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科书第118119页上的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三第1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做简单分析。2在观察、对比、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作分析。【教具准备】各类统计图表,有关非典的统计图片等。【教学目标】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在网络、新闻、报刊以及学校,都谈到预防哪种疫情?(禽流感)你们可
2、能听说过,在2003年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了“非典”疫情,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在抗击“非典”期间,人们非常关注的是各个媒体报道由卫生部统一发布的每天新增的“非典”人数。2请看:(课件出示)我从网上下载了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到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文字。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统计这些数据呢?(板书:统计表、统计图)师:对,用以前学过的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出示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师:统计表来统计数据有什么特点呢?条形统计图又有什么特点呢?生1:其实,从统计表上可以直接看出当天新增“非典”病人的人数。生2: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谁最多,谁最
3、少。师:总结得很好。师:统计表能很快了解到具体数据,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病人数量的多与少。板书:具体的数据 数据的多与少3揭示课题。师:如果我想知道“非典”病人数量是呈增加还是减少的趋势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里会有怎样的变化,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很快、很直观地看出来吗?(不能)其实,整理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板书:折线统计图)并出示折线统计图4、师:你想了解折线统计图哪些方面的知识呢?(什么叫折线统计图、怎样画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二、目标导学,自主学习(一)出示学习目标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掌
4、握以下几点: 1. 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并比较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 能用手势比划某种数量的变化趋势。3 .养成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好习惯。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单再次自主学习,先将昨天的预习的内容浏览一下,准备好你的发言,等会在小组里交流讨论。(二)自主学习提示: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思考:(1)折线统计图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从图中的各个点,你知道了哪些信息?(3)从折线的上升和下降你获得哪些信息?(4)从折线倾斜的程度你获得哪些信息?(5)你能用手势比划并简单说明一下“非典”病人数量变化的情况吗?根据变化情况,你估计6月份“非典”病人会怎样变化?2.比较: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
5、计图相同点与不同点?三、探究体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四、汇报展示、点拨学习(一)小组汇报交流(要求学生做好分工,安排好每个问题的回答者)生1:我发现折线统计图上有名称、时间。生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横向表示日期,纵向表示人数生1:折线统计图上还有许多的小点,这些小点都用折线连起来。生2:这些折线有的上升,有的下降,他们的倾斜程度还不一样。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不但看到折线统计图有点,有折线,还看到这些折线有的上升,有的下降,而且它们的倾斜程度也不一样。生1:图中的第一个点表示的是4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后面每个格点上的点,表示的是相应时间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5
6、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少。师:你从哪儿知道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少?生1:5月1日的点最高,所以那天新增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的点最低,新增病人的数量就最少。师:你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生2: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折线。折线上升说明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还在增多,折线下降说明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在减少。生3:折线上升时倾斜的程度大,说明“非典”病人的数量增加速度快;倾斜程度小,说明“非典”病人的数量增加慢。生4:还有,折线下降时倾斜的程度大,说明新增“非典”病人减少的速度快;程度小,说明新增
7、“非典”病人减少的速度慢。师:其他小组有什么问题要请教没有?生:新增“非典”病人增加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新增病人数量减少最快呢?生5:4月26日到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增加速度最快;新增病人数量减少最快是从5月1日到5月6日。师:你能用手势比划并简单说明一下“非典”病人数量变化的情况吗?根据变化情况,你估计6月份“非典”病人会怎样变化?(抽生回答,全班进行评价。)教师一边说一边示范:在比划手势时,首先要想象出横轴,纵轴,找到起点,不是从0开始而是从113人开始,从4.26日开始上升达到高峰,然后5.1日迅速下降到5.6日,然后再慢慢下降、下降,最后趋于平缓降到1人。师:正像大家所估计的那
8、样,6月份新增“非典”病人数量越来越少,在党和人民的同心协力和正确认识,防治非典,才让新增病人减少。(二)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相同点与不同点师:那么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有标题和制作日期;横轴上的数据代表日期,每个单位长度都表示5天;纵轴都表示新增病人的人数;每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是20人。(好眼力!)(2)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来表示数量,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三)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它们各有什么优点?(1)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特
9、别是在有很多数据的时候,折线统计图更简洁。(四)请同学们打开书,把120页顶上的重要语句勾划下来,自己读一读。五、训练检测,反馈学习1、请大家根据刚才交流的信息,独立完成书上第119页(1),(2)题。(生独立完成,指一名汇报订正)2、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3、课堂活动第1题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很多数量也呈一定的变化趋势。想体验这种变化的过程吗?好,请你用手势比划,体验一下下面这些数量的变化过程。(1)从春天到秋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
10、拿起手来,先找到起点,准备,春天发芽了,一直长到夏天,很多,很茂盛,秋天开始落叶了,落,冬天落完了。(不错,大家很认真)请看这个,能比划吗?大家一起试试。我来说月份,你们来比划。你们说,生活中像这样呈一定变化趋势的数量,最好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呢?(2)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牙齿颗数的变化。教师逐条出示,学生思考后,进行比划,抽一生边比划边进行解释。师: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现象有数量的上升或下降的情况?把你想到的比划给同桌看,并解释给同桌听。(3)从每年10月到次年3月的半年中,长途交通客流量变化的情况。(4)你家里一个昼夜用电量的变化。4、第2题(1)出示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11、自己的想法。(2)全班交流,评价时,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3)结合第3个问题,思考:这些折线统计图有用吗?它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小结: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帮助销售经理及时调整进货,可以让消费者把握消费的时机。5、课堂练习练习二十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六、课堂小结,循环教学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探究折线统计图哪些方面的知识呢?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循环教学提示: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了解了它的特点,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制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预习一下,下节课我们学习。最后,老师衷心的祝愿大家学习的心情能永远呈上升趋势,学习的成绩也能呈上升趋势!板书设计:折 线 统 计 图统计方法 不同点统计表 具体的数据条形统计图: 直条 直观看出数量(多与少) 折线统计图 : 点 增减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 简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