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学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荷塘月色主备课人:孙汶歆 审核人:雷莉 授课人: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3.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过程方法目标探讨、鉴赏、领悟、揣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重难点】1. 通感手法的运用。2. 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
2、、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 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更为人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3. 写
3、作背景(1)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2)朱自清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作为儿子、丈夫、父亲
4、(有五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北大毕业后,他到杭州一师教书,工薪的一半寄往家里。从背影中可知,当时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因贫困与庶母的原因,他与父亲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此后,父子的关系一直没有缓和。1927年7月,由于妻子多病,朱自清将长子朱迈先、长女朱采芷送到扬州老家抚养。文中“闰儿”是次子朱闰生。所以,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感受到的自由,也可能是暂时摆脱了生活中的烦累与负担所获得的精神自由。4. 名家评说 那么
5、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二、方向探究 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我们的一块宁静的地方。高兴的时候去那里走走,神清气爽;不高兴的时候去那里走走,所有的不快也将随风而去。在朱自清先生的心里,荷塘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吧。今天,我们就和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他的荷塘。三、自主探究(一)整体感知 学生分段齐读,教师疏通字音蓊(wng)郁(y) 弥(m)望 袅(nio)娜(nu) 梵(fn)婀()玲脉(m)脉 媛(yun)女 鹢(y)首 霎
6、(sh)时 敛(lin)裾(j)(二) 疏通文意 文章共8段,每段写了什么,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明确: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第一部分(第1-3段)写夜游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二部分(第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与月色的夜景描写。第三部分(第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
7、联想,回到现实。 四、合作探究(一) 阅读1-3自然段,即第一部分,体会作者心情。链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前三自然段,找出朱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明确:心里颇不宁静。 链2:不宁静,也就是说他的心情很烦闷、低落。那么从哪里看出来他的心情是低落的 明确:第一句、寂寞(而非幽静。寂寞是人类情感的一种,介于孤独和落寞之间)、怕人、平常的自己、另一片天地,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链3:那么他为什么而愁苦烦闷,不得宁静呢?结合“预习探究”中的“写作背景”进行体会。在社会和个人的双重压力之下,作者难得宁静。 链4:文章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的表达上有何作
8、用? 明确: 内容上:表明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交代了深夜出游的缘由,即想排遣苦闷之情。 结构上:是全文的文眼,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使文章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二)阅读鉴赏第四段 请一位同学朗读 链1: 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链2::朱自清先生在荷塘边看景物的顺序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过渡的?明确:叶子-花-水面(顺序是由远及近,从下到上再到下)中间如何过渡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层层的叶子中间,“微风过处”(转静为动)这时候、叶子底下。 采用这些过渡性的语言,能帮助我们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使文章条理清
9、晰。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观察的视角顺序,过渡要自然,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没有层次感。其次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过渡语言,比如“挨着”“在前面”“在上方”“在左边”“在北方”“在里面”“附近”“在之间”,等等。它们会使你的读者保持方向感。 链3: 作者是怎样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
10、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
11、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教师讲解: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请同学们试着用这种修辞手法造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
12、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链4: 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三)阅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链1: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
13、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链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链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
14、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明确: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链4: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
15、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第二课时)一、方向探究上节课我们重点赏析了文章中的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看荷塘周边的景物以及赏完景物的朱自清先生又想到了什么。二、自主探究(一)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链1: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
16、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样。本段用反衬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 链2: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链3:师生小结。明确: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二) 第三部
17、分赏析 链1:第7段中,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明确:“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链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但作者并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达了自己想要过那样自由生活而不得的心情。链3: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
18、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
19、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链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明确: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链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明确: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
20、所思所想恍如一梦。三、合作探究(一)主题探究 1.把握全文,结合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可结合背景进行再次体会)2.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眼:心里颇不宁静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二)行文结构 链1: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小组讨论。 明确:从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
21、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三) 结合课后练习三,认真体会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谈你对他的散文有什么看法。 (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四) 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四、延伸探究 阅读朱自清先生的白马湖(节选),回答问题。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
22、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
23、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1.试析中“笼”和中“滴”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笼”写出了雾轻盈、透明的特点,给人一种朦胧缥缈的感觉。“滴”动态十足,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回大地、山上花草树木青葱翠绿的样子。2.作者在写景时用了许多生动优美的比喻句,任意找一句,说说它所表现的景物特点。 例: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
24、星。 分析:把桃花比作夜空的疏星,不仅写出了花的数量,而且写出了红花的光泽。(抓住喻体的特点分析本体,如把现实中的村庄比作海市蜃楼,体现村庄之美;萤火比作金线网,写出了其颜色和数量。)第一单元第一课荷塘月色主备课人:孙汶歆 审核人:雷莉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生编号: 姓名: 第 学习小组【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3.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过程方法目标探讨、鉴赏、领悟、揣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重难点】1. 通感手法的运用。2. 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一、预习探究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煤屑( ) 幽僻(
25、 ) 蓊蓊郁郁( ) 踱着( ) 弥望( ) 袅娜( ) 霎时( ) 酣眠( ) 鹢首( ) 媛女( ) 梵婀玲( ) 敛裾( )(见第一课时的“自主探究”)2.辨析填空(1)幽僻 / 偏僻在高楼大厦间、 的小径里,朱自清故居显得清新雅致,这座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文学“博物馆”,让人感受到古朴之美。东森训考场位于光明羌下社区共常路旁,地理位置 ,坐公交很不方便。(2)斑驳/ 斑斓尽管生活的本质就是平淡,我们依然要努力为生活增添 色彩,让看似平淡的日子过得色香味俱全。大厅里摆放着花纹细致的钢琴,还有色泽虽已 但质地依旧光润的地板,这都表明居所主人的非同寻常。(3)受用 / 消受面对低俗广告,别说家长
26、们不敢让孩子收看,就是家长自身,也无法 这些视觉骚扰。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 无穷。答案解析:(1)幽僻、偏僻。二者都有僻静之意。幽僻:指幽深而僻静;偏僻:指远离城市或中心区,交通不便。(2)斑斓、斑驳。二者都有“色彩多样”的意思。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斑斓:灿烂多彩。(3)消受、受用。二者都有“享用”之意。二者使用习惯有所不同。受用:指享用,得益;身心舒服。消受:指享受,受用(多用于否定式);忍受,禁受。二、自主探究1.文章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的表达上有何作用?内容上:表明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交代了深夜出游的缘由,即想排遣苦
27、闷之情。结构上:是全文的文眼,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使文章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2.“曲曲折折”、“田田”、“亭亭”、“静静”、“薄薄”等叠音词的运用有什么效果?形象生动,音韵和谐。(例:“曲曲折折”突出荷塘的广度;“田田”突出荷叶的密度;“亭亭”写出了荷叶高而圆的形象,又暗示了荷花的优雅的风姿。)三、合作探究1.第五段中,能不能把“泻”换成“照”,“浮”换成“升”,为什么?不能。“泻”的范围广,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静止呆板。“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升”则失去了恬静朦胧之态。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28、的”,这句话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造成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用这种修辞仿写一句话。通感的修辞。艺术效果:由嗅觉向听觉转移,“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宁静和优雅来。仿写如:小姑娘的歌声很甜。 四、延伸探究阅读朱自清先生的白马湖(节选),回答问题。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
29、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1.试析中“笼”和中“滴”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笼”写出了雾轻盈、透明的特点,给人一种朦胧缥缈的感觉。“滴”动态十足,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回大地、山上花草树木青葱翠绿的样子。2.作者在写景时用了许多生动优美的比喻句,任意找一句,说说它所表现的景物特点。例: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分析:把桃花比作夜空的疏星,不仅写出了花的数量,而且写出了红花的光泽。(抓住喻体的特点分析本体,如把现实中的村庄比作海市蜃楼,体现村庄之美;萤火比作金线网,写出了其颜色和数量。)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