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嘉县瓯北第六小学互联网+电子备课 二0二0学年第一学期 支援教师袁伟梅学科语文执教班级六(3)课题青山不老上课时间 11月16日 教学课时1受援教师李佳佳受援班级东岸小学六年级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学情分析瓯北六小本班学生按照教学进
2、度正好学到这一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课文的观点。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是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也是有效训练学生掌握这一要素的载体。本班学生接触过颁奖词,但因颁奖辞本身的特点,学生写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找机会多感悟东岸小学东岸小学的孩子这一单元还没开始学,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还没有定位。但是在本册语文书的第三单元,学生便初步接触了“明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的认知,并在以后的阅读中实践了这一阅读方法。所以学习这一课也是没问题的,教学目标1、会读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2、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及创造这一奇迹的环境,从而体会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子孙的伟大情怀。3、能正确
3、理解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及创造这一奇迹的环境,从而体会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子孙的伟大情怀。2、能正确理解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过程设计 瓯北六小教学设计东岸小学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2009年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举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而出乎意料的是,一位晋西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一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山野老农,走进这座不老的青山。(板书课题)2自主检测。字词(1)、出示新词肆虐 盘踞 险恶 铁锹 淤泥 劲挺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
4、不慢 如臂如股二、整体初读,概括内容学习活动一1、快速阅读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2、根据卡里的信息,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性别:年龄:主要外貌特征:感人事迹:预设:课文讲了晋西北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护一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教师小结:概括课文内容我们就可以这样采用“人物+事件”的方式来概括。三、结合“学习提示”,研究“奇迹”(一)看奇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已经提示我们怎样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的导读提示。学习本文,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三个问题?(指名回答)1、说说文中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3、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5、?学习活动二: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划出关键句子。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在边上写旁注。2、试着完成语文作业本地64页第1题下面一半的思维导图。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找出请打开交流句子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理解“了不起”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了不起”?重点引导把握这4个数字(将数字圈红):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5000
6、多个日夜换来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交流句子2:(第一自然段)读着这样的青山你脑海中出现哪些词语?(3)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画面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交流句子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闪耀。看不见它们的根都是好土啊!”思考: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抓住“如臂如股”、劲挺、等,体会树的勇敢与坚强,老人对树的坚与奉献。(二)看条件老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学习活动三:1、想想老人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用“”划出关键句子。也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2、打开语文作业本地64页,试着完成上面一半的思维导图四、明白创造奇迹的
7、艰难,感悟老人的精神大环境:险恶 ( 学法指导:先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在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反馈,共同评议。出示句子。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请自由读读这句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环境,你会用什么?(板书:恶劣)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点拨:“肆虐”,什么叫“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中指什么东西在哪里肆虐?在这里狂风肆虐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关键把握“县志”(二字,志:文字记录;县志:记载一个县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
8、、物产等的专书。这句话是什说一说。几百斤重的牛马都能吹到天上,更别说人了,除了狂风肆虐,这里还有什么肆虐?(干旱、霜出示晋西北环境、风景图片。)看,这就是晋西北,黄沙漫漫,山野荒荒,干旱,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被迫搬迁一次。听了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生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9、。)小环境:艰苦师引:面对五位老汉的离去,老人没有离开,依旧选择了(课件出示)种树!;面对老伴的过世,他也没有离开,还是选择了种树!面对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选择的还是种树!。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没有离开,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从老人的故事中,你觉得他是一位( )老人?一.谈话导入1、2009年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举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而出乎意料的是,一位晋西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一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
10、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山野老农,走进这座不老的青山。(板书课题)2自主检测。字词(1)、出示新词肆虐 盘踞 险恶 铁锹 淤泥 劲挺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二、整体初读,概括内容学习活动一1、快速阅读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2、根据卡里的信息,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性别:年龄:主要外貌特征:感人事迹:预设:课文讲了晋西北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护一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教师小结:概括课文内容我们就可以这样采用“人物+事件”的方式来概括。三、结合“学习提示”,研究“奇迹”(一)看奇迹这是一篇略读课
11、文,已经提示我们怎样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的导读提示。学习本文,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三个问题?(指名回答)1、说说文中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3、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学习活动二: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划出关键句子。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在边上写旁注。2、试着完成语文作业本地64页第1题下面一半的思维导图。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找出请打开交流句子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理解“了不起”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
12、“了不起”?重点引导把握这4个数字(将数字圈红):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5000多个日夜换来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交流句子2:(第一自然段)读着这样的青山你脑海中出现哪些词语?(3)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画面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交流句子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闪耀。看不见它们的根都是好土啊!”思考: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抓住“如臂如股”、劲挺、等,体会树的勇敢与坚强,老人对树的坚与奉献。(二)看
13、条件老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学习活动三:1、想想老人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用“”划出关键句子。也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2、打开语文作业本地64页,试着完成上面一半的思维导图四、明白创造奇迹的艰难,感悟老人的精神大环境:险恶 ( 学法指导:先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在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反馈,共同评议。出示句子。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请自由读读这句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环境,你会用什么?(板书:恶劣)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点拨:“肆虐”,什么叫“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
14、吹刮,中指什么东西在哪里肆虐?在这里狂风肆虐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关键把握“县志”(二字,志:文字记录;县志:记载一个县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这句话是什说一说。几百斤重的牛马都能吹到天上,更别说人了,除了狂风肆虐,这里还有什么肆虐?(干旱、霜出示晋西北环境、风景图片。)看,这就是晋西北,黄沙漫漫,山野荒荒,干旱,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被
15、迫搬迁一次。听了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生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小环境:艰苦师引:面对五位老汉的离去,老人没有离开,依旧选择了(课件出示)种树!;面对老伴的过世,他也没有离开,还是选择了种树!面对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选择的还是种树!。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没有离开,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从
16、老人的故事中,你觉得他是一位( )老人?作业设计.小练笔:2009年马永顺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假如你在现场,请为他写上颁奖词。板书设计 大环境 肆虐 小环境 一个人 条件十五年奇迹七条沟 八条防护林带 五千七百亩林网 教学反思今天我携手瓯北六小六(3)班的孩子和东岸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一起学习了青山不老这篇课文。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后老师们与我交流了教学经验我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我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
17、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两个学校互动,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以三个学习活动展开学习、讨论、交流。两个学校的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不错。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要求学
18、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五、存在不足 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一堂更好的课。 附:上课照片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