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论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内容提要:本文首先针对当前学生阅读状况作出一些分析,再从语文阅读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什么样的阅读习惯才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语文阅读应当是什么样的阅读,这似乎是一个早有定论的问题。无论是当代的学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一致地认为阅读是打开学生视野的窗口,是培养学生情操的要素,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土壤。同时也一致强调“学以致用”是阅读中最关键的要素。那么教改这些年来我们是否做到了这一点,真正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得到了益处了吗?通过近年来我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目前学生阅读存在如下问题:一、阅读面相对狭窄。除了语文教科书所规定的一些名著篇目外,几乎没
2、有学生涉及过他们这一年龄阶段可以阅读的文学名著。即使是这些名著,学生也大都停留在表面层次,甚至仅仅停留在课本所介绍的一些断章残简和概括介绍之中,而没有深入去探讨其中的精髓。二、阅读方向偏差较大。目前学生中流行的是文学快餐、恶搞文学、网络文学等模式,深缅于幻想式、颠覆式的作品,对于严肃的文学作品不感兴趣。三、阅读层次过浅。学生即使在阅读名著时,也仅仅停留在对于情节的熟悉上,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的体现,社会价值的意义几乎没有认识。这些问题体现在学生身上,直接表现为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不知读书。于是我们看到,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都谈论的是如何打游戏。对于一本恶搞语文课本的小册子,爱如珍宝。
3、表现在学习上,则是分析课文时,只知道抄抄参考书上的答案,从不考虑自己去找到答案。而考试时见到阅读题,一筹莫展或者不假思索,所写的作文也毫无深度与技巧可言。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阅读的本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阅读的必要。前些年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流行,近来易中天教授、余丹教授所掀起的学术热潮都反映了这一点。尽管他们的一些观点遭到了一些正统学者的驳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构筑了一条高雅与通俗之间的桥梁。正是由于他们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那些曾经被人看得高深莫测的作品,才触动了普通人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于经典的热爱。同样,学生也有阅读的需要,正因为他们觉得无法读懂经典,或者对经典无法
4、提起兴趣,才会转而阅读那些浅显而趣味盎然的作品,根本不管其中的精神内涵。其次,阅读是通向完美人生的途径,但把握这条途径必须掌握合适的方法。高明的学者可以从泉声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可以从积雪下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能沉浸入“清泉石上流”的境界,他不可能领悟。没有体味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韵也无法把握住真正的人生。学生只有真正懂得了如何去分析作品才能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只有真正懂得了如何去感悟作品才能应用作品的价值观念,只有真正懂得了如何去实践用品才能喜爱作品。而我们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只有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阅读,才能真正使作品走进学生的心灵,进而塑造他们的人生。小学的教学目的是
5、给学生一个基本的积累过程,让他们可以无障碍地阅读文学作品,而中学的教学应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作品,进而领悟作品精神,应用作品价值观念。由此,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在不同时间培养学生不同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首先,初一阶段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应当养成这样的习惯当他阅读一篇文章时,应当主动地想到他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而完成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这两点明确出来。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不同类型的课文,让学生掌握分析不同文体的方法,进而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感悟文章的精神内涵。我们就应当向学生明确,我们分析文章的基本目
6、的就是为体会作者的精神。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步骤。一、把握作品的主要形象。这在诗歌中体现为意象,在散文中体现为主要抒情对象,在说明文中体现为说明对象,在小说中体现为主要人物。通过粗略的阅读,把握住主要形象之后,再让学生思考这一形象作者通过什么方式塑造,或者在作品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二、分析作品的主要结构。通过上一步骤对主要形象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把握住作品的主要思路,由此来划分层次。从中我们就可以分析出作者安排这一顺序的原因,层次之间衔接过渡的技巧,以及段落之中的关键字句和作者点明自己观点的段落。三、分析作品的基本精神。经过上述两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很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本精神,并可以从自
7、身角度出发,分析这些精神的时代感和实用价值,从而做出自己的评论。以上的方法,仅仅是一个框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自身的习惯,寻找不同的切入步,使之更好地被学生把握。而如果学生在初一阶段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分析能力,就能确立阅读的正确方向,从而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读书,那么他的阅读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浅的层次,而是向深入发展。其次,初二阶段应当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应用能力。学生应当在这一阶段培养出有意识地运用自己从阅读中所得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或者研究一些问题的习惯。孔子在评论当时的基本教材诗经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表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
8、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是了解知识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知道这一点,就会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同时也会让学生了解应当读哪些书。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在课堂中引用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了解作品所传达出的精神所具有的应用性是多么广泛。例如我在竹影一课中提到,丰子恺所提出的中国画的精髓在于写意这一观点时,特别举出了丹纳艺术哲学中的观点,指出即使是注重写实的西洋画家也强调要传达出人物的精神内涵,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精神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艺术所追求的目的。另一方面,搭建学生实践的平台,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实践的乐趣。例如我在上中国石拱桥一课时,结合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实践
9、活动,创建了一个名为“说不尽的桥”的网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著名桥梁的介绍,吟咏桥梁的诗歌,与桥梁有关的传说,并且发表自己对桥梁的看法,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茅以升先生所说的桥梁的特征。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启发学生寻求如何去应用自己从阅读中得到的知识与价值,从而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习惯,他们就会清楚自己的阅读方向所在,主动地去阅读对自己有益的作品。第三、初三阶段应当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学生应当习惯于和他所阅读的作品的作者进行精神的交流,从而明白自己应当阅读哪一方面的作品,应当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进而有意识地阅读。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10、矣。”只有在心中真正想读的时候才能有真正的阅读,也只有在真正阅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领悟阅读的精神。而只有领悟了阅读的真正精神,才能读懂人生。在这一时刻的教师,就更多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把教材中所学到的精神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且启发他们在生活中领悟更多的精神。初三阶段不仅仅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也是对新知识的展望。初三教材中有许多课本会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如地下森林断想、枣儿等文。这时我们就可以首先让学生分析文章,把握文章精神,再结合相关背景及一些有关事例,让学生进而了解这一精神的应用范围。再引导学生讨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这一精神内涵的实践价值,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感悟这一精神。而学
11、生在感悟之后,应当会有意识地阅读一些相关内容的作品,联系一些以前学过或读过的作品,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文章的精神内涵。而培养出主动感悟文章精神的学生,也就能更加主动地阅读。因为他可以通过不同作品的阅读体会出丰富的情感,激发自身的情感。通过这些阅读,他也就可以在阅读中主动地体会人生的真正意义,进而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人生的真谛。而此时,一个更加广泛的阅读空间就会呈现在他面前,他将会在高中阶段进入更深更广的阅读。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当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以阅读为窗口向学生展示人文精神的一个舞台。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阅读的真正意义,进而达到阅读的根本目的。3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