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海大学2014管理学案例分析作业 题 目:论高中教师如何有效管理学生姓 名:李楚学 号:1308230104班 级:经济一班指 导 老 师:邓玉林摘要新时代的到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秩序和课堂管理也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形态,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摈弃自己所固有的旧的课堂管理理念和组织方式,提高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有机结合的能力以及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自觉性。本研究通过对河海大学商学院大一学生高中时期教师管理的实证研究,分析高中阶段教师有效管理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明其中的原因,并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寻求理论借鉴,寻求相应
2、的策略和解决方法。关键词:高中;教师;学生;有效管理;理念;策略第一章 高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秩序和课堂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形态、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中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与管理。尤其是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高中三年,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迫切需要教师对其行为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管理,在他们人生的转折点上进行强有力地推动,这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随着新旧课堂的逐渐转型,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里,教师在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河海大学商
3、学院大一学生的采访,分析其高中时期教师管理方面的缺失,总结得出高中教师对学生有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体归纳如下:1.1 教师的自我观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使目前的课堂状况仍滞留在传统的课堂控制上,教师讲,学生听,依然占据主要地位。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师是教育者,知识丰富,看问题深刻,学生一定要服从教师的管教。要发展与保持课堂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权力,也还要有相应的权威,学生只有服从教师的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教师才能完成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任务。在对学生的采访中显示,在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拥有绝对的权利,课堂基本上成为了教师单独表演的场所,学生被排斥
4、在外,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密密麻麻地记(高三年级尤甚)。 教师们只顾着不断输出知识,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倾囊相授,然而他们却忘了去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到底吸收了多少。学习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必须得到相同的重视。为了便于管理,教师们营造了一个“绝对安静、秩序井然”的教学环境,殊不知,在学生眼中,这样的管理意味着绝对专制。“即使老师错了,也不能公开说”,已成为学生中默认的事实。更有甚者把老师的话当做标准答案,绝对不敢予以质疑。除此之外,教师的绝对权威还表现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好多教师都反应,自己已经没有耐心和精力和学生“纠缠”,看见学生的不当行为,头就大
5、了,所以繁地大声训斥、讽刺挖苦之类的消极性语言也就在所难免。这种所谓的简单的管理模式,实则带来了更加复杂的问题。教师往往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处理问题不顾学生的感受,严重剥夺和压制了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越多,就越不能培养他对外部世界进行积极干预所需要的独立主动性和反思批判意识,而教师的独断专行不仅影响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埋下了诱因,更为学生问题行为的有效处理设置了障碍。1.2 教师的教学观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通常会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原则,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和价值观,导致课堂管理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在备课时,提出的教
6、学目标往往是这节课我要教什么,讲什么,而不是这节课要使学生学会什么。教学方法上习惯于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由于高中课堂上的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们往往拼命地赶进度,教学中缺少应有的耐心等待,强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给其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试图按计划把教学内容统统讲完,有时甚至直指问题的预定答案。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了,教师释然了,而学生却一头雾水。教师把教学当成一项任务,就像每天需要给树苗教三杯水,明明应该在早中晚各浇一杯才最恰当,却为了完成任务强行要求树苗在早晨消化三杯水,这样的后果毋庸置疑,树苗最终会被水给淹没。学生们为了消化教师强行灌输的知识,要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不一定能将知识融
7、会贯通。长期以往,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逐渐被消磨,剩余的只有机械的学习。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好多教师没有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深入地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是统一要求,统一练习,统一评价。这样一种教学观和管理观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片面地把课堂管理理解为课堂控制、课堂纪律的管理,忽视了应该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师生关系、关注学生自控等丰富内涵,这样一种单一片面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厌倦课堂、厌倦学习、厌倦老师,从而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1.3 教师的评价观在大多数教师眼里,成绩好的学生就各方面都好,成
8、绩差的就各种看不顺眼。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们采取的是鼓励政策。当其成绩进步时,大肆表扬,对他的努力给予肯定与赞赏;在其成绩退步时,给予宽慰,安抚他由于落差而产生的消极心理。这样的政策很好,给了学生莫大的鼓舞,使其自信心倍增,在往后的学习中也会更有动力,有利于推动好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然而,成绩不好的学生们就得不到教师这么好的待遇了。教师对他们的问题行为不是进行详尽地分析,也不顾学生的感受,而是三言两语、简单粗暴地打发解决,更别提相应的引导和启发教育了,“给我滚出去”成了教师利用率极高的词汇,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化。现如今,随着时代的推进与人们价值观的改变,部分教师不仅用学习成绩
9、的好坏来给学生分类,更有甚者不顾职业道德,用家世背景来决定对其管理的方式。这种极端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产生巨大的落差感与压抑感,可能会在学生的心里留在一辈子的阴影。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行为主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需要和权利,这也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我信息”,如“我喜欢你这样的学生,但我不提倡你这样的做法”,“作为你的老师,我更希望你能”,向学生传达出教师对问题情境的感受和对学生正当行为的要求,避免“你信息”和消极性的语言,如“你真是无可救药了”,“你太令我失望了”。第二章 高中教师有效管理学生应遵循的策略鉴于以上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一下有效管理
10、策略,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2.1 教师课堂行为管理策略第一,改变传统观念,变课堂控制为课堂管理。教师应加大力度,切实从自身出发,改变课堂上的教师权威结构,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由教师单方控制到多方合作的课堂管理模式。拆除师生之间的藩篱,用民主、平等来取代专断与师道尊严,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才能应运而生。第二,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不要低估自身的影响力。社会赋予了教师这样的权利,教师实际上就获得了法定的社会认可的权利。强调教师的这一法定权利,仅仅是因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是其社会活动的重要部分,而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和课堂的领袖,必须
11、建立行为规范,做到小心、谨慎并时时监督学生的行为。第三,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拥有坚定的立场。粗鲁的行为和软弱的反应都会践踏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因此,教师应学会用坚定的语气向学生表达对教学的重视,以及对师生权利都能够得到保护和尊重的课堂的重视同时教师需注意陈述问题时应尽量避免将学生的姓名与行为“贴上标签”,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2.2 教师自我形象管理策略第一,不要总是回想失败与过失。人无完人,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的失败与过失也在所难免,所以对课堂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极端棘手的情况,教师要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要认为会威胁到教师的名望与权威,更不要事后深感灰心丧气或怒火中烧,产生负疚感或挫败感。教
12、师要舍得给自己置办一套得体的“行头”,最好每天对着镜子自我审视三分钟,“我很优秀,我也很称职,学生们很喜欢我”。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起着非常大的影响。第二,培养一份幽默感。一般来说,对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随时随地地掌握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合理运用注意转移法、随机发挥法、幽默法、宽容法等方法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教师越能客观地接受自我形象,实事求是地看待自身,对个人能力与能力极限的了解越客观、越清晰,就越能行之有效地处理课堂问题,也就越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第三,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教师要获
13、得这样的权利,重点应放在怎样使学生产生自信,而不是一味地去满足学生的愿望。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的期望,学生也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意愿,这才是有效的教学管理行为。所以,课堂上教师吸引力的获得,也有其重要的“权力”基础。由于吸引力是教师所拥有的与师生关系紧密联系的一种权利,它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通过师生关系的改善,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赖,从而保证课堂管理的正常进行。2.3 教师课堂评价管理策略第一,评价应及时有效。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现实评价,教师要明确地指出这一行为为什么不好,并列举不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在进行现实评价时,应及时给出评语。教师的评语应是
14、支持性的而不是攻击性的,要有利于鼓舞学生的士气,绝不可以攻击学生、侮辱学生或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第二,评价应由教师单一决策到师生多元协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唯一方式,评价应由一元向多元化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方向发展,评价方式也应该向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发展。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合作评价,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参考文献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132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663李冀:教育管理词典海南出版社1997 年版.4 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
15、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25 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6刘家访:有效课堂管理行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1 苏婷:让教师体验更多的职业幸福.N中国教育报2007.47 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8 Jones, V. F Jones, L. S 方彤等译:全面课堂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69 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第49页。10 任阳梅,司彩兰: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J山西教育,2002.911 顾援:课堂管理刍议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2 期12 何似龙、施祖留: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91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