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大学(钻井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3.10.9 成绩: 班级: 石工10-14班 学号: 10021661 姓名:于利国 教师: 同组者: 李永若 何旺达 刘子祎(13班) 岩石硬度及塑性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 2.通过实验掌握岩石硬度和塑性系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手摇油泵将液压传给液缸,推动液压罐的活塞上升,使岩样与压模和位移传感器同时接触,随着压力的增加,压模将逐渐压入岩样,压入的深度
2、由位移传感器测出,压力由载荷传感器测出,测出的数据自动存盘,再由u盘导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计算出岩石硬度和塑性系数。 三、实验设备简介及使用 仪器示意图如图一: 图1 仪器示意图 仪器由函数纪录仪、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其主体组成,仪器主体包括手摇泵、液压罐、支柱、上板、下板、压模组成,并可固定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及岩样,位移传感器的转换器固定在函数纪录仪的外罩上。 1、手摇泵 手摇泵容积为100ml,最大压强为20Mpa,主要由泵桶、丝杠、丝杠压帽、活塞、堵头、堵头压帽、手轮、手柄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二: 图2 手摇泵结构示意图 液压罐 液压罐的目的是将手
3、摇泵施加的压力通过液缸内的液体推动活塞,带动岩心托盘上的岩样与压模接触、压裂,进而实现实验目的。液压罐主要由液缸、压帽、活塞、活塞压盘、垫块、岩心托盘组成。 2、压模 压模是由高强度钢制成胚体后镶入硬质合金压头,将硬质合金锥磨成柱体,压头直径d=2mm 3、支柱与上下板 支柱与上下板都有高强度钢制成,支柱的直径和上下板的厚度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实验的需求。 4、位移传感器、载荷传感器 载荷传感器固定在上板上。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左支柱上,可上下移动。位移传感器用来测定压模压入岩样的深度,载荷传感器用来测定压模压碎岩样所用的力。 5、函数记录仪采用多通道液晶数显仪,可实时观看图形显示或数字
4、显示,并具有记忆功能,可将实验的数据记录下来,用U盘导入计算机进行编辑。 四、实验步骤 1、岩样制备:将岩石切磨成正方(圆柱)体,其高度不小于50mm,被测量端面应加以研磨,使岩样平滑且相互平行(直径50mm的岩样两端面不平行度不应超过0.5mm),岩样制备后应在低于1000C的烘箱中烘干2~2.5小时,然后放在干燥器内备用。 2、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模压头的直径并记录下来, 3、打开记录仪开关,调擎零点:按菜单,选择输入,按设置,输入密码,选择零点修正。 4、将岩样置于硬度仪的岩心托盘上,摇动手摇泵,活塞慢慢上升,移动位移传感器,使岩样先与位移传感器接触,当纪录仪显示压力有变化时,说
5、明岩样与压头已接触上,停止摇动手摇泵,此时记录下位移值和压力值,作为零点。 5、用手摇泵慢速均匀加载,直到岩样破碎(有响声),则该点测 试完毕,卸压。 6、按设置键两次,出现报警界面,再按V键,根据提示插入U盘,导出数据(两个数据文件存入U盘,第一路数据是位移,盘,导出数据(两个数据文件存入U盘,第一路数据是位移,第二路数据是载荷)按菜单键返回,拔除U盘; 7、移动岩样,使第一点的破碎坑与第二点相距大于lOmm,按3~6操作方法,测试第二点,每块岩样做2~3次。 五、实验结果 1、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编辑。U盘上的数据可通过专用软件打开,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U盘上的数据分系软件
6、打开,选择setup.oxe安装数据处理系统(按提示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双击桌面上的“JLFXl00"图标; ②点击“文件)打开”,选择所需的文件即可进入“曲线分析” 窗口;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位移传感器(或载荷传感器)数据。 ③点击“数据报表”弹出一窗体,输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取样间隔”点击“开始生成报表(按准确时间)” ④把生成的数据拷贝到Excel进行处理,在Excel文档中进行编辑时,先逐个选中通道1数据中的序列号,在编辑栏将列号和时间删除,只留下数据,同样将通道2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只剩下位移和载荷,通道1记录的是位移数据。如果载荷数据开始变
7、化时,相应位移数据不在零点,需减去该值。 得到原始数据及曲线如下所示: 载荷/kg 吃入深度/mm 载荷与吃入深度曲线 data01 data02 0.931 3 0.994 3 1.039 9 1.042 13 1.047 18 1.051 23 1.056 29 1.059 37 1.067 48 1.075 60 1.078 67 1.08 71 1.089 90 1.098 106 1.107 125 1.116 137 1.122 154 1.139 181 1
8、152 215 1.17 247 1.187 277 1.212 334 1.258 393 1.288 441 1.309 446 1.443 214 1.634 221 1.643 215 六、数据处理 1、由于载荷数据开始变化时,相应位移数据不在零点,需减去该值:2.45;并且载荷初始值不为0,应减去初始值:-3。处理后如下表所示: 表1 位移载荷关系数据记录表 吃入深度/mm 0 0.931 0.994 1.039 1.042 1.047 1.051 1.056 1.059
9、 1.067 1.075 1.078 1.08 1.089 1.098 载荷/kg 0 3 3 9 13 18 23 29 37 48 60 67 71 90 106 吃入深度/mm 1.107 1.116 1.122 1.139 1.152 1.17 1.187 1.212 1.258 1.288 1.309 1.443 1.634 1,643 载荷/kg 125 137 154 181 215 247 277 334 393 441 446 214 221 215 2、
10、 PoY Pmax 3、根据每点所做出的曲线求出硬度; 由上图可知 又有 则有Py=Pmax/S=580x9.8/3.14=1810.2Mpa 查表得岩样硬度级别为6,中硬。 4、求塑性系数 根据网格面积法,求得 面积OABC=522格, 面积OED=405 格, 由上图可计算得=522/405=1.29 查表得岩样塑性级别为2,为低塑性的塑脆性岩石。 5、求屈服极限, 由图可知,则Py=Poy/S=380*9.8/3.14=1186.00Mpa 七、实验结果 表2实验结果表
11、 硬度 屈服极限/MPa 塑性系数 硬度级别 塑性级别 1810.2 1186.00 1.29 6,中硬 2,低塑性 八、思考题 1、为什么必须保持岩样两端面平行? 答:如果被测岩样两端不平行时,对岩样施加压力时除产生压应力外,还产生剪切应力,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2、画出的曲线不规则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因为岩石具有不均质性,岩样各部分的材料强度不相同,实验点分布不均匀。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手摇
12、泵没有均匀加载,产生动载荷效应,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使画出的曲线不规则。 3、在塑性岩石中,岩心没有明显的破碎点,如何求它的硬度? 答:对于塑脆性岩石,在计算中我们通过用屈服极限代替硬度的表示来求硬度。 九、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岩石的机械物理性质,掌握了岩石硬度和塑性系数的测量方法,实验过程比较简单,但是要细心。压入岩石的载荷突然减小后要沿原方向旋转几周,然后反时针旋转快速退出,同时压入时要慢且匀速旋动转盘。 我建议把手摇泵做成电脑控制的,与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有同一个软件系统控制,可以保证旋转均匀,减小误差。 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