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摘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必然趋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介绍利率市场化,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研究利率市场化理论,进而系统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及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建议。关键字: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金融深化 The research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
2、orm problems in ChinaAbstract: Realize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reform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been in to ensure financial stabil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steadily promote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the interest rate mar
3、ket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of advance,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hinese financial reform, one of Chinas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nancia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already obtained achievemen
4、t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viewing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process, research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theory, which system analysis of China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process of the problems and effect, and the experience abroad on Chinas
5、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suggestions. Keyword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interest rate risk;financial deepening目 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一、利率市场化概述1(一)利率市场化概念和内容1(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2(三)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3二、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及条件5(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原因5(二)我国利率市场化配套条件6三、利率市场化影响8(一)利率市场化将对家庭理财、个人投资消费的影响8(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8(三)利率市场化对企业的
6、影响9(四)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0四、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10(一)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10(二)美国利率政策及市场化进程的特点11(三)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11五、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措施11(一)坚持正利率原则、渐进性原则和次序性原则12(二)积极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12(三)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机制12(四)强化金融监管13结束语13参考文献16一、利率市场化概述(一)利率市场化概念和内容1.利率市场化概念利率市场化是就是由资金供求决定利率水平,即市场主体在中央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利率。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
7、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自己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利率市场化包含的内容第一,同业拆借或者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基本放开,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定价基准已经确立。从微观层面上说,市场利率比计划档次更多,结构更为复杂,市场利率是根据市场上交易量大的一种或者几种被普遍接受的金融交易产品所决定的。同业拆借利率或者短期国债利率是市场上交易量最大、信息披露最充分的,从而也是最具
8、代表的市场利率,它们将是制定其他利率的标准和依据。第二,金融交易主体拥有利率决定权。金融活动不外乎是资金盈余部门与资金赤字部门之间的资金融通过程。金融交易主体有权对其交易的资金规模、期限、价格等进行商讨决定,也有可能是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客户或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博弈进而确定利率。第三,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市场选择。同其他商品一样,金融产品也存在批发和零售的价格区别。与普通商品不同的事,资金交易的价格应该存在期限差别和风险差别。利率当局既无必要也没可能对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进行精确的预测和计算。相反金融机构双方应该有权就某一项资金交易数量、期限、风险及其利率水平决定达
9、成协议。从而为整个金融市场形成一个具有代表的利率数量结构、利率期限机构和风险结构。第四,中央银行享有间接影响利率的权力。利率市场化并不排除政府的金融控制,政府有权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对金融调控职能运用间接的手段。例如通过政府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成本,进而改变利率市场水平。在对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局部失灵时也可对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进行适当方式和程度的进行指导,但这种手段不宜多用,以免干扰利率市场化的正常运行。商业银行对存贷款的定价权是利率市场化也是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内容。这是因为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随着经济周期由计划周期转为市场周期转变,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
10、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行为也越来越不可控制。只有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实施金融调控,改善金融调控效果。(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1.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1983年国务院授予人民银行在基准贷款利率基础20%上下的利率浮动权。1996年5月为减轻企业的利息支出负担,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由20%缩小为10%浮动范围仅限于流动资金贷款。1998年10月31日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10%由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10%不变。2004年1月1日,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
11、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到2004年10月基本取消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仅对城乡信用社利率实行基准利率倍2.3的上限管理,人民币贷款利率过渡到了实行上限放开、下限管理的阶段,与此同时与贷款利率下限管理同步实习了存款利率上限管理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2.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不同,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由于市场基础较为成熟,步伐相对较快。2000年9月,外币贷300万款美元以上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2003年7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制币7种由种外币减少为4种。同年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放开。2004年11月,1年期以上小
12、额外币存款利率全部放开。3. 市场利率体系的建立(1)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率先放开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2)放开债券市场利率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3)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正式上线建立起了基于商业银行信用的短端基准利率基准地位确立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管制将逐渐淡出。从2000年之后,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货币当局目前仍然关注货币供给和信贷总
13、量,但通过利率这一核心资金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化手段,已经成为我国货币当局宏观调控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经过十余年的渐进改革,目前的利率体系表现出一种典型的过渡时期“双轨制”特点,即市场化与未完全市场化并存的利率体系。基本已实现市场化的利率有人民币协议存款、外币大额存款与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企业债本之外的债券利率。而除此之外的利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利率管制。(三)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1.凯恩斯的利率与经济增长理论凯恩斯强调利率与现实经济增长的反向变动关系,货币政策行动通过利率途径对经济产生影响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关于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实物投资的效益体现为“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成
14、本为利率水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性质决定了利率水平必须相应下调,才能保证实物投资的利润,否则会出现投资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衰退。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采取以降低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2.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分别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首次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这一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的理论基础。麦金农和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当局实行存贷款利率上限控制,导致实际利率很低甚至为负值。低利率抑制了储
15、蓄供给,刺激了贷款需求,从而产生严重的资金供求不平衡现象;低水平储蓄还限制了投资和经济增长。第二,实行差别利率待遇,用配给方式解决资金供求不相等的问题。很多经济效益差的项目也可能获得贷款,造成社会投资质量低下。第三,正规银行业的存款和贷款不足,政府又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所扶持的大企业中。大量的借款人被排斥在正规信贷市场之外,他们只能主要依靠非正规信贷市场,并要承受高得多的利率。第四,实行外汇管制政策,导致外汇汇率扭曲。麦金农和肖认为金融抑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妨碍了储蓄、投资的形成,从而抑制了投资和经济的增长。他们认为,金融深化或金融自由化政策能够消除金融抑制、提高实际利率水平,实现储蓄、投资
16、数量的增加及投资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3.新结构主义学派的利率理论新结构主义学派的利率理论基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二元金融结构是指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分割。非正规金融是指在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管理机关监管之外的金融交易活动,它包括非正规信贷和非正规外汇交易。新结构主义学派的利率理论的重要假设条件是:非正规金融市场是有效率的。非正规市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将资源更有效地配置于生产性活动。利率市场化会提高存款利率,导致资金由非正规市场流向正规市场,造成部分由非正规市场取得贷款的生产性活动受阻,引起经济在短期内出现紧缩。通过复杂的数学推导新结
17、构主义者得出结论:利率自由化带来的存款利率的上升在短期内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速和产出的下降。在长期里,通货膨胀的加剧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和利润率的降低,从而减少投资和降低经济增长率。即该理论认为,利率市场化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都会危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而新结构主义者反对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那些金融体制不健全、存在非正规信贷市场的国家实行以提高实际利率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应该考虑到非正规市场的存在及其在经济中的传导作用;这些国家的当务之急不是提高利率以吸引储蓄和投资,而是通过现行的金融结构理顺利率,使利率适合当前的金融发展。4.金融自由化次序论20世纪
18、80年代和9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迈向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部分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有些国家甚至重新回到了利率管制的道路上。这引发了经济学家对金融自由化问题的重新审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创始人麦金农在总结中国和俄罗斯转型的经验教训后指出: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深化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根据学者们的建议,金融深化的宏观次序可以总结如下:第一,平衡中央政府的财政,财政控制应该优先于金融自由化。第二,在国内金融自由化之前先稳定物件水平。政府应使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强制长期负债企业偿还债务,并严格限制信贷流动,直至价格水平稳定之后再逐渐放开对利率水平的管制。第三,当国内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成功后
19、,改革对外贸易和外汇体制。如统一经常项目的汇率、恰当地制定贸易政策。第四,只有到国内借贷能按均衡利率进行、通货膨胀得到明显抑制时,资本项目下货币才能自由兑换。麦金农指出,资本项目开放通常是经济市场化次序的最后阶段。金融深化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该次序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次序。该理论并不否定利率市场化促进经济增长,只是说明若没有一定的宏观经济条件和一定的改革次序,可能会带来改革的失败,说明利率市场化存在风险。5.金融约束理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提出金融约束理论。该理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据此提出金融自由化并非发展中国家最优选择的结论。第一,存款利率上升会导致两方
20、面效应:一方面会使存款增加,利率均衡点下降,从而使投资和产出增加;另一方面会使储蓄的边际倾向上升。如果第二方面效应超过第一方面效应,总需求和产出将下降。第二,斯蒂格利茨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贷款利率的提高可能会导致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和贷款人的逆向选择行为,从而降低银行贷款的质量。这样,银行会将贷款利率保持在低于市场上均衡利率的水平,并通过信贷配给解决贷款供不应求的问题。因此,麦金农关于提高利率会消除信贷配给并提高投资质量的观点并不一定成立。第三,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竞争与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将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金融约束与金融抑制状态都存在对金融的
21、管制,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前者来说,政府干预的目的是在民间设立租金,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分享;而对后者来说,政府是通过干预来索取租金。金融约束与金融自由化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后者强调政府放弃对金融领域的过分干预和保护,以此推进金融深化;而前者并不急于否定政府的干预,认为政府选择性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深化。金融约束的最优水平即政府干预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应随金融深化的进展而下降。由此可见,金融深化是最终目的,金融约束和金融自由化都是实现金融深化的手段。二、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及条件(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原因1.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
22、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2.利率市场化的要点是体现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我国市场化改革从一开始就强调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尊重企业定价权。在金融业,除个别政策性金融机构外,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都是按照企业来运行的,反映金融企业自主经营权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其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3.利率市场化也反映客户有选择权金融机构的客户既有居民,也有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
23、其他类型实体。这些客户在竞争性市场中有选择权,他们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价格,可以表示满意或不满意,可以选择这家或那家,也可以选择不同价格的类似金融产品作为替代。通过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会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4.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差异性、多样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企业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像其他商品一样,金融产品会出现更多的差异化,同类产品可能有不同的品牌、规格和目标群体。同时,不同金融机构对同一项目、同一客户的风险判断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中会得到反映。5.利率市场反映了宏观调控的需要宏观调控,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
24、间接调控为基本特征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需要有一个顺畅、有效的传导机制,并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必要的影响。(二)我国利率市场化配套条件1.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实施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争取贷款者,对贷款者的审核就可能放松,贷款企业高风险经营将可能导致贷款者违约
25、的可能性加大,某些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银行可能会倒闭,这就需要对广大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减少社会成员生存和生活的风险为此,我们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存款保险制度及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顺利推进利率市场化2.放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放开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领域来办民营股份制的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开放市场准入应该是并行的关系假如利率市场化没有改革,仅仅把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会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金融业就会形成一个黑洞,出现问题;但仅仅利率市场化改革,而金融准入门槛没有降低,则可能会由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导,形成联合性的相对垄断的状态因此,利率市场化
26、改革和放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应当同步进行。3.以利率市场化为前提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必须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利率风险定价系统面对当前利率市场化趋势,银行应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系统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严格按照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加强经济资本管理,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设立分层利率管理体系,按照不同的存款结余给予不同的利息,充分吸收银行存款。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机制,增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的管理能力银行必须建全自身风险管理体系,积极了解自身持有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应建立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利率汇率走势分析预测计量和风险管理模型,提高风险管理的科
27、学性,运用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应对风险,同时进行有效的压力测试。4.加快推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设利率市场化加大了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随着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增大,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对银行经营状况产生巨大冲击,导致利率风险更难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必然大幅提高风险对冲与套期保值的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管理利率风险敞口的金融工具,包括互换远期利率协议期权、债券、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本身具有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只有建设一个有效率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商业银行才有低成本高效率管理利率风险的可能。5.客户要接受和认可利率市场化要大力加强对客户的宣传教
28、育,除了一些大型客户对金融产品具有一定议价能力外,多数中小企业和居民客户只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们要去适应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形成,也要让他们了解他们有自主选择和自我保护的权利,而不只是指望政府行政干预来实现自己的期望值金融机构实现财务硬约束通过改革,使得金融机构实现财务硬约束,这样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都比较端正了,价格放开问题就不太大随着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成功上市,金融机构的软约束和不公平竞争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条件进一步推进要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让它们在竞争性市场中产生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把财务软约束机构排除在外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达标金融企业必须具备硬约束条件,不达标
29、的企业就是约束程度不够只有达到自我约束标准的金融机构方可给予更多的定价权。三、利率市场化影响(一)利率市场化将对家庭理财、个人投资消费的影响首先,利率市场化后,客户可以像购买其它商品那样,挑选满意的银行和产品;其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将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及职业等综合情况决定贷款利率;第三,利率的变化将会引起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使金融资产持有者损益不确定性增加,需要学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银行压力加大实际上,变相的利率浮动在我国一直存在。多年来,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甚至有的国有商业银行都搞过“贴水”存款。从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动改革试点启动以来,
30、基本上实行的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共同提高。由于存款利率的提高,导致部分存款从国有银行流向农信社。在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动改革试点地区,至少有20的资金从当地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流向农信社。与此相反,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是降低贷款利率以上情况说明,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两大冲击,一是农村信用社提高存款利率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流失,二是商业银行间降低贷款利率减少经营收入。不用说,这些影响都是负面的。2.利率风险加剧利率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致使资产收益与价值相对于负债成本与价值发生不等量变化而造成银行损失收入和资产的风险。因为当前国内的商业银行是在没有经验的条件下
31、参与到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之中的,而且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水平的难度更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出现了困难、风险较大,利率市场化后,如果不能建立有序的竞争秩序和相应的存款保险体系、如果不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那么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亏损倒闭的风险将会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利率波动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事实上,积极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利率预测基础上,否则只能扩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就是金融产品的价格竞争。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就是国有银
32、行真正商业化经营的过程。(三)利率市场化对企业的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企业的投资效率将提高。根据金融深化的有关理论,利率市场化推进后,市场利率有所上升,将出清那些收益率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的企业;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信贷配给制度,那些靠政府扶持或依靠行政力量获得贷款的企业将无法获得资金。这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利率市场化以后资金获得更有效配置,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率将上升。经过多年的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加强,在商品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的大前提下,国有企业盲目投资的经营方式受到抑制。另一方面,银行的风险意识加强,加强了对企业贷款审批、逾期贷款的监管。
33、银行和企业之间已经基本形成强有力的信贷约束,市场利率成为企业投融资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企业而言,虽然短期内利息费用上升将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必然会带动企业的投资效率和经营业绩的整体上升。另外,由于贷款利率的结构发生变化,利率档次增加、差距拉大将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有很大影响。在未实现市场化以前,银行无论对风险大还是风险小的企业都只能采取一个利率,最多可以在一定幅度内浮动。放开利率后,贷款差异的幅度就会拉大。对于经营状况好、业绩比较稳定的企业,贷款利率将有所降低,业绩可能因此更上一层楼;而对那些业绩波动频繁、经营风险高的企业,
34、贷款利率会上升,有可能影响这些企业的业绩。(四)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价格信号之一,利率改革也是金融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证券市场格局必然发生重大变革。利率市场化必然影响宏观经济,而股票价格能够迅速、有效地反映宏观经济变动;利率市场化将对企业业绩、金融资产结构、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券商经营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了股票价格、资金流向等证券市场基本因素的变化。第一,推动股票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第二,利率市场化对债券市场发展是重大利好。第三,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促进上市公司的结构优化。第四,金融市场内的资金流动将更加顺畅,各市场的收益率将出现联动趋势。第
35、五,证券市场的交易工具将大大丰富。第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将显著增强。四、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作为世界上经济和金融业都十分发达的美国,对银行机构利率管理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是从自由到管制,再从管制到自由,而且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比其他发达国家更显得慎重,利率市场化后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制度、体制的影响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正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中国,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许能有所启示。(一)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从7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设想。1970年6月,根据美国经济发展和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况,美联储首先将10万美元以上、3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又将
36、90天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同时,继续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以此来缓和利率管制带来的矛盾。但是,这种放松利率管制的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Q条例限制带来的现实问题,短期资金仍然大量从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流出,“金融脱媒”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现实要求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必须从法律上和制度上考虑利率的全面市场化。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订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的货币控制法,决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例。1982年颁布的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详细地制定了废除和修正Q条例的步骤,为扩大银行业资产负债经营能力,还列明了一些其他与利率市场化相关的改革
37、。1983年10月,“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取消了31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最小余额为2500美元以上的极短期存款利率上限。并于1986年1月,取消了所有存款形式对最小余额的要求,同时取消了支付性存款的利率限制。1986年4月,取消了存折储蓄账户的利率上限。对于贷款利率,除住宅贷款、汽车贷款等极少数例外,也一律不加限制。Q条例完全终结,利率市场化得以全面实现。(二)美国利率政策及市场化进程的特点第一,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和未能形成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是3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由自由转为管制的主要原因。第二,货币市场发展引起的不公平金融竞争和金融中介中断,启动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第三,利率市场
38、化的实施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第四利率市场化对提高银行机构的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五,利率市场化使得众多中小银行倒闭。(三)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第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个长期的过程,渐进方式应该是较为恰当的选择。第二,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充要条件。第三,中小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承受能力是监管当局必须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第四,培育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目标。第五,谨慎选择存款保险制度配合利率市场化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实行关闭破产中小金融机构的个人存款,采取了大包大揽,必要时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给予支持。利率市场化以后,一旦银行发生支
39、付危机,存款人的利益就可能得不到保障,从这点考虑,急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是,若实行了存款保险,就有可能为银行道德风险的发生创造可能。农村信用社如实行存款保险,又可能引发存款人的反向选择。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全,银行体系不健全,银行体制改革不到位,银行监管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并不具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要的政治、法律、经济、金融环境和客观基础。五、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措施根据金融发展理论,我国进一步实现利率市场化还要从多方面来努力。整体上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有待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逐步加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具体而言,就是金
40、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到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制度完善,合理的利率定价手段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等等。(一)坚持正利率原则、渐进性原则和次序性原则第一,实现正利率既是别国利率改革的经验,也是资金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在西方研究中,实行正利率政策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第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缺少经验,相关的制度条件亟待完善,为了减少改革震荡,因此只能坚持渐进式原则,从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加利率市场化的金融产品的品种和规模。第三,坚持次序性原则,就是要以建立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
41、机制为目标,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二)积极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可靠的保证,只有在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种类丰富、金融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竞争充分,利率才能真正反映资金的价格,才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资源的使用效益。第一,积极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统一竞争的货币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货币当局的货币控制能力。第二,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股票市场,使资金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有效流动。第三,促进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鼓励金融
42、机构开发期货交易、远期协定、期权、互换等规避利率风险的对冲机制。使金融机构和企业得以防范利率风险,减少金融成本,甚至获得高收益。(三)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机制1.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消除利率传导的障碍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正在进行中,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商业银行体系的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使得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受到阻碍。因此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使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并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2.健全金融机构的科学定价制度各类金融机构应以收益与风险相对称原则为基础,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和经济、技术实力
43、,参照完善内部定价和管理核算体系,逐步提高利率定价的能力。3.加快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之后,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一些新兴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将同样面对市场风险和自身的经营风险。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必须建立与利率市场化配套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有效防止挤兑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经营失误时,也能减轻其倒闭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提高金融体系的信誉和稳定性。(四)强化金融监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宜而谨慎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的金融
44、市场体系,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单纯的利率问题,它实际上是整个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和货币市场建设、放松外汇管制、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密切相关的,这些改革的进行都以完整的金融市场为基础。第一,必须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不断规范操作规程,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业务培训。第二,要转变监管的重点。金融监管的重点应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切实转向风险性监管上来。着重分析评价商业银行自身的控险能力、化险能力、排险能力,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系统的安全性等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并责令其组织实施和改正。第三,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
45、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断加强的过程。一方面应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发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另一方面要注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在市场准入、风险监控等方面加强监管。第四,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应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利率风险的计量系统及利率风险控制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对利率风险的日常监控,防止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第五,尽快健全审慎性的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内部信息的透明度,从而促进对金融机构的外部控制和市场约束。结束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
46、融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解释利率市场化概念,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论依据以及改革的的原因和条件,并分析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借鉴国外经验,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然而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和时间问题以及收集的资料与数据不够完善,对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剖析的不够深刻,还需要我进一步的加深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既强调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同时要稳步推进防止大风险,强调步子要稳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努力完善利率市场化配套措施,找准利率市场化突破口,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参考文献1N格里高利曼
47、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谢桂珊.浅谈利率市场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3杨丽红、胡海文.利率市场化作用浅析J.时代金融,2011.26。4王文平.经济发展中的利率政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5张文亭.中国利率市场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03。6吴佳.利率市场化晚来风急J.股市动态分析,2012.3。7何志成.利率市场化中国难题J.财经国家周刊,2011.14。8马青武.对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再思考J.商城,2011.50。9陈钢.利率市场化是个系统工程J.投资北京,2012.4。10张兆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金融财税J.经济视角,2010.10。11张春萍.谈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启示J.商业时代,2012.4。12高帅.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与应对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13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若干思考J.西部金融,2011.2。14吴士金.利率市场化案例与影响J.资本世界,2011.3。15周小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家,2012.1。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