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回忆从教多年来经历,所教班级均有部分“学困生”。自然引起了我对如何转化“学困生”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苏联而且对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差生”是“后进生”或“学习有困难的”或“头脑迟钝”的学生。他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那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但是,真正被认定的“差生”是很少的。他善于从心理学和哲学的高度对一般认为的“差生”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生”观。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
2、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差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究竟“差生”是什么样的学生?一我认为农村小学“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情感性“学困生”,也可叫做懒惰型“学困生”。如缺乏毅力,有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浓。二是由于基础薄弱,从外地或其他学校班级转来。三是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能力不强。四是缺少关爱,无父母,多年来都是留守儿童。有的甚至从生下来几个月后就再没见过父母的样儿。二、转化农村“学困生”的几点经验;一针对第一种懒惰型“学困生”,他们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或课堂作业。我首先问清他们为什么没完成?为什么没按时完成?再对症下药,
3、讲道理,举事例,讲故事。然后老师以身作则,认真教学,努力工作,每样作业全批全改。再作比较,父母们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为的都是你们能好好学习,有了成绩,父母高兴,老师自豪。老师像父母一样关心他她,疼爱他她,激励他她。陪伴他她写作业。尽量寻找他她的长处,适时加以表扬,给予机会充分表现。使他们增强毅力,降低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二针对基础薄弱性的“学困生”。我常常是先调查生源,从哪里来的?原来老师是谁?哪些内容觉得难?学得差?结果大都是拼音基础差,朗读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字迹工整差。因此,我把此类“学困生”分成几组,即拼音组,朗读组,练字组。利用中午,课外活动轮流辅导,区别对待。在辅导中、教学中、
4、生活中,逐渐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大约一个月的集训,基本能与班上中等或偏下的学生同步。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不松懈,随时注意他们,关心他们,以便更好的与大多数学生同步。三针对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能力不很强的“学困生”,我则对他们进行补“智”,教他们学习的方法,而且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使其学习兴趣增强,而且让“学困生”扬长避短,收获成功,以扬起学习的风帆。四针对缺少关爱的“学困生”,我先作调查,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让生介绍我的家,要讲清:我家在哪里?共有几口人?他们是谁?在干什么?你对自己的家有什么想法或感受?以便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多年不归,钱也不寄,电话
5、也不打,有的甚至连孩子上四五年级了,也从未见过他她的父母。曾有一个叫马媛的女孩,直到小学毕业领毕业证时也没见到她的父母爷奶,只看到过她大姨。有的无父,有的无母;要么在外打工,要么离异,要么逃跑,要么死亡。这类学生多么可怜!他们从小就缺少了人生最基本最起码的爱父爱母爱,就像人要生长缺少了最基本的营养,也让他们失去了三大教育之一家庭教育。使他们变得胆怯懦弱怕生孤僻,或是刁蛮韧性自私好强怪僻。对于前者我多付之以爱。像父母一样,他们脸脏了,我叫他们洗;头发乱了,我帮他们梳;衣服破了,我帮他们补;鞋烂了,我帮他们买或把自己孩子的衣物送给他们;服装不整洁,我会提醒他们换洗,或帮他们弄整齐,如:牵衣领扣扣子
6、系红领巾等;生病了,我给他们买药吃,或者送医院;在外面受欺负了,我会帮他们讨回公道。让他们感到人间的温暖和真情。当他们投来感激的目光时,我会微笑着说:“没事儿,孩子,老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好好学习,我就幸福啦!”对后者,我便多加教育,严肃态度,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教育开导说服他们;常做家访,和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姨娘们多交流,研究对策使他们转变。每当我狠狠地批评他了们,生气地鄙视了他们,等他们后悔了,流泪了,我会亲切地说:“没事儿,好孩子,既然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就好好表现,努力学习,老师就高兴了,再也不会生气,还恨我吗?”他们都会乞求地看着我使劲地摇头。我是多么的幸福!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与我们教什么有关,而且与我们怎么教和怎么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其实,在转化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应该重视怎样转化和怎样引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教师对“学困生”的爱就难以得到他们的回应行为,“学困生”自身也会逐步丧失斗志与信心,整个教学结果就难以心想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