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推动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不但能够直观展现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学科特点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接触大量史实,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作用 问题 众所周知,历史,包罗万象,是一个庞杂的信息世界。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思想
2、文化、军事、法律、宗教等诸多方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赖的仅仅是一本教科书、一根粉笔和一块黑板,教科书中节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样简单的教学手段也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运用信息技术所负载的丰富网络资源,就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点。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以下两个方面的看法。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教学中,既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
3、文本文件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同一时间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在他们的大脑中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我在讲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时都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这些课件,打破时空限制,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
4、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更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可操作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我们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开发个性潜能和创新思维。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就会发生变化,更随意、更方便、更直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
5、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在历史课堂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然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思考,反复研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更激烈,既然能提出问题,那么解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的“接受式”学
6、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历史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单纯记忆一些历史知识,了解一些表面现象,而是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资料、推敲历史证据,形成综合、分析、甚至运用史料的能力,形成辨证思维和有效的批判意识,树立唯物、科学的历史观。这种能力的培养,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发了每个学生个性潜能并使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提升。3、多媒
7、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优化历史课堂结构,优化学习效果 历史知识不仅很丰富,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注意这一特点,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我们可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历史资料呈现给学生,还能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基本概念、有关史实时,做到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成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从而使历史课堂结构得到优化和历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另外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使教学过程的
8、演示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动态性和集成性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进行有效的认知加工,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4、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难点问题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历史概念,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能够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没有理解的记忆是不会长久的停留在脑海中的,这样就会出现学生掌握得不够牢固,不久就忘掉的现象。而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
9、抽象的说教,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学习。如在学习解放战争一节时,学生对解放军战略反攻目标和主攻方向及三大战役的进程往往因地理知识所限,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几幅动态地图,通过流动的箭头把敌我双方的攻防路线及战略态势进行演示,再配上有关三大战役的影视录像片的有关资料,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不仅较清楚了解战争进程,理解我军作战方针和意图了,更掀起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使学生沉浸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地获取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比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用粉笔在黑板上费时费力地划写描连,要美观便利得多,也更能顺利实现突破教学难点的
10、目的。 总之,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不仅要有熟练的应用技术,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理论。先进的技术只能和科学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既能使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学科特点得到较直观的体现,又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接触大量史实。应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表现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错误倾向,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势必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例如: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多媒体历史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忽略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己的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这样便在课堂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老师和学生努力睁着眼睛瞪着前面的屏幕,老师只需动动嘴皮动动手。动嘴皮,一般只是把屏幕上的内容再说一遍,稍微好一点的呢,再把有关的内容说一遍,最差的就是那种由于大屏幕的存在而显得教师的存在成为多余的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