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最初的印象是在学习教育理论的时候知道了综合实践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大领域,但对于综合实践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对不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和在网络上的学习展开教学。 教育部今年刚刚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正好解决了老师们的燃眉之急,从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课程管理与障碍以及对综合实践的推荐主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综合实践活
2、动课程是在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更加注重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这门课程,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语数英等传统学科的评判标准。 指导纲要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明确提出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引导学生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了新型课程形态的建构,要求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创造,
3、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做”出来;强化了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对活动规划、教学指导、管理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分类型、分学段推荐活动主题,对活动目标、内容、方式等作简要说明,为学校和一线教师提供基本活动示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操作、能落地。所以我更加希望孩子们通过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能够在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该有的责任担当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年国庆节到来之际,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祖国母亲的成长史、我们国旗的由来以及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们,所以在四年级我特意举办了一场“向英雄人物致敬”的主题活动,在上课伊始
4、,我先向孩子们提问:“你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有哪些”、“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英雄”等问题,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踊跃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随后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赵丽蓉老师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大家在欢笑声过后主动开始思考革命先烈们的大无私精神;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了歌曲英雄赞歌,大屏幕上播放了革命先烈们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英勇献身的影片,孩子们都被高亢悲壮的音乐声和震撼人心的片段所感染,尤其是听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时,大家都被深深的震撼了;下面我为大家仔细解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碑文,讲述了几场用革命先烈的生命为代价所取得的几场损失惨重的战役,就连平时喜欢做些小动
5、作的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坐着、听着。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我请孩子们谈了他们的体会感想。 对于这次课程我觉得自己讲的太多,孩子们说的太少,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实践性,还是我一直在讲台上讲讲讲,虽然孩子们也听得很认真,通过两次课就对新中国的成长史和国旗的由来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在发现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方面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方面没有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髓,仅仅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谈了自己的体会,这节课的作用可能只会持续很短的时间,所以在课下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体会写下来或者制作一个“缅怀英雄人物”主题的手抄报;在上课前应该让孩子们提前搜索和新中国成
6、立有关的革命先烈们的故事,课上的时候让孩子们来讲,让孩子多说多做,鼓励内向胆小的孩子多走上讲台勇于表现自己,喜欢做小动作的同学懂得倾听别人懂得尊重别人。 在“早餐的营养”这一节课中,因为比较贴近现实,同学们都表现的比较热情,在课前孩子们已经填写好每日早餐的成分表,在课上为孩子们发放了学习卡片,大家一起交流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早餐应该怎么吃才能营养均衡以及如何制定营养早餐计划。在本节课中,学生之间更加注重交流讨论,提出了不同的假设还成立了课题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我觉得进步的地方就是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做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而且选取的题材比较接近现实,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7、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能做到很认真的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但是我缺乏创造性的想法,选取的主题范围单一,在劳动技术类和社区服务类的课题比较少,给孩子们呈现的是一个略显沉闷而又缺乏兴趣的课堂,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课上没有做好充分的记录,课后的反思也不够及时深刻; 对我自身也是如此,在课后没有及时和其他老师交流想法,也没有及时总结班里孩子的表现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整合,课后的反思记录没有及时跟上。以至于在下次上课的时候仍然犯了之前的一些错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书面多、操作少,接受被动化。二是课内多、课外少,空间局限化。三是讲解多、指导少,实施表面化。
8、四是制度多、落实少,课程边缘化。 为解决以上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教学误区,我制定了一下解决方案: 1.改变教师角色,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引领者 还是应该把课堂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老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精神,把老师当成配角,让学生做真正学习的主人。当然学生总会碰到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经历课堂上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时教师应充当“牵引者”“重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准确把握活动中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重组活动中出现的信息资源,对有价值的问题紧抓不放,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教学,促进新的有效生成。 2.强化制度保证,做学生实践活动的保障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比传统
9、学科更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课堂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们才不会成为一盘散沙。最后,学校要立足校本,挖掘地方和学校特色,盘活地域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指导预案和学生活动方案,突出活动过程,淡化活动结果,避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化倾向的产生。 3.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激励者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学生们的成绩,有的孩子在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上可能会表现的非常优异。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活动氛围,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要素和条件,引导学生
10、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与对话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并给其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4.实施资源开发,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拓展者 不能仅把学生的课堂资源局限在某一个小的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当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校外,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5.重视家校沟通,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催化剂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活动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是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因此,实施家校沟通,让家长明白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家长们若能扮演好“催化剂”角色,定能助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 当我们开始正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不足并努力寻解决方案且付诸实施,进一步整合社会、学校、教师的指导力量,相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稳步发展。第6页 共6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