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罗江县深雪堂小学校 杨文勇教师在指导学生小组活动时,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设计出难易适中并具有合作价值的任务,并准确地将任务传达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切忌模棱两可。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教师要将合作任务以尽量清晰准确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清楚他们即将要解决的问题。2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有人提出4人小组比较适合我国人多、空间小的教室现状,4人小组除不用走动外,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初期的最佳组合人
2、数,既两两相对,又便于四人集中交流。 如果安排各小组合作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则合作小组应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以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与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展开。具体来说,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成绩水平、能力水平、工作态度、性格(外向或内向)等因素,尽量体现差异,实现互补。合作小组的成员应定时更换,以利于学生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技能。 如果安排各小组合作解决的不是同一个问题,则应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安排合
3、作小组,可以安排成绩好的学生组成一组,做更有难度的工作,成绩差些的学生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分组时,特别要考虑那些弱势学生分组情况,要做到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如对于胆小的学生,分组时尽量安排他们与他平时要好的同学一个小组,以使他敢于发言,敢参与合作学习。3明确合作小组内各成员的责任分工。明确的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每个小组的分工,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具有差别,但一般应该具有以下角色:组长(保证小组工作并确保每人知道指令是什么,保证各司其职,帮助化解争端);记录员(记录小
4、组的讨论内容);报告员(向全班或其他组汇报小组的工作);提问者(通过提出问题推动小组工作更加深入);总结者(突出小组讨论的主要问题,记录小组活动的进程)。经过一段时间后角色要轮换,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和提高。4.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调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教师的组织技能关系很大。有的教师只设计问题,而不加强指导,尽管问题设计得很好,但学生“自由”合作的成果却不是很理想,常常停留在表面,对问题的深层次挖掘则做不到。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调控,让小组合作有深度、广度。教师的调控,要体现以下作用: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
5、动情况,发现学生不积极参与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要及时引导,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合作顺利开展。发现火花。学生交流过程中常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发现,及时给予肯定。排除障碍。在学生出现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合作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帮助学生尽快排除障碍。引导深化。当学生交流讨论停留在表层不深入时,教师要及时加以诱导,让合作向深层次发展。5灵活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时间限制,如果规定的时间到了,但大多数的小组还在紧张的、团结一致的合作学习,则可以考虑适当的延长时间。 6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小组集体评价可以设计评价表,评价项目包括两方面,
6、一是学习过程,其中涉及:成员的参与程度、团结程度;二是学习结果,其中涉及:合作任务是否按时完成,合作任务完成的程度。这些评价标准可以采用等级评价的标准,最后选出优秀小组,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也可设计评价表,可以主要评价学生是否有促进合作学习的行为产生,包括仔细聆听、称赞他人、提供建议、礼貌的提出不同意见、劝说他人、耐心等待、征求反馈意见等。考虑到评价指标较多,操作时可采用实际分数的形式来表示,确定好各个指标的分数范围,建议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在小组内完成。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由于合作任务的性质不同,评价标准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总之要有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实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