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五 老子二章作家与作品一、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一般认为书中所述,基本反映了他的思想。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但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道”可以解释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的意义。提出“反者道之动”
2、的命题,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有无相生”),并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识到对立面的转化,但忽视了对立转化的必要条件,也没有把事物向反面的转化看作上升的发展,只看成是循环往复。还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在认识论上,认为“道”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视”、“闻”、“搏”,主张“塞其兑,闭其门”,通过虚静冥想直觉万物, 甚至提出“绝圣弃智”。抨击当时统治者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物质生活上强调“知足”与“寡
3、欲”,憎恶工艺技巧和知识,提倡“无为而治”,甚至幻想人类社会回复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去。在美学上,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观点。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道教则奉其为教主,称“太上老君”。二、老子 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春秋末年老聃著。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看来,该书可能编定于战国中期,基本上仍保留了老子本人的主要思想。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后被道教奉为主要经典,称为道德真经。注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
4、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及今人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正诂等。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为最古的老子抄本。思考与讨论 一、初二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的发展期,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了理性思考的要求。本题的设置,就在于使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在大致掌握了老子的关于辩证思想的前提下,从自己的个体生活经验中选择典型事例,把对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辩证思想的认识引向深入。因此,学生列举的,应该是“相反相成”的,对其关系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互相依存,还要看到彼此的对立。“相反相成”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更进一步,许多抽象的道理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相反相成
5、”的关系,对这些道理的认识,又高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总之,以生活事例解释老子的辩证思想,又从生活事例中提取哲理,使学生在学习先哲智慧的同时学习先哲的思维方法,并在个体经验解读中阐发人生哲理,这样的学习过程是美妙的。 二、“古为今用”是我们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原则,要本着这一点去吸取或扬弃。此题的设计意图就在于培养学生能运用这个观点来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但就这一章而言,对于青少年的修身和发展有很多是可采纳、可吸取的东西。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这个问题,切不可漫无边际地空发议论。有关资料一、对课文的理解 在老子的辩证法中,内容最丰富、论述最精
6、彩的是关于矛盾相互依存和转化的问题。他认为,宇宙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就连产生天地万物的道也是“周行而不殆”的。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对立之中的。正因为它们是对立的,所以它们又是统一的,是相反相成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就是说,一切事物在相反的关系中,呈现为相成的作用;它们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互相补充的。没有美也就没有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福祸、荣辱、生死、贵贱、智愚、刚柔、强弱、动静、轻重、胜败、攻守、进退、正奇、黑白、雌雄、阴阳等等,都是对立的关系。一方不存在,他方就不存在。(春秋哲学) 知人者智讲个人修养与自我建立。一个能“自知”、“自
7、胜”、“自足”、“强行”的人,就要经常地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省尤为重要。(老子注译及评介)二、艺术特色 老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别为一格,独具特色,思想内容微妙难识,玄之又玄;表现形式也言简意长,韵味无穷。 从思想上来说,老子一书的作者是反文学的。他认为“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聋,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要言之,就是“五色”、“五音”十分有害,甚而至于极端地说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这等话;断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把“信言”和“美言”对立起来。 但
8、是通观老子全书,情况似乎与作者自己的断言很不一致。老子全书八十一章,文字固然简朴质实,但章章语句齐整,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具有诗歌的风味,给哲理散文赋予了文学的美感。 从事物相反相成的对比中进行逻辑构思,是老子的一个重要特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开头就讲美与丑、善与不善都是由比较而来的。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有丑与美的对立。都知道善是善,也就有恶与善的对立。推而广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文章进而把这条规律运用到政治上,主张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为有为与无为、有教与无教也是矛盾对立的。结论是无为则无不为,无教则无不教。一切依从自然的发展,即使功成事
9、就,也不以功德自居,而人们却自然会铭记他的功德。条理清楚,主旨明确,不仅结构严密,而且通过一连串的具体事例,打开读者的心扉,启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对他所要说的道理先有感性认识,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最后被他“无为无不为”的结论所折服。这就比只说抽象的道理或一般性的逻辑推理,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 贴切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也是老子的一个特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中,“有无相生”一段,便是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事物都相反相成,从而论证“无为无不为”的主旨。这样贴切的比喻已成为千古名言,激励弱小者发奋图强,有志者奋斗不息。其客观意义已超越老子的原意。 以诗为文,文约义丰,这是老子的又一特色。老子一书
10、是讲哲理的,但是毫无枯燥晦涩的感觉,给人以清新活泼的韵味。一般地说,诗歌讲意境,讲词藻。老子一书的诗文风韵却并不在于追求新巧的立意,更不事雕琢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精练简朴的语言来表达意蕴深厚的思想感情。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立意在于说明“无为而无不为”,但却从美与丑、善与不善的对比开始,然后接之以“有无相生”等一连串形象性的排偶短句,增强文章的气势。而“恒也”二字犹如一锤定音,说明这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进而归纳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顺理成章了。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突兀而起;又以“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两句作结,戛然而止,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老子在现
11、实生活中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但老子一书重视对客观现实规律的总结,以朴实的文学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还是值得我们肯定和赞赏的。三、老子的直觉思维与科学创造(一)中国哲学与老子直觉思维的特色 “直觉”一词是西文的译名,在中国哲学中本来没有这个词。但是,在中国哲学中有没有与“直觉”同义的词呢?张岱年教授认为是有的,这就是“体认”,同时认为,现在使用直觉一词比较好。他说:“直觉乃一译名,中国本亦有与直觉同义的名词,即是体认。现在用直觉一词,乃以其较易了解。以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方法为直觉,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这些方法与西洋哲学中所谓直觉法有类似处,并非谓中国哲学中此类方法与西洋哲学中所谓直觉法完全相同。”那
12、么,中国哲学的直觉法与西洋哲学的直觉法,有哪些不同呢?张先生在这里没有详论。 但张先生在本书的另一处却指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并作了如下的分析:“中国哲学不注重形式上的细密论证,亦无形式上的条理系统。中国思想家认为经验上的贯通与实践上的契合,就是真的证明。能解释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上使之得到一种受用,便已足够,而不必更作文字上细微的推敲。可以说,中国哲学只重生活上的实证,或内心之神秘的冥证,而不注重逻辑的论证。体验久久,忽有所悟,以前许多疑难涣然消释,日常的经验乃得到贯通,如此即是有所得。中国思想家的习惯,即直接将此所悟所得写出,而不更仔细证明之。中国思想家并不认为细密论
13、证是必要的;反之,乃以为是赘疣。”我认为,张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精当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直觉思维不同于西洋哲学直觉法的特点。这就是说,中国哲学家在认识论或方法论上,大多是采取直觉顿悟的方式;而西方较多的哲学家,即便是大量阐述关于直觉知识、直觉方法的哲学家,所采取的也是步步论证的方式。 中国哲学“重了悟而不重论证”的特色,几乎可以在中国主要哲学家身上都有所体现,而以老子的直觉思维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老子认为,真正能够把握道、认识道的方法是直觉(或直观)的方法。老子对这种直觉的体道方法作了说明。比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十六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等等。这就是说,要
14、用直觉的方法去体道,既要体验到它的“无”,又要体验到它的“有”,进而体验到道的“有无相生”,这就可以说悟出了道的奥妙来了。如果舍弃了这种直觉方法,用别的方法是不能摸到“道”的门径的。 要使直觉的体道方法真正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思维的明澈性、纯净性,使思维真正发挥能动的直观作用。这就是老子说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十章),只有揩净思想上的尘垢,在体认道的时候才不会出现差错;如果思维不纯净,就体悟不出“道”。而老子所说的“涤除玄览”,保持思维纯净,其实就是要排除人的经验认识。在老子看来,人如果有了经验认识以后,就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带着这样的偏见去体认“道”,就会歪曲“道”,使“道
15、”带上感性色彩。 在“涤除玄览”以后,老子对其直觉的体道方法作了具体说明,这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是一种经验认识。老子认为,要一步步地抛弃经验认识;然后再抛弃理性对外物所作的判定;最后使理性在纯净的本然状态中升华和飞跃,一下子把握整体性的理性对象“道”。这种方法与“为学”的经验主义认识方法完全相反,所以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四十七章)老子认为经验的认识法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知识,即对道的认识,只有用直觉的体道方法,才能获得“见天道”的真知。(二)老子直觉思维的意义及其在科学创造中的价
16、值 老子体认“道”的直觉方法,在认识论上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主体如何从整体上、总体上去把握客体,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难题。为探索这一难题,从古到今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理论体系。如古希腊的柏拉图,把认识对象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两大类。再把可见世界分为个别的存在物和个别的影子两类;把可知世界分为数学、几何学知识和理念知识两大类。并认为可见世界的知识是人们凭感觉经验得到的;数学知识他称之为理智,认为这是推理可以得到的;他把理念的知识称为理性,认为这是通过人的灵魂回忆来认识的等等。康德则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部分。认为感性经验是人的先天直观形式时
17、间、空间和感觉材料相结合的产物;理性知识是人的先天范畴(共十二个)和杂乱的感觉相结合的产物,这两部分的知识都是合理的、可靠的。但是,按照康德的哲学体系,当理性超越感性材料的限制而追求无限宇宙的总体对象时,理性就陷入必然的“二律背反”之中,这就是说理性是不能把握宇宙整体的。总之,在人类认识史上,主体如何从总体上去把握客体,其方法是不是只有从经验认识到理性认识?是否可以从经验认识到理性直观去把握呢?人类认识史上提出的这一问题,实际上老子也在两千多年前进行过探索。人们可以从老子的直觉(或直观)的认识方法中得到对这一问题的启示。 老子哲学的直觉思维具有一般直觉思维的共性,这就是突发性、直观性、全体性、
18、深刻性和猜测性等等。但是,老子哲学的直觉思维又不同于一般的直觉思维,它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也可以说是属于理性直觉的高层次性。现代思维科学认为,直觉思维往往在抽象思维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并直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所以在认识功能上,有优于抽象思维的方面。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已经证实了直觉思维的作用。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分析自己由于直觉而找到了对实验的正确解释时说,“要知道,开始我自己并不清楚,我的推测的正确性从何而来。如果换一种说法,直觉出现了,本身被领悟了,但不明白是为什么。”“我正确地理解并得出了结果,但是,所有更早些的思维途径本身全忘记了,这就是为什么说这是直觉的缘故。”波普尔也说过直觉思
19、维与科学发现的关系,他说:“并没有什么得出新思想的逻辑方法,或者这个过程的逻辑再现。我的观点可以这样表达:每一个科学发现都包含非理性因素,或者柏格森的创造性直觉。爱因斯坦也说过类似的话:探求高度普遍性的定律从这些定律出发,用纯演绎方法就能得到世界的图景。达到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途径,只有通过基于对经验对象的理解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这段话向我们揭示了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即科学发现总含有直觉的因素。至于老子的直觉思维与中国古代科学发明的关系,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材料对此加以深刻论证。不过,在老子书中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蛛丝马迹。如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
20、子五章)“橐龠”,就是风箱。老子把天地比喻为风箱,是空虚没有穷尽的。这个例子似乎可以作如下的提示:在老子生活的时代,风箱的使用可能比较普遍,因而老子才可能用风箱比喻天地之空虚。由此似乎也可进一步推论出,风箱之发明也许与老子哲学的直觉思维方式多少有些关系。 老子直觉思维与一般直觉思维的一个不同之点是,在直觉思维的过程中它排斥直接经验和以往的知识。这似乎是不可取的。但是,老子的这种直觉思维,却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因为在直觉思维产生的过程中,直觉者顿觉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一步步的减少或削弱,这有利于认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新的本质。在某些科学发明中,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老子的直觉思维还
21、具有逆时的特点。现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哲学、艺术领域的直觉思维,大都承认事物前进上升的趋向,所以其直觉思维运动的方向大都是顺时的,即由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但是,老子哲学的直觉思维由于把宇宙的本原“道”规定为循环往复的运动,所以其直觉思维主要表现为一种逆时的考察,即通过追溯宇宙万物的本原,来调整人的认识能力。老子直觉思维的这一特点,其意义过去似乎较少有人注意。实际上,它在宗教界和气功界一直为修持者所倡导,并在实践中开发了特殊的智慧,增进了人体健康。老子直觉思维的逆时特点,很值得现代思维科学加以认真研究和总结。(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四、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样便就丑恶啦
22、(恶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样便就不善啦。所以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有形与无形、存在与不存在的事物,是相生的关系)。难和易由相互对立而形成(事物的困难与容易相辅相成)。长和短由于相互对立而体现(无短,无以形长;无长,无以形短)。高和低相对。音和声由于相互对立而产生和谐。前和后由于相互对立而产生顺序。所以,圣人就能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实行不言的教化(身教)。万物在他的王国里生长他却不干预。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施与(恩惠)了,而不自恃己能(不依仗自己对别人有恩惠而达到利己的目的)。成功了,而不占有功劳。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才不会丧失(离去)。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更聪明
23、。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强大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勤奋努力才有远大志向。行为符合于道,不丧失自己的本分,就能够长久。身虽死而精神尤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教学建议 初二学生学习老子,已经有了相当的文言基础。初一学过的论语选段、墨子选段,都可以作为学习老子的语言基础。先秦诸子散文都闪烁着先哲的智慧光芒,但先秦诸子百家学说门派,各有独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扫除文字障碍,首先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受,理解大概意思,不必字字落实。 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是教学的重点所在。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本着积累典型的语言文字材料
24、的目的,尽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个体生活经验感悟道理。虽然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但初二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的活跃期,完全可以阐发对老子的见解,教师不必强求一致,更不在于思维结果的正确与否,发散思维的过程本身是重要的,应鼓励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附录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认读字词。2.理解两章内容。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二、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三、创新意图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一)认读课文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积累”、“思考与讨论”。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4.分“章”朗读课文,每读一章,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
25、释。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二)析读课文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章的内容大意。3.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三)理读课文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
26、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在“成语”类记下: 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知足者胜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学生自选。 4.“难句翻译”类练习: 学生自我整理。 下课之前,同桌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创意说明: 此教学计划的亮点在于“分类式学习笔记”。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
27、。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是在向传统的做法挑战:平时课堂上,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笔记,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
28、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这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点,现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下课啦,咱们来听个小故事吧: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29、”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
30、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
31、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乙:上次我去
32、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
33、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
34、滴水,造福子孙后代。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
35、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36、。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