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一分教学设计广东省江门市恩平恩城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 梁丽群【教学内容】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27页例题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难点: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准备:课件、气球卡片。学具准备:气球卡片、白板。【教材分析】 分类与整理这节数学课的
2、主要学习内容是:对同种物品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同一类物品,理解对于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教材将本部分教学内容在原来只单纯教学分类进行简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数据的整理和用简单统计表表示结果的内容。这时候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对周围的一些实际现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的意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观察、思维活跃的特性有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本部分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
3、、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并能用简单统计表表示分类结果。从而初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小东受到了妈妈的表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看!(出示视频、图片)小东做了什么事情呢?他是用什么方法把房间收拾得这么整齐的?像这样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的方法叫做分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分一分。(板书:分一分)师:“在生活中,这种分类的现象有很多,(出示整理好的有关分类的图片)问:这是把什么分类?垃圾分类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商品的分类让我们购物更方便
4、。除了这些,你还能发现其它的分类现象吗?”二、 教学互动1、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整理,分析数据。师:你们对生活观察得真仔细!仔细观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带着这种好习惯我们一起到游乐园去逛一逛吧!请大家看,(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这些气球是怎样的?黄色的气球有几个?圆形的气球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齐数)师:有什么办法能最快、最清楚的看出气球的种类和个数呢?生:分类。师:“这位同学的办法很好,怎样分类呢?老师准备了一些学具,请同学们小组内先讨论再分一分吧!”(小组合作分气球)(展示优秀作品)请小组长上来介绍分法。(分别是按颜色、按形状分)(比较)师:“这两组都是按颜色分的,哪一
5、组更整齐?把图形一个对一个的排列,更便于我们比较多少。(指着图)为了让分类的结果更清晰,老师在这里画上横线,表示从这条线开始从下往上一个对一个的排列。”第一列葫芦形,第二列心形师:汇报数量(学生说教师记录)师:现在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整理这边(指着图)先怎样做?师:从图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无论怎么分,气球的总数有没有变,都是几?(12个)2、 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师: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小孩!现在老师想再挑战你们。这还有一个气球(绿色的心形气球),可以摆在哪呢?” 生:“放心形的那列。”(按形状)师:“为什么?它是绿色的啊,也能放到这吗?(因为是按形状来分的,所以只要是这个形状
6、的就应该放在这)。”放好后,下面的数量怎样改变?总数是多少?你怎么算出来的?还可以怎样分呢?(按颜色另起一列)师:“大家看,这里分成了几类?总数多少?我们以后要用这种方法来检验分类与整理的对或错的。小结:我们这班同学太厉害了!同样是这些气球,我们可以按形状来分,还可以按颜色来分,也就是说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并且还把它们整理成漂漂亮亮的图表,还从图中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三、巩固练习师:现在带着知识我们一起去闯一闯,好吗?第一题:分一分,涂一涂。(指名上黑板指着回答)第二题:给水果排队。师:“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水果、图形)”让学生独立完成,展示结果。小游戏:想一想,分一分。师:“你们胜利闯过
7、了层层考验,你们的智慧让老师感到很自豪。四、 课堂小结师:“对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师:分类能便于统计数量,便于比较多少,希望大家能把这种分类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五、 知识应用(分铅笔) 板书设计分一分按形状分 按颜色分 【教学评价】梁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的内容。新课标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 梁老师执教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一、注意学生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
8、应用,都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感受。 二、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理念。 三、教学过程过渡自然 在学生对气球进行分类后,梁老师通过“哪个最多?你怎么知道的?”对学生上学期学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为接下来的数数量和比较多少做好了准备。在教学象形统计图和表格时,田老师通过添加线的形式,使图和表格的呈现比较自然,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接下来梁老师通过“漏了一个,应该放在那
9、里?为什么要多加一列?图和表格可以怎么改?”这种提问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组织形式自由 在教学组织上,梁老师也是形式多样。刚开始对气球的分类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摆一摆、数一数。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通过布置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积极性,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五、教学反馈方式自由。本节课梁老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反馈。这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口头上的评价反馈,如:你真聪明!说的真好!还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细致的反馈:如在对气球分类后,通过“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将学生的想法真实的暴露与所有师生,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梁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为以后学习统计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