几处都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8、全曲有的地方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新雨山房记(明)宋濂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砲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 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
6、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馀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 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
7、所由。然饫饱歌乎,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注: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楼橹:军中所建用于瞭望攻守的高台。戈砲,此处泛指兵器。糗粮刍茭:借指军需品。饫饱歌乎:饱足后歌啸。歌以发我:歌啸以引发我的兴致。附参考译文诸暨是绍兴府的属县,和婺州(今浙江义乌)接壤。国朝刚攻下婺州时,正在进攻张士诚的伪吴政权,两军相持,没有决出胜负,双方的军队都驻守在诸暨界上。张士诚依仗诸暨为屏障,趁机出兵突袭侵扰(国朝军队),两军相互杀戮没有一会停歇。所以诸暨蒙受兵祸最为严重。高
8、大的奇石,都被砍伐采挖了来制作攻守的工事和器具。百姓苦于兵祸,大都逃避到深山大谷中居住,抛弃了故宅而不敢居住。经过这里的人见了无不为之伤怀。现在国家平静稳定了已经十多年,百姓都安居乐业。我推想诸暨县中一定有修整了房舍恢复到它繁盛之时景象的,不过未能见到。今年,诸暨县士子方伯修对我讲:他的朋友张仁杰先生,住在诸暨城北门外,旧宅已经毁于战火了。等到战争结束后,才重新开辟旧址,铲除了荒草瓦砾,修造房屋十多楹。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竹子,四季开放的花草,沿着宅院周围栽培,放琴的架子、温酒的炉子、诗书画卷等器具,都陈列在室内。张仁杰在未发生战乱时曾有不厚的俸禄,到现在,州县多次征召他,他都推辞不应承。长
9、年以写诗作文来自娱,十分自得。他为自己的房舍取名为“新雨山房”,希望能够由我来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一所宅院的兴和废,是一件很小的历史事件,但可以从中看到世道的安定和混乱、百姓的劳苦和安逸,并非没有根据的。当战争正值惨烈的时候,人们虽然拥有儿女财物却担心不能保全,即使有供居住的房舍,难道会有时间来维护修缮,并且能体会到住在房中的安适吗?粮草的征缴,整天呼喊着缴纳的人站满了门庭,即使有美丽的花草、可供娱乐的诗酒,谁又能亲受其中的快乐呢?现在张仁杰能够在一个房子之中活动,来观察时事事物的变化,穷尽性情所安,谁使他能得到这种生活的?不正是在上位的人铲除祸乱使天下重归安定太平吗?自古以来极太平的时期
10、,贤能之士得以在朝廷之上发挥其才干,田间的百姓能安于下位但不知这种政局从何所得来。但他们饱足之后,歌啸吟咏,整饬有序地自然成文,成就了周朝鼎盛时期的诗章,就是这样的。怎么会现在不如古昔呢?张仁杰先生你就尝试着去做吧。我改天南归,驾着小车经过诸暨的北门,会寻找种有竹子的人家去拜访你呀。张仁杰先生尚能歌唱着兴发我的情感,我会击缶来与你唱和。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诸暨被兵特甚 被:遭遇,遭受。B. 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 惩:惩办、惩罚。C. 始辟址夷秽,创屋十馀楹 夷:清除、除去。D. 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 殷:深重、酷烈。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1、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 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B. 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 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C. 生民各安其业 仁杰其试为之D. 求有竹之家而问焉 余当鼓缶而和焉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张仁杰乱后“甚适”的一组是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饫饱歌乎,秩然成文仁杰尚歌以发我A. B. C. D.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争夺给百姓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经过诸暨一带的人都为之伤感。B. 张仁杰在易代之
12、后不与新朝合作,拒绝了郡县的征召,宁可归隐田园诗酒自娱以终天年。C. 作者认为小可以喻大,透过一人一室的废兴盛衰,能看到社会的治乱和百姓的劳逸。D. 作者认为古往今来世之大治都是帝王贤臣拨乱之功,至于百姓只是相安升平,并不明白天下治乱之由。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2)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3)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寄陈伯玑金陵(清)王士禛东风着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潇潇。注:芜城在金陵附近,作者当时在扬州为官。14、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何
13、种情怀?15、请你确定一个恰当的鉴赏角度,简析作者的表现手法(不超过60字)16、诗的语言有其节奏,如五言绝句多以23音节成句(白日|依山尽),七言绝句多以43音节成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现代诗相较于古诗,在形式上是自由的,但也未尝不重视节奏。下列所引古今诗句中,七言的节奏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 柔嫩的蔷薇上,还挂着你的宿泪 B. 我们并立天河下,人间已落沉睡里 C.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D.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17、此刻正像是水底的世界/一切已沉淀,静寂那些远近朦胧的树枝/如丛生海里蓝波上缓泛过光洁的浮云/是片片无声的只有一只古代的象牙舟/在珍珠的海上徐划上引为
14、一节现代诗,内最适合填入的词语分别是A. 宝石/柳絮 B. 珊瑚/浪花 C. 枯藤/泡沫 D. 秀发/雪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夕阳透入书房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
15、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的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录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昨天的哲人
16、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是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但也有时人在光亮处感到惊恐,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宁。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
17、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淳朴又迷人的
18、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但很快,这火焰般的泥公鸡迅速隐入黑暗。书房越来越暗,周围的一切连同我自己仿佛也消失在混沌中。黑暗中,人往往转向内心,视觉昏暗反倒让精神澄明起来;阳光下让人奔竞追逐、心绪不宁的一切都退去了。18、分析文中的句子(1)“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从文中看,“我可以永存”的理由是什么?(2)“但也有时人在光亮处感到惊恐,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宁。”文中哪些文字可以
19、解释“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宁”?19、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划线的两处的含意(1)“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2)“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20、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又是依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21、对文章的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感觉敏锐,观察细微,字里行间透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切的人文关怀。B. 完全围绕中心取舍材料和安排叙写的详略,且赋予景物以精神内涵,真正做到了“形散神聚”、中心突出。C. 思路开阔,联想丰富,笔触涉及到古今中外和文史哲各个范畴,内容丰富充实。D. 作者观察到大自然夕阳之美,在夕阳里,镇尺中的小鱼,阴影中的蚂蚁,灿烂的泥公鸡栩栩如生。但作者也悟到阳光下人们
20、奔竞追逐、心绪不宁,对即将到来的黑暗作者并没有感到不安。E. “夕照”与“黑暗”是作者着力营造的两个意象,对比中各具象征意义,前者象征了美好的生活和蓬勃的生命力,后者象征了人生的坎坷与不幸。22、下面是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23、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魂牵梦萦的回忆这一刻如此沉重【试题答案】1、答案:C2、答案:D.3、答案:B4、答案 C5、答案:D6、答案:春天:单衫;夏天:伯劳飞;初秋:采红莲;仲秋:弄莲子,深秋:望飞鸿7、答案: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出
21、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8、答案:“莲子”即“怜子”;“莲心”即“怜心”9、答案:B(应释为“恐惧、害怕”)10、答案:B(介词,释为“在”。A动词,成为/介词,对,向。C代词,借代为“自己的”/语气副词。D兼词/代词。)11、答案:C(“未乱时”指诗经时代、“成周之时”“尚”用指祈祷。)12、答案:B(文中无依据。)13、(1)答案:我预料天下一定会有修葺整顿房舍居室而恢复太平盛世景象的人,但我(一时)还没看到。(2)答案: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柱子,四季应时的各色花木也环绕着种植在房舍附近。(3)答案:虽然有供居住的房舍,可难道还有空维护修缮并体会居住在其中的安适吗?1
22、4、表达了对友人深沉的思念之情。15、题型开放,但如果泛泛地扯些“情景相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角度不明确,鉴赏不贴切的,则不给分。附角度分析:角度一,“象征”手法:杨柳历来是传统文化中的寄寓情思之物,“梅花落”之类的笛曲也常用来表达相思相忆,“杨柳”“残笛”实际是情谊的象征。角度二,“声”“色”兼具:杨柳绿遍大江南北,柳绿弥漫开来,恰如诗人的思念也弥漫开来,加以诉诸听觉的“残笛”,声色交感,尤让诗人不堪思念感怀。角度三,“角色”的转换:既写自己折柳寄情,也写到隔江传来的“残笛”,让鉴赏者觉得那是友人在彼岸的呼唤。角度的变化使得意境更丰富。角度四,“境界的营造”:东风、杨柳、残笛、潇潇湘
23、雨、开阔的江面,这些意象整合起来,烘托出诗人的怅惘和思念。16、答案:A.“还挂着|你的宿泪”是34音节成句,其后的三个答案:B“我们并立|天河下,人间已落|沉睡里”C“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D“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都是43音节成句。17、答案:B “朦胧的树枝/如丛生海里”,内要填的词语是丛生海里,是在水底世界,因此要选“珊瑚”,珊瑚的长相又酷似树枝,这个答案几乎可以确定。“蓝波上缓泛过光洁的浮云”,在“柳絮,浪花,泡沫,雪花”四个选项中何者最像“浮云”,答案仍是B的浪花,何况还有“蓝波泛过”的“波”与“泛”加强效果.18、(1)答案:世上绵延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
24、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录思想的只有文字。(2)答案:黑暗中,人往往转向内心,视觉昏暗反倒让精神澄明起来:阳光下让人奔竞追逐、心绪不宁的一切都退去了19、答案:(1)我们太过于麻木苟且,对于当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没有能够发出我们的“醒世之言”。(2)认识到民间工艺、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受到了来自商业社会的冲击,处境岌岌可危,亟待抢救以使其传承。20、答案:线索是“夕照”(夕阳)。安排材料的顺序是“时间”(夕照在不同时段的变幻)。21、答案:B、E(B本文不属于一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可以说“形神俱散”,全文并非突出某一主题,而只是随机抒怀议论。E牵强附会)22、答案:人们挥动着手臂,移动着步伐,四只眼睛有时是八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穿梭不停的白色、橙色小精灵,或扣杀,或旋转,或直冲。小精灵不气不恼,不喜不悲,随遇而安,泰然自若。快乐地跳跃,盈盈的笑声是精灵生活不变的节奏。(拟人、排比)23、答案:略用心 爱心 专心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