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市第82中学 唐娟丽摩擦力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及其对社会的价值。四、教学重、难点及课前准备教学重点: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
2、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长方体木块、砝码(或钩码)、毛巾、棉布、长木板、几支用完的圆珠笔笔芯等。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演示“筷子提米”实验,演示前可以问学生:能否里用筷子提起盛米的杯子。结果:筷子提起了盛米的杯子。(学生们充满了好奇)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归纳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播放课件摩擦力概念(二)新课学习1、认识什么叫摩擦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请同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 实验: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我们的手运动时受到
3、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要相互接触,摩擦力只能发生在接触面上;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位移;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因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大胆猜想。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学生猜想:什么原因或什么生活现象支持你的猜想对猜想结果进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法。由于有以前知识的铺垫,学生一般都会想到控制变量法。(2)教
4、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看信息快递。在此引导学生总结出转换法。探究实验前的许多工作做足,学生动手实验也就心里有底。下面进行分组(教师最好进行合理分组,便于合作学习)。(3)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为节省时间,各组学生分别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实验。(4)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于表格,可提前复印好每小组一份。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归纳自己组的结论 教师总结,并板书。4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 a、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b、想象:如果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例:汽车在冰面上打滑 a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b怎样解决?(加防滑链等) c轮胎上为什么有花纹?轮胎与冰面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 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因此有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有时又要想办法减小有害摩擦。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减小摩擦力。关于此问题在下一节我们继续研究。六、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最好让学生举手发言进行总结问者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