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多姿多彩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特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初一新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致,但本节课是一节理论课,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概念,是本课教学中的关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
2、势。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通过游戏,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通过视频的观看,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带领学生参观信息技术博览会的情境,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技术,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4、行为与创新 利用电子白板辅助理论课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 利用学案提高课堂效率。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教学、体验学习、游戏学习
3、、探究学习、实验学习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学案、装有酒、酱油、热水的杯子、电子白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布置课堂任务:使用学案2、学生分成五大组进行回答问题大PK,每一小组同学每回答对一个问题,给本小组赢得一颗五角星,最后评选出优胜小组。明白学案的使用以及比赛规则利用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看过,大家都知道唐僧师徒经历了81难,怎么出现了82难呢?到底是什么呢?(观看视频)引出信息技术博览会,创设情境,老师带领大家到信博会去开拓一下眼界,学习一下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观看视频,从而知道信息技术博览会,了解本节
4、课学习内容通过视频,将学生带入逛信博会的情境体验区第一站:体验区(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观看视频:未来生活未来的生活真是精彩,要实现这精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那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下面老师带大家到第二站:学习区中去参观学习一下。观看视频通过视频观看,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技术,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学习区第二站:学习区1、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获取信息) 通信技术(传递信息) 计算机技术(加工处理信息)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就是对信息进行获取
5、、存储、传递、加工处理、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播放视频:信息技术的五次发展历程2、 信息这些视频传递给我们的内容就是信息。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提问:除了视频,还有哪些对象可以传递和表达信息呢?举例说明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请学生谈今天感受到的信息。师生互动,了解各种技术的作用及应用。师生互动,了解信息的含义,体验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学习区的活动,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发展历程,了解信息的含义活动感悟区第三站:活动感悟区 老师发现信博会里有一个很好玩的活动感悟区,现在我们就出发,前往第三站。活动一实验:有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热水3种
6、不同的液体,每个杯子都没有贴标签。请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热水。提问1:在生活中,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呢?提问2:对于感觉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活动二游戏:耳语传话。讨论总结出信息的5 个主要特征: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和失真性学生填写学案,一位同学现场鉴别,在电子白板上选择正确答案学生玩耳语传话游戏师生共同讨论,总结信息的特征,填写学案通过鉴别,让学生体会用感官获取信息,了解不同的事物包含不同的信息,可以根据不同事物的特征来鉴别事物学生,通过游戏直观感受信息的主要特征收获区第四站:收获区今天老师带着各位同学参观了信息技术博览
7、会的体验区、学习区、活动感悟区,今天你的收获如何呢?我们一起到收获区回顾一下今天在信博会学到的知识。1、信息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技术利用电子白板,师生共同回顾知识点巩固和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反馈练习区1、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B、一本书就是信息 C、一张报纸就是信息 D、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2、网上登载的一篇文章可以被数以千计的人阅读。这说明信息具有( C )的特征。A、传递性 B、普遍性 C、共享性 D、失真性3、“一传十,十传百”,这句话表明了信息具有( A )的特征。A、传递性 B、普遍性 C、共享性 D、存储性4、信息技术的英
8、文缩写是( A )。、IT B、IE C、OS D、I/O5、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C )。A、通信技术 B、传感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微电子技术6、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来网络购物的全新感受B、网络会诊成为一种新型医疗方式C、网络对青少年毫无益处D、网络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 填写学案,一位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答题通过反馈练习,检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评选优秀小组评选优秀小组,给予奖励布置任务学生完成学案知识点和反馈练习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去做拓展提高加分题布置
9、分层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说课稿: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新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
10、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现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这一社会现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学情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在机房门口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来。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本
11、节课的内容: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表达方式;重点:信息的特征;难点:培养能从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辨析信息的能力。说目标:1、一个指导思想: “使学生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2、两个学会:学会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流程;3、一种体验和一种培养: 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意识,体验信息从获取到运用的全过程,并在其中享受快乐;4、多种收获: 养成在获取信息到运用信息的思维习惯,通过聆听、理解老师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听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通过
12、对学生的上机姿势矫正、上机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分配,使学生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通过对信息的正确判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教法和学法:1、教法:(1)、任务驱动: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 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2)、讲解演示法:投影一部分图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也包括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
13、马上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插图来共同讨论。2、学法指导: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说教学程序:本节课的设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三是:“尝试”,通过动手操作来体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过程设置分为:创设情境,以境激趣-合
14、作讨论,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体验成功1、创设情境:一公司贴出招聘广告,广告上只有公司名称和该公司所需的聘用职位(仅限三人),其他的信息都没有,如果你是一名应聘者,你该如何处理呢?目的:创设美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虚拟生活情境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2、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本环节从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了解信息的普遍性和对不良信息的正确识别;(1)、相邻两个同学相互讨论,举手发言,你能在生活中发现获得信息的途径吗?(交通标志、阅读等等)(2)、阅读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给出了哪些信息;(3
15、)、投影一些图片:例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等等,学生交流,反馈信息。(有的学生一眼就可看出,有的只要“学生“掂掂脚”就可以达到)这一环节是课堂内容的中心部分,我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以前知识的迁移,来发散思维。真正体现信息的“无处不在”。第二层次:怎样识别不良信息(1)、手机短信:“某某中了大奖后?”(2)、讲一个小故事来激趣:“包不掉毛和毛掉不包”说明怎样去识别信息的好与坏。(3)、让学生自己搜索记忆,你知道哪些与此类似的事例;本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明白: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优劣之分,培养学生的辨析信息的能力。(借此告诉学生,天上不会掉馅饼)第三层次:学生上网查找我们学校的主
16、页(投影出上网的基本步骤和查找的关键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某些同学上机的操作姿势和不良习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做科学有效的控制;这一过程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选择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进行辅导。分层次的教学的运用,使全体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突出了课堂的重点,分散了难点。特别是最后的上机操作,让学生过了一把瘾。3、总结归纳,体验成功:(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4、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当一辆汽车突然从我身边驶过,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5、作业布置:课后调查
17、:无论通过什么合理的途径,了解一些社会上的通过误导信息来骗人的实例。要求讲出你获得该信息的途径。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正确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提高学生更大的兴趣,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不在机房上的纯理论课, 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概念,我觉得是本课教学中的关键。我设计了一个带学生去逛信息技术博览会的情境,通过体验区、学习区、活动感悟区、收获
18、区、反馈练习区五大区的参观活动,将本课知识点融入其中。通过体验区“信息技术改变生活”视频的观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技术,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通过学习区的参观学习,了解信息技术和信息的含义,通过活动感悟区的实验和游戏,让学生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体会信息的特征。从上课的实际情况看,采用这样的教学流程是比较可行的,尤其小组回答问题大PK活动、电子白板的使用、学案的使用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较好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同时这节课也让我意识到还有很多的不足:1、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不够机智。2、一些问题的答案仍需推敲。3、对一些课堂细节的处理不够到位。第10页(共10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